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下的“贵州机遇”
2018-11-17杨刚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杨刚
对外“朋友圈”越扩越大,开放新格局渐成态势,贵州正以全新的姿态亮相世界。
步伐坚定,声音铿锵,底气十足。
随着对外“朋友圈”越扩越大,开放新格局渐成态势,贵州正以全新的姿态亮相世界。
开放基石越筑越牢
山门大开,八方迎客。
两千多年前,穿越云贵高原的“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将产自中国的丝绸、茶叶源源不断运往南亚大陆,成为当时中国同世界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
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以积极融入世界发展潮流的勇气和魄力,迎难而上,跨越发展可谓“翻天覆地”。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化,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交通巨变,开放之路越铺越宽。贵州于2015年底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计划到“十三五”末或“十四五”初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1万公里;贵州支线机场出港直飞航线全国最多,目前已达到130余条;以贵阳为中心的“十字型”高铁网正式形成,西南高铁两小时经济圈已经构建。
贵州被纳入长江经济带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同时,又拥有经广西南下的西南出海通道。“南向通道”在海上与东盟 9 个国家相连,在陆上与中南半岛的 7 个国家相连。受益于大交通格局的形成,贵州东西南北向均可进退自如,过去的地理劣势正在转化为地缘优势。
开放基石越筑越牢,贵州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发展,要素结构禀赋得到极大改善。
通信方面,五年来,贵州相继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满格贵州”“小康讯”等建设,通信业发展实现高速增长。三大运营商先后落户贵州,数据产业链逐步完善。
资金方面,贵州下决心打造金融发展升级版,作为“引金入黔”战略的核心工程,贵州金融城已吸引30余家大型金融总部入驻,汇聚150余家金融及类金融企业。
人力资源短板正在快速被弥补,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已连续举办六届,今年共有410个海外人才项目申请参加。到2020年,贵州人才资源总量将达到530万人。
高等教育取得新突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落户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贵州财经大学与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贵州理工学院与英国贝德福特大学合作办学“渐入佳境”,来黔留学生与日俱增。
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等会议平台,已成为外界了解贵州的重要窗口。
今年,贵州提出“开展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政务窗口服务质量、公用企业涉企服务、政府失信行为、政府涉企服务效能、第三方评估发现突出问题整治”等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6个方面的整治任务,开放“软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升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活力十足的贵州,正书写喜人的开放答卷。
大数据成为扩大开放“关键一招”
5月26日至29日,以“数化万物智在融合”为年度主题的2018年数博会将在贵州举办。
作为全球首个大数据主题博览会,数博会已在贵州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
巅峰对话,大腕云集。今年的数博会将继续围绕大数据最新技术创新与成就,探寻大数据发展的时代变革,打造中国最具国际化和产业化的高端专业平台。
从“无中生有”到“令人惊叹”,从先行先试到领跑领先,贵州举全省之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推动大数据与各行各业各领域深度融合,其聚合效应进一步凸显,大数据“升级版”呼之欲出,已成为贵州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平台和载体。
贵州践行“大数据是一种资源、一种技术、一种产业,更是一个时代”的战略判断,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抢得先机”,一个地处西部内陆、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的省份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中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腾讯、华为、阿里巴巴等众多世界知名大数据企业纷纷落户贵州,云上贵州、货车帮、白山云等本土大数据企业迅速崛起,大数据产业集群在贵州初步形成。
“截至目前,贵州大数据企业达8900余家,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超过1100亿元;2017年,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3%,成为工业经济的第三大增长点。”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8年,贵州启动“万企融合”大行动,计划在2022年,实现10000家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
深化政府数据“聚通用”,“云上贵州”共享平台已有214个政府部门及企业的713个应用系统上线运行,上架政务数据元目录45969个,政府大数据“聚通用”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大数据事业发展累累硕果,成为贵州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一招”。
开放平台不断搭建
4月24日,遵义综合保税区接受国家正式验收,贵州成为西部拥有综合保税区最多的省份,开放发展再添新平台。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贵州正积极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打造“1+8”国家级重点开放平台,贵安新区和8个开发区、保税区成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
贵州进出口贸易短板正在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弥补。今年一季度,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14.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1.4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国第3位。
向外借力“引进来”持续向好。一季度全省新引进省外项目1782个,全省新增到位资金近3400亿元,新引进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205家。
“走出去”主体不断壮大。一季度全省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资金累计完成额达32779.16万美元,同比增长5.4%,目前已知全省拥有“走出去”经营资质的企业共有142家;“走出去”领域逐步拓宽,贵州“走出去”企业在境外承揽的对外承包工程行业从单一的房屋建筑、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向水利、石油化工、电力、工业建设等领域扩展。
作为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开放的贵州,不仅赢得了与全世界合作的机遇,也赢得了世界来客的尊重和点赞。
4月25日至26日,中东欧16国记者团将行程第二站选在贵州,先后探访了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及贵州乡村,对贵州和中国的发展变化连连称赞。
扩大开放,是贵州实现富民强省的主动选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贵州将继续肩负对外开放新使命,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下奋勇搏击,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