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面包大师,安静揉面团

2018-11-17缥缈

莫愁·智慧女性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师赛面包店面团

缥缈

吴宝春17岁时,从老家台湾省屏东县龙泉村出发去台北当学徒。山路十八弯,母亲瘦小的身影一直站在原地,他不敢回头,害怕看见母亲会更加难过。

7岁那年,嗜赌成性的父亲输掉了家里的十几亩地。五年后,父亲撒手西去,留给吴宝春母亲的,是破烂的茅屋和八个未成年的孩子。

为了照顾孩子,母亲四处接零活。她白天采菠萝、砍甘蔗,每次都背着和自己身材不相称的大筐子走十几里路;晚上在酒店刷碗、端盘子。就算拼命挣钱,全家的晚饭还经常是烂菠萝。

随后,一场台风将茅屋刮走。母亲四处借钱盖了一间水泥屋。纵然日子艰苦,母亲依然每天笑着出门,又笑着回家。这样的母亲,让吴宝春暗自许下承诺。

在台北,吴宝春找到一家面包店当学徒。虽然老板供吃供住,但住的地方很差,6平方米的板房挤着四个人。学徒工每天夜里3点起床,晚上9点收工。睡眼惺忪地爬起来后,他开始削马铃薯、切葱、备料,但最吃力的是烤面包,那时的他还没有烤箱高,由于端不起来铁烤盘,经常烫伤手臂。晚上下班,其他人都出去玩,他却留下来,用师傅剩下的一小块面团,练习揉面团、搓面包。这样的时光,一过就是四年半。其他学徒都半途而废,只有吴宝春出了师,还当上了台中市三家大面包店的主厨。

随着眼界的开阔,吴宝春觉得自己对面包的认识应该不止如此。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人生中第二个师傅陈抚光。陈抚光出身医生世家,吃遍世界美食。慕名品尝吴宝春的面包,他吃了一口就说:“呸!”看到了吴宝春揉面团的手法后,问他:“愿不愿跟我学?”吴宝春喜出望外。

为了训练吴宝春的味觉,扩展他的见识,陈抚光带着他四处吃美食,听古典乐、爵士乐,品酒,学日语。吴宝春才知道世界上還有那么多食材可以放到面包里。他思维的栅栏被纷纷推倒。

吴宝春的面包越做越出神入化,甚至震惊面包之乡法国。2010年,首届世界杯面包大师赛向他发出邀请。离比赛就剩一个半月,又出了新的比赛规则:要在八小时内做十一种面包,共两百五十一个。这么多面包一般要十二个小时才能做完。?

当别的参赛者打着瞌睡,吴宝春在厨房练习,一直练到闭上眼也能做出来。练习时不能睡,不练时更不能睡,为了保护十年老面的活性,他把老面带到浴室,在浴缸里放满热水,营造蒸气室保温,连续几个晚上都每隔一小时爬起来倒热水。

吴宝春在倒数三分钟时,完成了比赛,击败了七个国家的选手,拿下了世界杯面包大师赛冠军。夺冠后,吴宝春将自己的配方广而告之,希望美味可以天下共享。

同年11月4日,他的面包店“吴宝春麦方”在高雄开市,创下了日销售20万新台币、年营利1亿新台币的业界传奇。

一年后,吴宝春的母亲去世,吴宝春将对母亲的思念全部寄托在做面包上。以母亲名字命名做出了代表台湾母亲精神的“凤梨酥”,受母亲过年时做的桂圆糯米糕的启发,做出了酒酿桂圆面包……2011年,他用母亲的名字成立了基金会,帮助因家庭贫困而没能接受教育的孩子。

在吴宝春的人生信条里,面包要做得好,做人要做得更好。他善于研究每位顾客心理。面包店每天都排着长龙,他搭棚为顾客遮阳挡雨,也方便路人歇息。此外,他做面包的原料多数是台湾农村产的农副产品,他希望协助农户建立产销网络,和他们结成异业联盟,让大家都专注于各自的手艺。

时年49岁的吴宝春依然忠实而安静地跟面团在一起,坚持将一件事做到极致。他把自己做的面包推向了全世界,但内心依然是当年那个母亲送别的17岁少年——把幸福与梦想揉进面团,发酵出许多许多的幸福。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猜你喜欢

大师赛面包店面团
狮子面包店
跟踪导练(二)(3)
咖喱香肠面包
哥俩好面包店
猫面团
小小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