痴迷垂钓的开国元帅
2018-11-17王志成
王志成
钓鱼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休闲运动。开国元帅中的聂荣臻曾将垂钓视为他长寿的四大秘诀之一。除了聂荣臻,老一辈领导人中还有不少老钓迷——
朱德垂钓的“战术”
在艰苦的雪山草地长征路途中,红军带的粮食吃完了,朱德总司令也和战士们一起吃野菜、嚼草根。一天下午,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生下二女儿(任远征),由于奶水不足,孩子饿得哇哇直哭。正在陈琮英发愁时,朱德把一盆热气腾腾的鱼汤亲自端到了她的面前。
任弼时惊奇地问:“老总,哪里来的鱼?”朱德回答说:“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鱼,是我在河边钓的!不过,钓鱼也是要讲究‘战术的哟!”
解放战争时期,朱德提出了歼敌主力的“钓鱼战术”,即要用“引鱼”的办法,用“诱饵”将“鱼”引来,它来攻,我就退,有条件就阻击一下。没有条件就不阻击,把它拖得很疲劳,弹药也消耗得差不多时,再用大部队去奔袭消灭它。他把“钓鱼战术”的用兵原则通俗地解释为:“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
刘伯承垂钓的思索
1924年1月,刘伯承在与吴佩孚属下王天培部的激烈战斗中,腿部负伤,在成都做完手术后,伤势依然严重。不得不在四川乐山市犍(qian)为县双漩坝调养了近半年。其间,闲来无事的刘伯承便到附近几处乡镇赶场或垂钓。他曾多次乘船逆水而上至沫溪河畔的曾店儿饮茶钓鱼,并作有《沫溪河荡舟》诗:“苍山透迤尽天涯,绿野郊原覆菜花;溪船荡破山花影,且置香茗换浮槎。”
在钓鱼修养身心的同时,刘伯承认真考察研究国事民情,思索国家前途以及自己前进的方向。刘伯承先后留下了几处垂钓的地方:沫溪河畔的西坝古镇;茫溪河畔的白鹤林;梅子坝张公馆大门前的河边月耳台;两河口老桥下面。
乐山市在1982年的地名普查中,将西坝古镇载人了《樂山地区乐山市地名录》书中。2000年,五通桥区政府在西坝镇正觉寺沫溪河边立了“刘伯承垂钓处”纪念碑,用以缅怀革命元勋。
徐向前对垂钓的迷恋
由徐向前元帅题名的《中国钓鱼》杂志创刊于1984年,影响之大,堪称翘楚。徐向前是一位老钓迷,战争年代身上多处挂彩负伤,到青山绿水间垂钓于他是修养锻炼的主要方式。徐向前垂钓时从不让当地军政干部陪伴,每每轻车简从。他的钓具有贺龙等赠送的,也有购买的,但他最常用的是一副南方韧竹钓竿。这副钓具除了鱼钩外都是徐向前亲手制作的,就连铅坠也是他亲自找来牙膏皮,到厨房烧化,再浇灌到模子里制成。徐向前晚年视力不好,为了看得清楚,他用乒乓球涂红漆做浮漂。
有一次,徐向前在武汉梅园附近的东湖垂钓,炎阳当头暑气蒸人,他头戴一顶大草帽,从下午3点钓到5点,仅钓上了4条小鲫鱼,即便如此,他也乐此不疲。待钓到日落西山时,出乎意料地迎来了收获期。原来,鱼儿在天黑前都忙着觅食。这可乐坏了徐向前,一副手竿忙得不亦乐乎。正准备收拾钓具打道回府时,浮漂又跳起了舞,徐向前拿起手竿一提,像挂底般沉重。他沉着地同鱼儿周旋,10分钟后大鱼渐渐耗尽了气力。徐向前慢慢将它拉到水边,叫司机抄进了抄网。这是一条大鲤鱼,有1米多长,全身沾满了草叶,双鳃翕动,左滚右翻。军士扛来大秤,一称正好32斤。
徐向前兴奋地吩咐:“这条大鱼除了鱼头给我熬汤喝,其余全部送给咱们警卫排小伙子们,改善生活!”
陈毅垂钓的瘾头
中南海里鱼多,有鱼就有垂钓的趣事。据陈小鲁回忆,父亲陈毅在中南海钓鱼的瘾头,还是被叶剑英勾起来的。有一次,叶剑英给陈毅带来好几条大鱼,说是在中南海里钓的。陈毅顿时来了精神:“我也去钓他几条。”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陈毅提着钓鱼竿就到中南海边去了。走到后,看到一块写有“禁止钓鱼”的牌子,他自言自语:“禁止钓鱼,这就是说我不能钓了?”管理人员解释说:“别人不能钓,您钓是可以的。”陈毅闻此发了脾气:“如果允许我钓,那别人也能钓!”于是,他把牌子拔了出来,扔到一边去了。
陈毅在一个地方放下鱼钩,大约坐了5分钟,见没鱼上钩,就说:“这个地方不行,恐怕没有鱼。”就换了个地方。约莫钓了10分钟,他又急了:“怎么还不上钩呢?”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他挪了四五处地方,还是一无所获。他终于不耐烦了,对司机李师傅说:“请你帮我看着竿儿吧,我还是下棋去。”
叶剑英垂钓的意境
叶剑英青年时期就是钓鱼爱好者,即便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也会忙里偷闲抽空到河边湖畔享受这一乐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剑英除了去中南海钓鱼外,还常常到颐和园、龙潭湖等处钓鱼。
有一天下午,叶剑英打电话约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傅崇碧一同去钓鱼。第二天一大早,由傅司令员带路,两辆小汽车直奔郊外青年湖。下车后,傅崇碧给叶剑英选了一处水深、遮阳、安全的钓位,两位将帅便摆开了架式。
开竿不到两分钟,浮漂开始颤动,很快,一条1斤左右的鲤鱼被钓上了岸。
此时叶剑英兴致上来,饶有兴趣地同傅崇碧谈起了钓鱼经,包括鱼的种类、特性、活动规律,钓鱼场地和时间的选择……在场的人都听得入了神。
每次叶剑英钓到鱼后,总会把鱼送一些给老战友们和工作人员,让他们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晚年的叶剑英喜欢钓鱼。戏称自己为“渔叟”。这还有个故事。1979年7月11日下午,叶剑英来到颐和园昆明湖垂钓时,发现不远处的藻鉴堂有不少人聚在一起。当得知是全国七省市部分画家在聚会切磋画艺时,已经82岁的叶剑英显得十分高兴,便走上前去与画家们一起座谈,还应邀乘兴写下一首诗:“画家渔叟喜相逢,明媚湖山写意浓。清代兴亡昨日事,匠心钩出万山松。”此诗将“渔叟”的垂钓意境同画家们的绘画意境融为一体,“匠心钩出万山松”既夸赞画家们的匠心妙笔,又巧妙地抒发了诗人虽垂钓水边,但天下大事依然运筹胸中的豪迈气概,这是叶剑英对垂钓意境的高度概括。
叶剑英不仅爱好垂钓,而且重视开展这项运动,我国的钓鱼协会就是在他的倡议和关心下于1983年成立的。协会成立时,已经86岁高龄的叶剑英还欣然担任了协会的名誉主席。
(责任编辑:叶筱)
(邮箱:wind.01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