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相”作文讲评

2018-11-17潘峰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8年4期
关键词:真相理性

潘峰

文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真相还没有来得及展开,便被人们丢在脑后了,真相变得越来越次要。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指导

一、命题意图

(一)关注生活

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随着信息传播的快速,人们不断接触到更多的事件。信息量的爆炸、接触信息的途径快捷多样,因此,当很多事件还没有来得及最终水落石出,便会被我们忘却。如罗一笑事件、王宝强婚变事件、魏则西事件,等等,均在人们的口水中迅速过往。这是当下较为突出的也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这符合高考潜在的对生活的关注维度。

(二)关注思辨

历时维度——过去人们对真相的探寻与当下人们对真相的丢弃之间的差异。

概念辨析——人们忽略到底是怎样的“真相”,是娱乐、综艺、花边等一地鸡毛式的争论、噱头、炒作背后的真相,还是有关真理、正义、公平等方面的“真相”。

联系角度——真相次要,什么是重要的?一种感觉、情绪、短暂的共识。客观的真相与主观的感受、自我的满足、传播的媒介、事件的反转等之间建立关系。

否定角度——真相从来没有变得越来越次要;求真是社会人生永恒的主题;科技进步更有助于人们探究真相。

二、审题立意

(一)亮出观点

1.求真:社会人生永恒的主题。2.后真相时代更需要信仰。3.借我一双慧眼。4.蓦然回首,真相永存。

(二)概念界定

真相:事物的原本面目,是不经任何言语的包装、媒介的传递下的纯粹存在。

(三)原因探究

1.客观原因

信息爆炸无暇深究的信息特征;网络媒体对大众心理的迎合,不断争夺注意力资源、媒体本身吁求不在于真相、真理而在于眼球;客观事件一再反转,使得此前深信真相的人们陷入失落与荒诞感中,从而失却探寻真理的兴趣;“真相”本身的蒙蔽性,有些真相本身随着时代发展,渐渐失去了其“真相”的定义,如过去相片是真相,现在的相片很显然不一定是真相。

2.主观原因

事不关己的心态、满足于即时的情感、情绪发泄,而忽略背后真正的原因;人們对待事件,更多诉诸情感、感觉,而不顾及推理,从而渐渐破除了人们对真相的依赖;缺少对真相追求的坚持、较真、勇气;信仰的迷失,弱化了人们求真的欲望。

(四)提出对策

可以从社会、媒体、媒体人、受众等角度,分别给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

三、经典素材

苏轼: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王安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王国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人生与艺术的境界:人生与艺术均有境界,境界虽有高下之分,但真、善、美应当是人生和艺术的共同追求,能够得到完美的统一。

作文点评

待其实,尽其事

王瑞琳

从原始迈向这个信息化的世界,过去疑云笼罩的事物似乎易如反掌就重被人曝之于聚光灯之下,真相看似正朝我们大步迈进,却于朦胧之际让人更难以把握。

由此人们在这两难之际选择放弃了解真相,更甚者是成为一个掩饰真相的同谋。

或说是网络与信息的膨胀让人们应接不暇,以至于拒绝思考,拒绝寻得真相,而随波逐流。而我以为真相的所在往往并非深邃而不可探及。它们往往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已经显现,只是人们不愿将其展开。

面对冰冷的现实、残酷的真相,人们更多选择的是沉溺于契诃夫在《第六病室》中所写的拉京医生般的状态,以自我的精神与意志在周身建起铜墙铁壁,这或许是一种对精神的过度依赖,人们寄希望于精神世界中的幻想与慰藉来应对真相带来的轰然一击,然而这种故步自封与其说是耽于精神,不如说是一种对现实的躲避。因此,真相的展开于这种情形下成为人们怯弱的牺牲,由是小说的结局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抛弃现实真相的生活终将只是一种虚幻。

如果说躲避真相是由于人精神的满足,人以实利主义至上的天性往往使一些为了公利而掩饰真相的举措成为共识。寻求真相的道路好似一条荆棘之路,真相更是无比坚硬而直击人心。它往往揭开了每一个心中最隐秘的地方,触及每一个人于自身的重新审视,或是受到的审视。不愿展开真相或忽略其真实,便出于每一个人对自我修饰的欲求。而当这种需求弥漫于一个大环境中,真相究竟是什么重要吗?当每个人成为这种模棱两可的解答的既得利益者,对真相的依靠不增反减,这并非科技的退化、思考的退化,而是一种规避痛苦、规避责任的普遍取向。

由此,是否非真相不能让我们面对世界,于求实中尽人事呢?我想亦不尽然。

真相仅是客观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既定事实、不可成为过度苛责人的行事标准。俄狄浦斯王的悲剧似乎便诉说着一切真相的残忍,然而当我们面对现实,尽人事,最终的真相也不过是剑收鞘后最终的沉寂罢了,更不必成为人心的郁结。我们只需以一颗敢于直面真实的心接受它,行其事而尽己志。

真相之于人事,正如剑出于鞘,必不可少,然而心不需要出鞘,此所谓“待其实,尽其事”矣!

[点评]

文章准确理解了题意,并能由材料引申出深刻的道理。文章也具“过程性深刻”,先由材料交代人们“放弃了解真相”和“掩饰真相”的现象,再对这一现象作有层次的归同分析,由“网络与信息膨胀”的客观原因推进到“躲避现实”和“实利主义的天性”的主观原因,最后得出“得其实而尽其事”的观点,论述过程严密而充满思辨性,语言表达简洁老练。

“后真相”时代应有信仰

顾天予

《牛津词典》曾把“后真相”一词评选为年度词汇,引发时人热议。字典的解释是“人们对事件引起的情感比对真相更感兴趣。”其实,后真相一词简扼地概括了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情感因素凸显而真相受冷落的一种趋势。

对于造成这样一种现象的原因探讨也是众说纷纭,不过得到公认的就是时代背景的影响。诚然,互联网与大众媒体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我们的生活,生活节奏空前加快,由此造成信息更迭的速度已经超出了人们接受的速度。当我们忙于获取爆炸似的信息时,对于信息内容背后所呈现事实的理性思考过程就不可避免地被排挤掉了,而思考的缺失就导致许多真相一直沉于水底,不为人知。此外,当下的公众被赋予了极为便利的发声权,即社会媒体。它们就像是人们手中的话筒,任何有想法的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对一次事件的看法。由于不受严格限制,这些看法多是处于主观层面的产物,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与价值取向而少客观公正之言,这样一来,各类“一家之言”的陈陈相因就产生了情感先于真相的结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事件反转频发,关系错综复杂,如罗尔事件,江歌被害案,水滴直播侵犯隐私事件等纠葛不清,扑朔迷离的现象致使大众烦于挖掘事实,甚至怀疑否认所谓的事实真相,从而导致真相的再度下跌。

真相受到这般待遇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一个不再相信真相、不再探索真相的国家与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人与人的诚信建立在真相之上,科技的进步也维系于不断探究真理之上,如果我们漠视真相,那么就会被怀疑与虚伪笼罩,国家的发展也会停滞不前。

所以,我呼吁在“后真相”时代也应有信仰,作为普通百性,我们要有坚守真相、相信真相的信仰。纪伯伦说:“我们无时无刻不被语言的波涛所覆盖,但我的内心却永远平静。”面对莫衷一是的百家之言,我们应该运用高度的价值理性去发现真正真实的话语,并始终坚持其正确性,即便“违千夫之诺诺”,也应“做一士之谔谔。”而作为媒体人,一定要有发掘真相,宣扬真相的坚守。不管是走访市井百性还是采访权士大儒,无论涉足大街小巷还是深入战场深处,你们的镜头记录的是真实,你们的笔书写的是冷静,绝不能为博眼球而添油加醋,颠倒是非。

后真相时代确实已经到来,但是对于真相的信仰却从来不会远去。

[点评]

作者从《牛津词典》的年度词汇引出“后真相”一词,并加以解释,紧密扣合了材料,令人耳目一新,不同寻常。主体部分作者分别从网络时代这一時代背景和事件频繁反转的社会现象角度作深刻的原因剖析,可谓直触问题的本质,鞭辟人里,令人击节,让人叹服。结论部分,作者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核心观点——后真相时代也应有信仰,水到渠成,令人信服。作者进而从普通百姓和媒体人的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希望与建议,体现了作者的社会担当。

回归事物本身

王顾卿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平台在给人带来无与伦比的便捷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操纵着我们的价值取向与理性思维。信息洪流中的众人似被卷入“假作真时真亦假”般的蒙昧境地,我们开始淡化对真相的追寻,还未等真相得以展开,便被我们抛之于脑后。

这里所说的“真相”,指的是事物最本来的面目,是不经任何言语的包装、媒介的传递下的纯粹存在。然而,“真相”似乎在网络的乔装打扮下变了“质”,以致置身信息漩涡中进退两难的众人已难以对真相保有热切的渴望与追寻。

不可否认,这是信息高速流通下典论不一引发的思想混沌的结果。当网络传达的消息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呈现时,我们陷入对“真相”的困惑。“孰真孰假”在外界典论的迥异间处于难以辩明的境况,导致我们的思想转向模糊不清,如在雾里看花,“真相”本身已不再清晰可辨,我们自然不会自寻困顿,从而便果断抛却了对真相的追求。

然而,外界的典论对思想的异化仅是助力,归根究底,还是我们“从众”心理在作怪,当良莠不齐的信息一并涌来,我们习惯于追随公众,缺失了理性探究与思想的能力。萨特曾犀利地提出我们不愿承认的问题:信息化带来了人对真理追求的淡漠。我们“三心”被放大,即菲薄之心——认为真相,无从辫明,依赖之心——总有他人揭露真相,及慵懒之心——因思维惰性而产生不愿去寻求的心理。这一切造就了真相在众人眼中地位的下跌,盲目从众致使我们“三心”的过度放大,真相如何似乎已无关紧要。

然而,“时代需要质疑”,任何真相的蒙昧不清都会成为社会隐存的症结,我们需要唤回理性,以独立的思想武装大脑来寻求真相。安德兰在《源泉》一书中借主人公爱德华洛克之口提出:“所有人都是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的,我们没有强健的肌肉与触角,我们唯一拥有的只有包含理性思维的大脑。”唯有以理性思维独立于媒体,网络对“真相”的操纵,才能将“真相”带回众人的视野,为所有的模糊与蒙昧画上一个理性的句号。

现象派鼻祖胡塞尔说“回归事物本身”,我们更需要摆脱网络的荆棘阻碍与媒体平台的包装找寻事物最本真的面目。“人不是插在花瓶中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伍尔芙的一番话也告诫我们,别让网络的纷繁缭乱蒙蔽了双眼,主动出击,以理性与思辨破阻挠,还“真相”以一方净土,还世事万千以最纯粹的面目。

唯当回归万物本身,坚守理性,方可寻得最真实的一切。

[点评]

作者能准确理解材料,立论“坚守理性,方可寻得最真实的一切”,切合题意。论述思路清晰,层层深入,最后推出中心论点。对真相的定义恰切,对网络时代人们缺乏探寻真相的意愿的原因剖析较为深入,引用安德兰、胡塞尔等的论述,使内容充实,论证有力。

本文不足:针对网络时代的特点,如何保持理性思考,探究事物的本质,论述尚显空洞。

“后真相”时代

黄彦宁

2016年,《牛津词典》将“后真相”一词选为年度词汇。而在国内,“江歌案”“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等事件一次次冲击着人们对真相的探寻与看法。在微博热搜频率极高的刷新、再刷新中,人们所追求的,似乎已经不再是口口声声想要的“真相”了。

“后真相”指的是人们往往根据臆测或谣言来判断事物,而将真正的真相放在次要的位置。“真相”何以式微?我想,当今发展极快的网络对此“功不可没”。每当事件发生,只要其拥有包装、炒作的价值,微博营销号、微信公众号就不加求证地大肆传播不实信息。“江歌案”中,刘鑫在朋友圈发出的聚会照片被人歪曲成发于江歌死后,而真相却是那是刘鑫为江歌庆生的照片。但在这个资讯只求快的网络环境里,谁会再寻求当事人或知情者的真相呢?“快”,意味着点击量,意味着先发制人,背后是大把的利益驱动。就这样,谣言变成真相,扭曲变为事实,还有谁听到被抛在脑后的真相孤独的呐喊声呢?

面对臆测,苏轼曾苦寻真相:“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可惜在千年后,人们早已忘了他要求真求实的教侮,也很少有人能记得帕斯卡尔说的“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在“后真相”时代,人们将真相抛之脑后的同时,也自动省略了用自己大脑去思考、去求真的步骤。可媒体终究是别人,我们的大脑不能被别人的看法所占领。当人们懒于求真,甚至以为谣言就是真相,社会将陷于一个失真的状态:网络店家假货横行、欺作成风……“不求真”是我们的社会所不能承受之重。

在“后真相”时代,我们如何找回失落的真相?也许媒体应首当其冲作出改变——因为它对人们思考方式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除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力度之外,具备职业操守的媒体人应得到大众的认可与支持。只有媒体尽力探寻了真相,人们才有理由不去相信臆测和谣言。别让媒体人成为好莱坞电影中螳臂当车的“独胆英雄”,他们值得被重视,更应该被正视。

让真相得到回归,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办法。如果说净化媒体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努力,那么沉淀自己,培养自己思考、求实的精神,就是我们当下人人都能做的事。如果人们都能学会苏轼那种目见耳闻之后才下结论的严谨与冷静,谣言与臆侧便不至于挤占大脑中该留给真相的空间,我们便能在“后真相”时代中得以清醒地生存。

在“后真相”时代,只有两样东西是必需的:一样是脑子,另一樣就是真正的真相。

[点评]

本文开篇由年度热词“后真相”引人,然后进行内涵分析和原因分析,指出真相式微主要源于现代媒体的推波助澜,而其背后则是利益驱动。接着分析阐述不寻求真相的后果,然后提出解决此问题的策略:一是媒体作出改变,一是媒体人具备职业操守,后又推进一层,提出要“沉淀自己,培养自己思考、求实的精神”,使文意有所拓展和深化。全文思路清晰,行文流畅,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是一篇规范的,且可以学习借鉴的文章。只是媒体应如何改变,媒体人应具备怎样的职业操守阐述还不够透彻。

猜你喜欢

真相理性
欲望膨胀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致那个羞怯的新人
孵化器死亡“真相”
浅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谣言倒逼“真相”?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透过发生机制看新闻“反转”
“真相”中的真相
感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