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处处有风景

2018-11-17汪太理

清风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何勇郴州市郴州

汪太理

劳动中的何勇

远去了春天的万物繁茂,走过了夏天的燥热喧嚣,秋天乘着凉风沁润人间,带来了清爽、惬意。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了“菊痴”陶渊明笔下的菊花,恬淡悠闲,兼具“贞秀”之质:“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在湘南郴州,也有一些“花草”别具风景,让人耳目一新。他们就是当地社会组织“好人协会”,以及他们办的报纸《好人好报》。

郴州市好人协会成立才半年多,但在郴州却是家喻户晓。《好人好报》是张8开版8页的小报,每周一期,每期15000份。由好人协会出资免费赠送普通百姓。每期出刊后,一天之内,就由志愿者送入千家万户。在纸质媒体影响不彰的当今,这份小报却名声大噪,风行郴州,市民莫不争睹为快。

十多年前,郴州曾以塌方式腐败而闻“名”全国。当时市委、市政府、市纪委多名负责人因官商勾结、买官卖官等问题而锒铛入狱,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在市委原书记李大伦、市纪委原书记曾锦春罔顾党纪国法肆意贪腐的时候,郴州市不少党员干部和群众就对他们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普通百姓忧心如焚,忧心贪腐风气败坏世道人心,祸害一方百姓。很多普通民众顶着盛行一时贪腐风气,坚守做人的本分,也因此,郴州在较短时间内清除了贪腐的恶劣影响,各项工作走上了正轨。

儒、道、佛的核心要义都推崇劝恶从善。中国传统世俗中有丰富的“好人”文化传承,以至于每一个族姓的家教家训都离不开教育子孙做好人。这是中国社会历遭侵蚀而整体不坠的强大动力。郴州经历的跌荡起伏是一面镜子。“希望在民间”,万不可视为对庙堂失去信心的偏激言论,而是对蕴藏于千万民众中伟力的坚信。所谓“民间”,既有智识宏达人士,更指普罗大众。

“好人”或许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好人”却是老百姓对一个人最高的褒奖。正如老百姓说一个官员是“好官”,是对官员的最高褒奖一样。因此,郴州市“好人协会”是一个门槛很高的社会组织,其成员必须是群众公认的“好人”。能够加入好人协会,自然是一种荣誉,一种责任:必须做好人,做好事,不辜负协会“树立精神旗帜,建构道德高地”的崇高目标。

今年7月在贵阳召开的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上,来自郴州宜章莽山“土里巴吉农庄”的何勇,在“生态文明与反贫困”峰会上作了“精准扶贫‘跳石子’实验”的发言,讲述了他本人从“他觉到自觉”的扶贫历程。何勇,一个曾经的大学老师,一个在广州供职年入几百万的知名律师,毅然放弃都市的荣华,走进大山深处,用湘西黑猪与莽山的野猪杂交培育了莽山黑豚牲猪新品种。他采用养猪的方法是:全天候放牧,全程不用疫苗不用抗生素。自创多菌种联合发酵法,全程全料发酵,鸡猪混牧,野化习性,适度轮收,平衡生态。他带领跳石子村村民建立生态农业公司,通过黑豚养殖营销,使原先贫困的跳石子村脱贫。在这块土地上,何勇和那些质朴纯真的村民在一起,觉得非常踏实,感觉真正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何勇已经和村民融为一体。因为他的见识、境界、技术,村民特别尊重他,信任他。他这样的“好人”取代了过去的“乡绅”,在乡村治理发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何勇是好人协会的发起人之一,并且当选为副会长。而会长颜新民、秘书长薛斌也都是有精彩故事的好人。

《好人好报》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原因是先后推出了多位好人的事迹。大家身边的这些人,既不是白富美,也不是悬在空中看不真切的高大上,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每个人有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走来,又带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走向未来。他们是:朱硕杰及其组建的汝城志愿者联合会、邓先富、刘真茂、赵春容、杨琼英、马艳玉、刘明、宜章“学雷锋治安巡逻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郴州好人身上都有别样的情怀,抱朴见素也罢,抱朴守真也罢,都在他们身上显现出人性之美、之善、之真。他们的生活中,看不到“苟且”,却有“诗”,并立足于脚下的“田野”。

何勇先生是位忙人,一年到头奔走于城乡之间,却喜欢忙里偷闲作些古诗词。我挑的如下二首,既是他情思之所记,也是郴州好人的境界之所往:

“秋来寒露夜凉,晨曦照菊花黄。从野草横路,桂花沁了衣裳。回乡,回乡,在召唤不彷徨。”(如梦令·秋乡)

“雾漫漫,东风吹散云为伴。云为伴,牧豚归来,烫酒一碗。七干八干埋头干,千难万难功名难。功名难,田园归去,青山浪漫。”(忆秦娥·归田)

猜你喜欢

何勇郴州市郴州
郭文龙
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郴州市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落幕
同升国旗 同唱国歌
雨的味道
郴州质监:严把电网质量关
再见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