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从高校讲坛到深山“牧猪”
2018-11-17夏镇龙发自湖南莽山
文/图_本刊记者 夏镇龙(发自湖南莽山)
何勇在敲锣“喊”猪(采访对象供图)
今年9月初,本刊总编辑汪太理教授率本刊工作人员一行,从长沙慕名而至郴州市宜章县莽山原始森林,再经由一条盘旋而上的山村公路,终于找到了正在与村民交谈的何勇。这里是郴州市宜章县莽山瑶族乡跳石子村,这里是何勇的“试验场”,也是他放飞情怀与梦想的真实写照。
解“甲”归田,行向莽山
采访何勇,是在莽山瑶族乡他与村民开办的“莽山黑豚馆”。野蘑菇、野竹笋、农家小菜,已是让人彻底回归自然。再加上他提供的“黑豚”野猪肉与自酿的米酒,大家围坐一起交谈甚欢,更是让人有种逃离樊笼、身心自由的欣喜之情。在舌尖味蕾的绽放升华中,记者了解到了何勇在莽山的诸多故事——这是他做出的“人生选择路径”。
何勇于1959年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油山村,在湘南学院(由原郴州师专、郴州医专、郴州教育学院、郴州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当过大学老师,下海到广州开办过律师事务所,这也是村民称他为“何教授”的初始由来——当然,村民口中的“何教授”,更多包含着对他在莽山言传身教、亲力亲为去教导、传授村民之举的那份发自内心的认可与尊敬。
何勇在广州开的律师事务所经营得有声有色,还在郴州买了500多平方米的商铺,有房有车,有体面的事业。在很多人看来,他属于成功人士了。然而,那时的何勇却很困惑。他对记者说:“大家的收入是越来越高了,但随之而来的困惑也不少,比如,很多人在吃的方面就越来越不放心了。”何勇也深有此感。加上大都市的空气往往不好,久居钢筋水泥的环境让他感到混身不自在,“钱多,却找不到幸福的感觉。”
何勇憧憬着,如果能到山清水秀的大山中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读书、思考的慢节奏宁静生活,那才是真正的快意人生。而且,何勇还有美好的愿景,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解决人们的饮食安全,来进一步唤起大家的食品安全意识。
何勇的胆量令人敬佩,也令很多人“看不懂”。2009年春节后,何勇毅然放弃了律师事务所,也放弃了律师职业,来到了宜章县莽山乡跳石子自然村。就是在这里,何勇开始了他的“逐梦之旅”。
记者查阅当地资料发现,莽山地形复杂,山峰尖削,沟壑纵横,境内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50多座。莽山保存有6000多公顷的原始森林,资源丰富,风景壮丽,被誉为湘粤边界上的“绿色明珠”。记者的莽山之行,收获的是原始森林中令人心旷神怡的满眼滴翠,鸟语花香,怪石飞瀑,加上有蛇中“大熊猫”之誉的“莽山烙铁头”,令人流连忘返。
何勇也被莽山的原生态所折服。这一年,何勇在莽山注册成立了“土里巴吉农庄有限公司”。这一年,何勇刚好半百之年,从此告别了大都市的喧嚣,正式“解甲归田”。何勇对本刊记者说,他一来到莽山,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打算与村民一起努力,用自己的知识与资源来让村民致富。
有资料显示,跳石子自然村是一个瑶族聚居的山村,30户人家共130口人,耕地80亩,山岭面积3200亩。这个村平均海拔900多米,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山上野猪多,山鸡多,农作物有一半毁于野猪山鸡之口。2014年,这个高山瑶寨,人平均纯收入仅为1600元。
当地村民并非甘心固守贫困,他们也有过不少尝试,但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外面的繁华与致富的故事,村民看多了,听多了,就想模仿着自己做。”何勇介绍说,农民想致富,但不知道怎么致富,往往是既没有钱也没有技术。
比如,央视《致富经》栏目曾播出一档姐妹如何养野猪挣钱的节目,莽山瑶民赵王保等几人从中受到启发,投资几万元养殖野猪,家底都拿出来花光了,坚持三年后,却不得不宰了野猪种。对此,何勇总结道,他们不懂“种间隔离”常识,不懂野生动物驯化为圈养的这一过程,是需要世代进化才能实现的,这远非村民们的知识和经济能力所能办到。
那么,何勇来这个当年还收入堪忧的小山村里,他能干些什么呢?他又干了些什么呢?他干的事取得了哪些成就?村民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个从高校讲坛、从大都市走来的“异乡客”的呢?何勇用自己在莽山的智慧与汗水,回答了萦绕在朋友与村民脑海之间的诸多疑问。
俯身倾心,深山“牧猪”
何勇来到莽山后,最初想到的是养竹鼠,他用摄像头观察竹鼠的点点滴滴,但由于缺少利润最终放弃了养竹鼠。他还养过石蛙,他的办法是搬把凳子坐在溪边,“瞪着”石蛙的成长习性,研究出了一些养殖石蛙的核心技术。但最让何勇感到自豪的,还是他养生态黑猪的过程与收获。
2010年,何勇决定利用莽山良好的自然环境资源,养生态猪,他选择养猪的地方被村民称为钓鱼坑,这里是何勇经过反复考察之后选定的“宝地”。他引进的湘西黑猪在钓鱼坑野外生长的环境良好,并且成功与野猪杂交繁殖了仔猪,何勇称之为“莽山黑豚”。“古代上等的、用于祭祀的猪肉叫豚。”
何勇养黑猪的方式大大出乎人们意料,完全不靠激素和饲料催肥,甚至还援引古籍为黑猪“把脉”。有报道如此形容他养猪的做法:他穿着军用大头皮鞋、长裤,跟着湘西黑猪满山跑,观察它们的习性,他爬到了野猪窝里,观察窝的形状、大小,然后在野外建仿生猪窝。他治猪病绝不用西药,顺应季节变化,在猪尚未生病之时便进行干预,这是《黄帝内经》的思想:治未病。比如说春天,猪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他先让猪吃抗病毒的大黄、黄芩、板蓝根,增强猪的抵抗力。万一猪病了,他只用中药,比西药还管用。
在与本刊记者的交谈中,何勇很诗意地称,他将自己在莽山养猪的方式称之为“牧猪”,他也总是豪爽地笑称自己是“莽山牧猪人”。“养猪”与“牧猪”,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实则体现了两者的心境是有云泥之别的,也恰当地体现出了何勇所养殖的“黑豚”是原生态野生放养的,是值得让人一品为快的上等美味佳肴。
在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已初见成效,如海宁的马拉松小镇、长白山的滑雪小镇、宁波的赛车小镇、恒大的足球小镇等,涉及了体育休闲类、养生类、度假类和探险类四大类别。当前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体育产业政策、特色小镇政策都为体育特色小镇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也正处于发展期,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明确产业定位、稳住步伐、注重品质的构建是关键所在。
何勇“牧猪”,并不是为了图个人的休闲玩乐,他把“牧猪”当成了一种扎根莽山的事业,并且是带着一种使命感在从事这项事业。“我从当初就一直在思索,莽山这里的自然资源如此丰富,为什么这里还有不少村民的收入微薄呢?关键原因是他们还没有充分挖掘、合理利用好这里的资源去创收、去致富。”采访中,何勇对本刊记者不断地提到他来莽山放养黑猪的初衷,那就是起到一个示范作用,让村民都能够从中受益,并且由此受到启发,开发其他的“脱贫”产业。
何勇创立的莽山土里巴吉农庄有限公司(简称土里巴吉)与莽山跳石子农民合作社共同成立的土里巴吉跳石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简称跳石子项目公司),就是他助力村民“脱贫”的一个“试验场”。何勇向本刊记者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双方在“土里巴吉跳石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中各占50%的股份,公司的法人代表由农民担任,财务也由农民管理,充分尊重农民的需要。至2017年,跳石子村30户人家全部入社入股。
在这个合作模式中,何勇的土里巴吉为跳石子项目公司提供“黑豚”的幼崽、全程技术、销售渠道,每只幼崽耳朵上有编号。项目公司聘请合作社的社员担任饲养员,12个月之后“黑豚”出栏,一部分由跳石子项目公司开办的莽山黑豚馆就地销售(包括餐饮),其余由土里巴吉统一营销。何勇将猪肉在网上销售,目前已经销到了全国不少大中城市,“供不应求,客户反映都很好。”
“一切权利归社员,共同致富靠团结。”这是本刊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的标语,标语醒目地刷在村路边的墙上,让过往村民一看到这句话就有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这句话,是何勇与村民合作的思想基础,更是双方亲密互信的真实写照。何勇笑言:“村民们信得过我,我也把村民当成最质朴的朋友,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关系。”
何勇介绍,合作社统一利用林下放牧,承包权和林权不变,农民还是土地的主人。“农民出了钱,就是主人。合作社是农民共同利益的聚焦点,是农民自我成长平台;社员通过合作社管理项目公司,合作社要与土里巴吉达成一致意见,才能做出决定,这种行动一致的制衡机制形成利益分享的命运共同体。”
跳石子村的村民在合作社中有了主人翁的地位,做起事来格外热心。“尊重农民,他就会全心投入。”当然,何勇也不是初来时的“外来客”,他对本刊记者说,他已经将党组织关系迁到了这里,成为其中的一员。“‘跳石子’走在大路上,阳光在前,一定能‘跳’出美好的生活。”他满怀信心地说。
大隐于山,燃情乡土
注重提升村民的自身素质与文化程度,始终是何勇努力的一个方向。“乡村振兴,要人文教化。”从高校讲坛走出来的何勇深知文化熏陶的重要性。何勇认为,于一个山寨、一个宗族、一个区域而言,文化不是抽象模糊的,而是具体的,“读懂村寨伦理,读懂农民,因势利导,就能激发村寨和村民的内生动力。”他在跳石子村的实践机制,就是顾及了农民的认知和村寨伦理,从而深受农民欢迎。
除了放养黑猪,何勇还结合当地原生态的环境,从瑶寨村民淘米水煮潲的习惯中,提炼出猪料发酵饲喂法;看瑶寨房前屋后猪鸡游荡的风景,探索猪鸡混牧模式。附加了这个文化的莽山黑豚、莽山埘桀鸡,正在成为地方品牌,放牧基地,成了一个旅游景点。“产业扶贫,就要真的向农民传授,农民也真的需要的,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技术。”
本刊总编辑汪太理(左)走访何勇
2016年5月1日,何勇主张的“莽山黑豚馆”开张,慕名而来的旅游者络绎不绝。“莽山黑豚馆”开业的第一个月,营业收入就达到4.2万余元,毛利润2万余元,“莽山黑豚馆”年纯收入可达25万元。“莽山黑豚”出栏的毛利润1500元/头,跳石子村年出栏200头,毛利润达30万元,按照合作机制,合作社可分27.5万元利润。项目公司的利润一部分用于发展 ,一部分用于分红。2016年度、2017年度合作社社员每户分红5000元,预计2018年分红会有所增加。
让村民“仓廪实而知礼节”,土里巴吉公司入驻之初,何勇就设立了“跳石子农耕学堂”,以村民易懂能接受的语言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来达到育化村民的目的。“跳石子农耕学堂”激发了村民的文化自信,穿瑶服,唱瑶歌,发掘瑶俗农耕文化;传播有机农业知识,鼓励村民不用除草剂、农药,不用抗生素、激素;周末组织在读学生读《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传统典籍。
何勇为瑶民做的这些事情,放在当下,也正是借“精准扶贫”契机推动乡村向法理社会转型,实现乡村振兴的有益实践。而“精准扶贫”让跳石子村与城市连接沟通了起来,跳石子村不再是隐藏深山茂林中与世隔绝的地方,反而成了远近知名的旅游胜地。“通过生动的经济生活,也培养了村民的法治意识。”
在当地政府和何勇等人的积极努力下,仅仅两年时间后,如今跳石子村已经发生了“从内到外”的蝉变,村民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收入也有了较大改善。2017年,跳石子全组28户实现整体脱贫,瑶寨面貌焕然一新。
此外,还常有其他区县乡的村民、村干部、扶贫干部来考察,广东连山、贵州凯里、安徽铜陵也有人来考察交流,地方各级领导也常来调研指导。“跳石子模式”还引起了科研院校的高度重视,贵州社科院、湘南学院、广东食品药品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等学府的专家学者也在进行跟踪、研究……
何勇在莽山跳石子村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故事,流淌在他与村民荷锄山田的乡土情怀里,密织在他与村民欢声笑语的千言万语中,浸润在他与村民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间。
何勇的人品人格及为人之道,决定了他与大都市的喧嚣尘俗格格不入,追名逐利、尔虞我诈的生活方式让他厌烦,也让他难以真正找到心灵的归属。古人称,“大隐隐于市”,然而,何勇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是真正的“大隐隐于山”。但他却又并非消极避世,他的“隐”是不计名利的豁达,是俯身到最基层心系村民的热血情怀,是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智慧与汗水的激情燃烧。
“一份最美的淡泊,一腔最真的情怀!”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如此形容何勇的选择与作为。对此,何勇只是抹了抹不修边幅的络腮胡子,呵呵一笑:“‘跳石子模式’不能光归功于我,它是全体村民勤劳质朴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