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美国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研究
2018-11-17周文华
文/周文华
中共十八大以来,美国不同政治倾向和不同价值观的人们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进行了广泛研究,主题涉及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
主要研究内容
(一)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1.中国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美国《时代》周刊2017年11月刊登《中国经济是如何赢得未来的》一文,其作者布雷默指出,中国如今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实力的国家。布鲁金斯学会的李成认为,习近平敏锐地意识到人们对腐败行为的不满以及对更好生活的追求,大胆地推进经济改革,其重要性不亚于邓小平1978年实行的经济改革。波士顿大学陆伯彬认为,中国拥有一批很专业的经济改革人才,他们能力很强,知道中国怎样向新的增长方式转型,但可能会遇到既得利益者的阻挠。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斯坦福大学戴慕珍等人认为,性别失衡、人口老龄化以及快速城市化影响了中国改革时代的发展。波士顿大学傅士卓认为,地方官员考虑更多的是利益和经济因素,而不是提供公共产品。权力下放是一种进步,但如果缺乏对地方政府有效的监督与制约,就会增加腐败和滥权的机会,土地征用问题尤其如此。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巴里·诺顿也认为,启动改革和巩固改革之间有重要区别,二者所需要的领导技巧很不相同,执行新政策需要增强政府行为的有效性。哥伦比亚大学魏尚进认为中国经济已走到十字路口,必须采取创新型增长模式,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中国企业在应对薪资压力和全球机遇方面更具创新性。黄亚生指出,政府需要多支持周期长、成本高的产业进行创新,以弥补一般投资人逐利行为下的产业导向。华盛顿大学沈大伟说,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认知度还不高,中国企业“走出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1.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应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斯坦福大学魏昂德说,一些美国学者认为只有多党制才能带来善治,但很多实行多党制的国家治理得并不好。多党制只会给中国的社会治理带来不利影响。李成认为中国共产党保持执政地位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不是某些西方学者所谓“威权主义的韧性”,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寻求新的工作机制,出台相应制度和政策措施来解决内在缺陷与不足,尤其是在党内民主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远远超过西方观察家们的预期。
2.中国民主应该有自己的特征。布鲁金斯学会李侃如认为,美式民主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中国民主应该有自己的特征。纽约大学帕斯奎诺认为,由于语言障碍、政治话语体系阐释不足等原因,西方理论界很难从字面意思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过于简约浓缩的概念,中国当务之急是用外部世界能够理解和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阐释中国政治制度。
(三)关于外交与国际地位
1.中国加速走向世界。霍普金斯大学大卫·兰普顿认为,习近平阐述的新型大国关系表明要加速推进中国走向世界,目前的中国更像一个全球力量,二战以后的世界还未曾面对一个如此活跃的中国。李侃如希望看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更多具体行动。宾夕法尼亚大学金骏远等人认为,民族主义对中国领导人有较大的潜在影响。随着经济实力增强,中国民众希望政府在外交事务中有强硬表现,中国共产党既要照顾民众的心理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外交政策的外部影响。
2.中国面临大量不对称关系。弗吉尼亚大学布兰特利·沃玛克认为,中国面临大量不对称关系,对任何一个周边国家的举动都会在其他邻国中引起反应。美国没有能力扭转历史或阻止中国崛起,但到2050年,美国将成为世界五大经济体中唯一的发达国家。面对当前的全球政治危机,中美应该保持冷静和包容,关注问题而不是对抗,并建立地区和全球机制。沈大伟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正在崛起的大国,但还不是完全的大国。赵穗生指出,中国还没有能够取代美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在现存的国际秩序中要改变的主要不是游戏规则,而是游戏过程中的地位、代表权和发言权。
3.中国没有“门罗主义”。宾夕法尼亚大学史蒂文·杰克逊认为,尽管许多地区大国都有区域排外的门罗主义,但中国并没有。他说,中国一直强调亚洲是开放的,欢迎外部力量在亚洲所起的积极和建设性作用,这是一种与门罗主义根本不同的立场。
(四)关于中国软实力
约瑟夫·奈认为,国家软实力主要来自于三种资源: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要将硬实力与软实力的资源结合在一起形成明智的策略并不是易事。中国可能需要重新思考获取软实力的主要手段,当今世界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关注度,而关注度取决于公信力。美国研究认为,中国重视软实力建设,但要改进建设方式以提升建设效果。
1.中国赢得关注和吸引力的同时,还要增强说服力。布兰特利·沃玛克认为,中国是唯一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安全的政治领导和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国家,具有吸引力。他援引约瑟夫·奈的话说,软实力是一项微妙的资产,中国赢得关注并增强吸引力的同时,还要增强说服力,而说服力需要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建立双赢框架。他认为,中国必须让合作伙伴相信,与中国密切合作是低风险和符合自身利益的。兴起的大国往往倾向于过度投资于军事征服和领土扩张,中国的崛起不太可能成为这些缺陷的牺牲品,但也要警惕民族主义的自大情绪。
2.中国文化在美国的传播仍然不够广泛。美国“百人会”《2017年美中公众认知调查报告》指出,美国普通民众、商业领袖和政策精英群体中约有一半人从未看过中国电影。同时,有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不够准确,45%的受访者表示看过中国的展览或艺术演出后对中国的好感会增加。这些调查数据有助于中国更加精准地进行跨文化传播和软实力建设。
(五)关于当前面临的挑战
1.中国面临多方面的综合性挑战。陆伯彬认为,中国现在形势非常严峻,未来十年极为关键,中国比以往更加需要成熟和智慧的领导人,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以及保持党的执政地位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李侃如认为,中国的挑战主要有人口结构转型、资源短缺、技术革命对国家治理所带来的未知影响以及城镇化、市场化、全球化带来的社会紧张和社会压力、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多样化等。李成认为,除缩小贫富差距、改善环境外,中国还面临资源短缺以及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和沿海城市的劳动力短缺问题等。他认为,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需要转向消费驱动型、创新引导型、以服务业为主的发展模式。戴慕珍等人认为,人口老龄化、性别失衡、快速城市化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可能危及中国的金融和社会稳定,并深刻挑战中国传统的治理方式。大卫·兰普顿认为,中国的挑战主要包括保持经济增长、进行政治改革、为人们提供干净的水和空气、向外界解释中国的和平发展等。柯伟林认为,中国面临的挑战包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缩小贫富差距、反腐败、密切党群关系。
2.中国面临国家形象等方面的挑战。“北京共识”首倡者雷默认为,国家形象是目前中国面临的最大战略威胁之一,中国如何看待自己、国际社会如何看待中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未来;中国在进行国家形象塑造时,要注重真实地展示其特有的复杂性。马里兰大学玛格丽特·皮尔森等人认为,中共中央所面临的一个持续挑战是地方政府无处不在的“自由裁量权”这样一把双刃剑。地方官员的自由裁量行为一方面是政策创新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并不总是服务于中央的目的,它经常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哈佛大学裴宜理认为,面对中国令人叹为观止的崛起过程和极富生命力的制度韧性,其当下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应被视作一个政权在走向成熟进程中所不得不承受的增长的痛楚。
(六)关于习近平的领导风格
1.习近平获得广泛赞誉。2014年底,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艾什中心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根据30个国家的受访者对10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领导人的知名度、关注度、认可度、信心度等方面的评价,习近平得分最高。陆伯彬认为,习近平执政之初,中国面临着维持社会稳定、提高治理水平、平衡国内经济以及处理动荡的东亚局势等挑战,在内政外交方面,习近平更自信、更有决断力,在国际事务中更加积极主动。他说,习近平如果能通过必要的改革推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保持地区稳定,他将作为一位伟大的中国领导人而被载入史册。
2.习近平既具有转型色彩又具有政治确定性。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认为,习近平是继邓小平之后最具转型色彩的中国领导人,他风格稳重自信,促进中国在竞争高度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取得成功,获得全球思想领袖的广泛关注。他认为,全球决策需要中国参与,习近平在其执政期间将成为中国第一位真正的全球领袖。伊丽莎白·伊科诺米说,习近平不是第一位呼吁民族复兴的当代中国领导人,但是他为民族复兴提出了一项庞大的基础设施计划,即“一带一路”计划,旨在复兴古丝绸之路和海上商路,从而加强中国的中心地位。布兰特利·沃玛克认为,特朗普具有明显的政治不确定性,观点不断变化,团队不稳定,外交政策不确定,个人风格不稳定;而习近平在政策上是谨慎和一贯的,团队有凝聚力,中共十八大和十九大在很多方面保持连续性,并显示出重新思考一些棘手问题的政策性能力。
主要研究特点
(一)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美国的中国学领域人才济济,英才辈出。既有仍然活跃的麦克法夸尔、基辛格等老一辈中国通,也有沈大伟这样的中坚力量,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年轻学者,尽管有些年轻学者在中国还没有较 高的知名度,但在美国已有相当影响,他们师出名门、年富力强、成果丰硕,其理论背景、研究方法、主要倾向及发展动态需要我们提前了解、密切关注。李成等华裔学者异军突起,其研究态度和研究倾向与美国本土学者有所不同,在中美均有较大影响。研究人员除包括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包括智库、政界、商界和媒体人员等。他们有更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更独特的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式各不相同
芝加哥大学约翰·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范式认为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美国要竭尽所能延缓中国的崛起。哈佛大学保罗·柯文的“中国中心观”范式则从中国人的角度,而不是西方人惯用的“西方中心观”看中国的发展,他强调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中国,包括“移情”研究中国。另外,美国部分青年学者缺乏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整体研究,专题式研究较为普遍和深入。比如说,他们对城管问题、立法问题、利他主义、民族主义、家庭结构、中医等都有比较详细的研究,沈大伟和李侃如都曾对这种侧重微观分析的方法表示忧虑,他们认为过于注重细节和技术性问题的研究,容易失去对宏观和重大战略问题的把握。
(三)研究方法有所侧重
魏昂德等人认为目前中国与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都比较重视政治稳定,但中国无疑具有较好的政治体制改革条件;还有学者比较中苏申请入党人数,论证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生命力。对习近平与邓小平的比较研究尤为多见,一般认为习近平坚持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同时又大胆创新。此外,还有不少关于中国与印度、日本、俄罗斯等国的比较研究。定量研究得到较多应用,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的学术评价体系对定量研究有所侧重,另一方面,定量研究可以更加准确地呈现中国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同时增强理论的说服力。
(四)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美国对中国现实问题尤其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反映迅速。围绕“中国梦”“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一带一路”“亚投行”,甚至“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9·3阅兵”等重要议题都有所关注和研究。部分重要议题的研究与中国国内的相关研究几乎同步进行。与时效性直接相关的是政策性,美国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即时研究,不断调整相关政策,其对“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政策变化体现得尤为明显。
(五)研究形式更加多样
中美合作研究逐渐增多。2014年,中美24位学者合作完成《中国的政治发展》一书,由俞可平、何增科等12名中国学者就中国政治的某一个重要领域进行深入分析,由托马斯·赛奇、魏昂德、墨宁等12位美国学者分别就其中一个问题进行评论。再如,李侃如、王辑思等多名中美学者通过书信体的方式就中美战略互信等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交流探讨。美国还尝试通过MOOC推广有关中国的研究成果。2013年,哈佛大学发布由包弼德和柯伟林主讲的MOOC课程《中国》,邀请哈佛大学对中国有所研究的历史、文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教授参与授课,从思想、社会、经济的变迁等维度对中国进行解读,共有170多个国家的43万名学生注册学习。
(六)研究呈现出复杂的矛盾心态
中美之间密切的经贸往来使美国各界希望中国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他们又担心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带来其国际影响力的全面提升。一方面,中国威胁论不断发展。有人认为,中国梦可能对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构成威胁;有人将“一带一路”和“亚投行”视为中国施展全球影响力的工具;有人煞费苦心创造出“锐实力”概念,攻击中国通过开设“孔子学院”等方式进行的文化交流与建设活动。另一方面,中国崩溃论仍有影响。章家敦和沈大伟等人的中国崩溃论在美国国内不占主流,但可能影响国内外对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也有人对当今中国面临的问题及症状提出中肯的建议,但其最终研究目的是服务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伊丽莎白·伊科诺米就认为,美国要努力读懂中国,充分利用中国改革所带来的机遇,追求美国自身的政策性目标。
结语
美国正逐步加大对当代中国,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研究力度。由于美国在当今世界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其研究状况必然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海外中国学研究,尤其是加强对美国中国学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加强中美对话与交流,借鉴美国研究中的建设性内容,也要对其中的谬论和误解进行回应和批判;加强对国内研究成果的正面宣传,引导国际社会正确理解当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