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科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式学习探究

2018-11-17叶紫雯

成才之路 2018年30期
关键词:科学活动指导策略幼儿

叶紫雯

摘 要:教师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应以建构主义哲学中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知识观为基础,紧密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创设最大的空间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幼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幼儿对个性化学习方式的需要。

关键词:幼儿;科学活动;自主探究式学习;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0-0066-01

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知识观基础是建构主义哲学。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识是通过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建构起来的,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认识结构和经验为基础,来建构对现实的认识。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那么,如何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来建构自己的经验呢?本文在教学活动“做电话”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思考。

一、提供范例,让幼儿有探究的兴趣和目的

观察是幼儿常运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某种对象的过程。活动中,教师首先出示一个已经做好的电话模型,问:“这个看起来像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大多数幼儿都说:“可能是电话,因为它有两个杯子像话筒,中间还有一根长长的线。”于是,教师让两名幼儿上来玩一玩打电话的游戏。游戏中幼儿发现,打电话时的声音和平常讲话的声音是不同的。幼儿不仅被游戏情境所吸引,而且对声音的变化也产生了好奇,有了自己也要做一个电话的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有目的地观察范例,让幼儿在观察中逐渐发现制作电话的可能方法。幼儿在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才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明确自己的探究目的。

二、剖析难点,让幼儿运用经验解决问题

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不同的重难点,其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到幼儿学习的兴趣,过于简单,则缺少挑战,幼儿无兴趣;过于困难,则少有成功,幼儿易放弃。所以,在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剖析活动的难点是什么,幼儿的已有经验是什么,在此基础上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成为幼儿探究活动中的一根“拐杖”。在“做电话”的活动中,在纸杯上穿孔和固定电话线是该活动的两个难点。教师先将难点向幼儿挑明,让幼儿明确探究的问题:“做电话有两个最难的地方,一个是穿孔,一个是拴电话线,怎么来解决呢?”教师的问题与幼儿的已有经验产生了碰撞,激起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欲望。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同样,不同的方法也给幼儿带来了不同的发现,而这些发现是幼儿逐步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三、提出质疑,让幼儿有思考问题的空间

探究的过程是幼儿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别人无法取代的,也不是教师单方面“教”的过程。当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如果教师直接进行纠正,就会阻碍幼儿的探究行为,让幼儿跟着教师的想法去调整;如果教师只是提出质疑,让幼儿发现错误的存在,引起幼儿对错误进行思考,幼儿就会继续自己进行探究活动。例如,在固定电话线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只将线穿过纸杯,并没有拴牢固,就认为电话已经做好了。于是,教师将线一拉,并问道:“电话线一拉就断了,怎么打电话呢?”幼儿这才发现问题的存在,重新思考“怎样才能将線拴牢固”后,再找来替代物将电话线拴牢固,使自己的探究活动取得成功。

四、提供帮助,让幼儿继续自己的探究行为

有的幼儿因为自身的经验和能力的原因,在探究活动中会碰到一些困难,致使探究活动无法进行。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否则,幼儿会放弃探究,失去信心。例如,在给纸杯穿孔的过程中,有的幼儿不知道选择什么工具来穿孔或穿好孔后不知道如何将线穿过杯中,探究行为因此而停止。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及时帮助。首先要了解幼儿存在什么困难,再根据幼儿的困难,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相应行为,让幼儿通过观察,寻找出解决困难的方法。对于这部分幼儿来讲,观察、模仿也是一种探究式学习。

五、组织交流,让幼儿梳理和分享经验

探究结束的阶段让幼儿进行交流,可以使幼儿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进行梳理,以此逐渐明晰自己的想法,强化自己所获得的新经验。同时,同伴的经验会和幼儿自身获得的经验产生碰撞,从而引起幼儿进一步的思考。在做完电话后,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行反思和总结,幼儿说出了自己的经验:“我是把两个纸杯合在一起穿孔的。”“我先戳一个小洞,再用铅笔把洞眼钻大。”“我用钉子反复戳。”“毛线穿不过去,我用铅笔戳过去。”“用嘴巴将毛线弄湿、弄尖后穿过去。”每个幼儿都用自己的办法解决了自己所碰到的问题。同时,在交流作品时,幼儿通过观看和倾听,自然比较出谁的方法更好,自己也可以试一试,逐步有意识地将同伴的经验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总之,教师通过提供范例、剖析难点、提出质疑、提供帮助、组织交流,创设最大的空间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不仅提高了幼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满足了幼儿个性化学习方式的需要,培养了幼儿的探究习惯。

参考文献:

[1]郝桂春.种植课程促进幼儿多元发展[J].北京教育,2017(10).

[2]贾海霞.教师的语言对幼儿的影响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7(17).

猜你喜欢

科学活动指导策略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
点燃幼儿的创新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