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委石油合作的历史背景、成果与挑战
2018-11-17陆如泉
陆如泉 彭 云
[内容提要] 在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双重推动下,中国与委内瑞拉石油合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经探索、发展、转型和跨越四大阶段,逐步形成以石油投资为核心,以贸易和工程服务为延展,以金融合作为保障的三位一体、互为协同的一体化模式。中委石油合作本质上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中委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基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合作利益最大化考量的策略选择。在委内瑞拉局势稳定和国际油价高企时期,中委石油合作成为两国经贸甚至中国与拉美合作的“压舱石”,成果显著。但随着委内瑞拉国内局势、拉美地区形势以及中美博弈态势的变化,中委石油合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暴露出固有的缺陷。未来,中国石油企业需要充分汲取中委石油合作的经验教训,探索能更好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有效统筹贸易和投资两大能源安全保障的新方式。
过去20多年间,中国石油供给情况出现巨大变化。中国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到2017年,石油净进口量达3.96亿吨,进口依存度达67.8%。[注]刘朝全、姜学峰主编:《2017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7年,第5页。未来中国原油需求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增长趋势仍将保持不变,如何确保石油稳定供应将长期是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问题。委内瑞拉是欧佩克创始成员国,包括重油和超重油在内,该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石油储量规模,2017年石油探明可采储量达473亿吨,占全球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的17.9%。[注]《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8)》,2018年7月发布。中委双方在石油合作领域的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但随着委内瑞拉国内局势、拉美地区形势以及中美博弈态势的变化,中委石油合作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需要从更深层次、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
一、 中委石油合作历程回顾
中委石油合作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历经了探索、发展、转型和跨越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这是中委石油合作的探索阶段。在中委两国政府主导下,双方在上游技术合作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1985年,中委签订了政府间石油合作议定书,规定两国将加速实施石油勘探和技术合作方面的联合计划。1987年委内瑞拉能源及矿业部长格里桑蒂访华,代表委内瑞拉政府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两项技术合作协议。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这是中委石油合作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石油进口安全问题开始凸显。中国在逐步实施能源外交的同时,提出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海外发展战略。拉美地区则开始走出80年代“失去的十年”的阴影,改革、发展、私有化、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成为拉美的主旋律,地区投资环境大幅改善。在双方利益诉求互补的背景下,中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合作在90年代得到了较大发展,合作层面从政府拓展到企业,领域从技术合作拓展到贸易及投资合作。1994年,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同委内瑞拉奥里诺科沥青油公司签署了首个奥利燃料油进口协议。1996年11月,李鹏总理访问委内瑞拉期间,签署了《关于开展石油领域合作的协定》《关于开展委内瑞拉奥利乳化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协议》,并指出“以能源合作为契机,两国的经贸合作一定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发展”[注]“李鹏总理开始访问委内瑞拉 李鹏总理与卡尔德拉总统举行会谈”,《经济日报》,1996年11月14日。,初步确定了以能源为轴心,辐射多个领域的中委经贸合作布局。
1997年,中石油在委内瑞拉第三轮作业服务协议招标中,击败了来自英国、韩国、加拿大等国的13家公司,分别以1.88亿美元和2.05亿美元中标了马拉开波湖上的英特尔甘博(Intercampo)油田和东委内瑞拉盆地的卡拉高莱斯(Caracoles)油田的开采权,[注]刘伟:“中国与委内瑞拉在石油方面的合作前景分析”,《国土资源情报》,2005年第4期,第51页。这两个油田合称为陆湖项目,中石油全额持股,期限为20年。[注]“Caracoles,” https://my.woodmac.com/reports/upstream-oil-and-gas-caracoles-552806?contentId=552806&source=13.(上网时间:2017年5月8日)此轮招标的主要是低产或者濒临停产的边际油田,合同模式为服务合同,中石油中标的这两个油田已开发60多年,接管时产量只有4905桶/日。经过中石油的努力,陆湖油田2000年底产量达到4万桶/日,是接管时的8倍多,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注]“Caracoles,”; “Intercampo Norte,” https://my.woodmac.com/reports/upstream-oil-and-gas-intercampo-norte-552886?contentId=552886&source=13.(上网时间:2017年5月12日)
第三阶段是2000~2007年,这是中委石油合作的转型阶段。这一时期中委油气合作的持续推进虽遭遇委内瑞拉新一轮国有化冲击,但成功实现合作方式的转型。2001年11月,委内瑞拉颁布新的《石油法》,取代了1943年《石油法》,规定未来所有的外国投资必须以与委内瑞拉石油公司组建合资公司的形式进行,政府必须在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中拥有51%以上的股份。[注]陈利宽:“委内瑞拉石油国有化的历史进程与影响”,《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第64页。2006年年底,委内瑞拉强迫停产乳化油,要求中石油主导作业的奥利乳化油项目改产混合油。虽然混合油市场价格高,但需要增加投资建设处理设施,或购买轻质油与原有的重质油混合(以便于输送,即所谓“重油掺稀”),将进一步提升项目投资和生产成本。2006年,委内瑞拉政府强制性要求所有对外油气合作项目符合2001年新《石油法》,并进一步提升国家占股比例到60%以上。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和康菲公司拒绝改制,选择退出委内瑞拉市场并寻求国际仲裁索赔。[注]“Venezuela Upstream Summary,” https://my.woodmac.com/reports/upstream-oil-and-gas-venezuela-upstream-summary-757976?contentId=757976&source=13#10799614.(上网时间:2017年5月24日)中委合作也一度陷入困境。2007年9月底,中石油同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完成了转股转产条件谈判,2007年10月签署了MPE3(奥利乳化油项目改制后的新名称)项目转制合资开发协议,2008年新合资公司成立,中方持股40%,委方持股60%。陆湖项目也于2006年8月签署了转合资公司协议,中石油占股从100%转为25%,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占股75%。经过这一阶段转型,中国石油企业在上一阶段发展和积累的基础上,展现了技术、资金以及工程建设和服务等方面的实力和优势,在委对外油气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第四阶段是2007~2015年,这是中委石油合作的跨越式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依托中委基金融资平台,两国开始启用“贷款换石油”模式,形成了覆盖油气上下游领域,兼顾“走出去”和“引进来”,以石油投资为核心,以贸易和工程服务为延展,以金融合作为保障的三位一体、互为协同的一体化模式,推动了中委能源合作的快速、深入和全方位发展。2007~2012年,中国向委提供贷款总额达到400亿美元,[注]Henry Sanderson and Michael Forsythe, China’s Superbank: Debt Oil and Influence, Bloomberg Press, 2013, p.132.中国石油央企陆续获得了数个大中型石油项目。2007年11月,两国正式签署中委联合融资基金(简称“中委基金”)协议文件,中委共同出资60亿美元组建中委基金,其中中方提供40亿美元贷款,委方出资20亿美元。在2008、2009年查韦斯总统两次访华的推动下,达成了中委基金升级的协议,中委基金由最初商定的60亿美元扩大至120亿美元,其中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出资80亿美元。2010年8月,国开行与委内瑞拉社会和经济发展银行签署长期融资项目贷款协议,签约额为100亿美元和700亿元人民币,贷款期限为10年。[注]吴志峰、田志:“‘中委基金’是‘南南合作的典范’”,《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7月9日。
中委基金成立后,中委能源合作提速,中国石油公司依托中委基金以及国开行贷款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委内瑞拉重油带的勘探开发投入。2008年5月,中石油同委方签署了《开发奥里诺科重油带胡宁4区块成立合资公司的框架协议》,2010年胡宁4区块合资公司正式成立,采取矿税制合同,合同期限25年,中方将向委方提供约200亿美元融资,[注]“中委签石油换贷款协议”,http://www.yicai.com/news/339906.html.(上网时间:2018年4月20日)按照商业计划生产超重油40万桶/日,建设一座20万桶/日的改质厂。这一时期,除中石油外,中石化和中海油两大石油央企也进入了委内瑞拉油气市场。中海油获得苏克雷元帅(Marical Sucre)天然气项目开发权益,中石化签署了与委国家石油公司合作开发奥里诺科重油带的胡宁1区块和胡宁10区块的协议。[注]崔守军、张子阳:“探析中国与委内瑞拉能源合作”,《现代国际关系》,2016年第2期,第49页。
二、 中委石油合作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动力
中委石油合作在过去30多年中,特别是21世纪以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是中委两国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基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最大化合作利益考量的策略选择,体现了双方对各自在能源和整体外交战略中的战略定位。中委双方“一体化”的石油合作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
第一,过去二三十年间,世界经济结构出现重要调整,世界经济中心出现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双边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发展的新潮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成为推动“南南合作”的主要力量。2007年中委联合基金成立,当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伴随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世界能源消费格局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的增长中心,石油进口需求不断攀升,成为石油出口国不容忽视的消费市场。如今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净进口国。[注]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7, https://www.bp.com/en/global/corporate/energy-economics/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html.(上网时间:2018年6月5日)
第二,21世纪初中国同拉美关系迎来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中拉整体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中委石油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区域环境。这一时期,美国深陷阿富汗和伊朗战争,无暇顾及拉美,而拉美在政治上出现了“左倾”浪潮,地区多个国家寻求多元化的外交战略。经济上,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油价的回升,拉美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中拉间经济结构互补性进一步凸显,合作的意愿也进一步增强,将中拉关系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2008年11月,中国首次发布《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明确指出,“中国政府从战略高度看待对拉美关系,致力于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注]胡锦涛:“共同构筑新时期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在秘鲁国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08年11月22日。
第三,委内瑞拉“政治周期”的变化为中委石油合作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1999年查韦斯上台后,政治上公开反对美国及其盟国对拉美的政治干预和经济扩张,颠覆原有外交传统,切断同美国的特殊战略关系,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同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的合作。经济上则推翻前政府“新自由主义”经济路线,以石油行业国有化为基石,大力实施“准社会主义”的收入再分配和社会福利计划。石油行业国有化推动了委内瑞拉油气行业的重新“洗牌”,国家石油公司获得油气行业控制权,同时也对长期以来占据委油气行业主导地位的西方油气公司形成了挤出效应,为中国对委石油合作创造了机会。此外,查韦斯作为“魅力型”领袖人物,其个人对中国怀有的特殊好感,也是促成中委油气合作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应当看到,虽有其特殊历史背景因素,但中委石油合作根本动力仍然是两国对现实利益的追求,中委利益的高度一致性促成了双方合作的加速发展。国家层面,中委能源安全利益高度互补,合作共赢空间大。一方面,中国进军拉美能源市场,在南美打造稳固的能源合作基地,有利于中国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化解进口来源地过于集中的地缘政治风险,提升中国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博弈能力。[注]崔守军、张子阳:“探析中国与委内瑞拉能源合作”,第51页。此外,由于台湾和美国因素,拉美地区在中国外交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中委石油合作产生的示范效应,也有利于推动中拉关系的整体发展,符合中国在该地区的政治外交利益。另一方面,委内瑞拉通过加强与中国能源合作,经济上可以降低对美国石油市场的依赖,推进外来投资和原油出口的多元化,并且有利于在美国页岩油革命导致原油对外依存度下降、原油供给侧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确保中国市场未来份额,政治上则可以制衡美国的地区霸权,提高议价能力。
企业层面,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虽然通过国有化掌握了石油资源,但缺乏资金和技术,难以单独实现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而同美欧关系的恶化一定程度遏阻了西方的投资。西方石油巨头主导资源国油气对外合作领域多年,并具有技术、管理、商务、人才等多方先发竞争优势。相比之下,中国石油企业在上世纪末“走出去”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委内瑞拉石油行业的“重新洗牌”以及中委关系步入“蜜月期”,无疑为中国石油企业对委投资打开了战略机遇之窗。
三、 中委石油合作的成效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委石油合作成效显著。通过石油投资、贸易、工程服务与金融的一体化,实现了政府与企业利益的协同,完成了石油合作的上下游一体化发展。依托中委合作基金、中委高级混合委员会、中拉合作论坛等平台,依靠政府信用支持,委内瑞拉以石油出口为担保,中国以石油投资和共同开发为核心驱动力,形成了以政府合作平台为决策中心,以企业平台为执行中心的合作机制,实现了石油生产-对华贸易-贷款偿还-利润分配的良性循环,发挥了中国石油央企上下游一体化优势。在委内瑞拉国内政治经济局势稳定的情况下,中委石油合作进展迅速,并呈现出明显的“合作溢出”效应,以石油合作为核心,带动了中国对委整体贸易和投资的快速增长。
第一,中国通过石油投资、贸易、工程服务与金融的一体化,实现了国家石油安全利益同企业发展利益的统一。中委石油合作并非简单的以提供贷款来换取石油,而是以中国石油央企对委投资为桥梁,通过将大部分贷款提供给中方合作项目,把贷款转换为对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并通过共同开发来确保石油产量和对华出口,在确保国家能源稳定供给的同时,也让企业分享到国际石油利润。以2010年8月中委高达206亿美元的 “贷款换石油”协议为例,当时中国国开行、委内瑞拉经济和社会发展银行、中联油(中石油旗下负责国际贸易的子公司)和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三项协议,中国国开行向委内瑞拉经济和社会发展银行贷款100亿美元和700亿元人民币(约为106亿美元),前者依据英国法律进行管理,后者依据中国法律进行管理;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和中联油签订石油供应合同,依据委内瑞拉法律进行管理。中国决定206亿美元中大部分资金的使用,100亿美元中至少有40亿美元和所有700亿元人民币都将用于资助由中委两国共同选择和实施的项目,部分资金还用于中国的双边项目,或者雇用中国公司参与。根据协议,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将通过逐步扩大对中联油的原油供应,偿还国开行对委内瑞拉经济和社会发展银行的206亿美元贷款。[注]李东超:“美智库披露中国‘贷款换石油’细节——认同国开行信贷以商业盈利为基础”,《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4月24日。
第二,中国石油央企对委上游资产的投资和合作运营,带动了中国工程服务和工程建设队伍在委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委承揽的工程承包合同由1997年的1份发展到2007年的70份;合同额由1997年的3500万美元发展到2006年的18.28亿美元,直至2009年的96.45亿美元;1997~2009年累计营业额达38.17亿美元,从事承包人数合计达6473人次。[注]郜志雄、王颖:“中国石油公司投资委内瑞拉:模式、效益与风险”,《拉丁美洲研究》,2012年第4期,第59页。从正在作业的石油工程技术整体服务规模来看,2016年中石油的长城钻探和渤海钻探项目部已经成为在委内瑞拉最大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商。
第三,通过中委石油合作,中国政府推动将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提升至国家间经贸和外交合作的高度。中委高级混合委员会、中拉合作论坛等定期磋商机制,以及频繁的国家领导人互访,为中国企业解决运营中的实际困难提供了较为畅通的政府渠道,一定程度降低了海外油气投资中企业与对象国政府的合同主体不对等性,提升了中国企业与对方的谈判能力。委内瑞拉在考虑中委合作项目的时候,也要同时考虑对中国经贸和外交的整体利益。这一优势早在2007年委内瑞拉国有化改革时期已有所体现。虽然中方不得不遵守新的法律,降低对奥利乳化油项目的持股,但相较于其他公司,仍取得了较好的条件,中方将在奥利乳化油项目中的权益以7.36亿美元的资产清算价值转入新合资公司并取得40%股份,同时开发区块扩大到MPE3南部扩展区块,增加面积35平方公里。经过谈判,MPE3项目还于2013年获得2011年暴利税豁免近8000万美元,增加了中方权益净利润约1500万美元。
四、当前中委石油合作面临的挑战
中委石油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已经成为委内瑞拉最大的投资国,而委内瑞拉则是中国第四大石油进口来源国,同时也是中方在全球贷款承诺额最多的国家、在拉美地区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工程承包市场。[注]吴志峰、田志:“‘中委基金’是‘南南合作’的典范”,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7月9日。但中委石油合作面临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委内瑞拉市场经济条件不成熟,政治、经济和社会风险持续偏高,西方石油公司对此非常谨慎,一定程度上这是当年中国油企能大规模入委的客观条件。但如今各方面风险带来的挑战日趋明显。
第一,在政治方面,2015年底委内瑞拉反对派民主团结联盟获得国会控制权后,委内瑞拉政局便陷入深度分裂,以“府院之争”为表象、争夺国家政权为实质的政治斗争同低油价冲击引燃的经济危机交织发展,使委内瑞拉局势陷入恶性循环。虽然2017年5月以来,马杜罗通过成立“制宪大会”成功解除了议会权力,在同反对派的政治斗争中逐渐占据优势,并于2018年5月再度赢得总统大选,但委国内政治经济危机并未因马杜罗政权的维持以及国际油价的回升得到缓解,而且加剧了国际干预和制裁风险。国际舆论认为委局势已越来越令人担忧,或将出现政权更迭甚至可能陷入内战。另外,委内瑞拉政府深度介入石油行业,是当年西方石油公司出走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国油企能够顺利进入的外部条件。现在,委内瑞拉政府内部出现斗争,政权更迭可能性增大,政府干预变成负面因素。从长期看,政治斗争激化和未来政权更迭将会给石油合作项目带来极大政策及法律风险。当前日益激化的政治斗争已经渗入油气行业,2016年以来,为了赢得军方的支持,马杜罗政权进一步向军方让渡油气行业权力和利益。2016年马杜罗发布总统令,设立了由军方所控制的Camimpeg油服公司,并于2017年在委国家石油公司董事局新设立了“执行副总裁”一职,由Camimpeg公司董事会主席、海军中将马利贝尔·帕拉担任。2017年11月,马杜罗甚至任命有浓厚军方背景的时任委国家住房银行总裁马努埃尔·格维多(1987年获得国民卫队少尉军衔,2014年任加拉加斯第五区指挥部旅长)担任石油部部长兼国家石油公司(PDVSA)总裁这一关键职务。预计随着委内瑞拉局势的恶化,油气监管机构和国家石油公司将出现进一步的高层变动,使得公司决策和合作政策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在经济方面,委内瑞拉一直实行汇率管制政策,多汇率并存,经济稳定时,这些措施并没有大的影响。但现在委内瑞拉货币持续恶性通胀,造成了油气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委内瑞拉市场上多种汇率并存,既有官方汇率,又有浮动可自由兑换汇率,还有黑市汇率。2017年6月官方汇率1美元兑10玻利瓦尔、浮动可自由兑换汇率(DICOM汇率)1美元兑2640玻利瓦尔,而黑市汇率约达1美元兑15892玻利瓦尔,为官方汇率的1589倍。2018年2月委内瑞拉央行推出新外汇平台,取消1美元兑10玻利瓦尔的补贴汇率,开始统一采用DICOM汇率,但这一汇率仍与黑市汇率相去甚远;2018年5月DICOM汇率进一步贬值到1美元兑69454玻利瓦尔,黑市汇率则达到1美元兑78万玻利瓦尔,为官方汇率的11倍。根据委相关法律协议规定,石油项目非外来贷款融资只能采用官方汇率结算,造成项目操作费成本虚高和政策性经营亏损,进而影响油田生产项目正常的投资和作业活动,造成油田产量持续大幅下滑。此外,恶性通货膨胀也大幅提升了当地人员、物资材料和第三方服务成本,平均上涨1至3倍,使得项目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且随着2017年11月委内瑞拉出现主权违约,债权方提请扣押委海外资产的情况增多,也大幅提升了合作企业的连带风险。
第三,在社会方面,受经济形势恶化影响,近年来委国内聚众哄抢、武装抢劫、绑架、谋杀等恶性治安事件频发,加上反对派阻挠政府召开制宪会议展开激烈斗争,各大城市游行示威不断,加拉加斯、马拉开波、瓜里科等大城市爆发了较为激烈的冲突。社会商业活动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一些城市中超市被抢劫一空。同时工会和社区问题愈加复杂,劳工管理难度加大。国际各大航空公司纷纷宣布暂停或者终止飞往委内瑞拉的国际航班,给外国人员撤离及可能的应急预案实施增加困难。
这种情况下,中委石油合作模式受到严重冲击。上下游一体化本来是中委石油合作的优势,既能让全产业链走出去,也能扩展赢利模式。但在当前委内瑞拉国内经济形势下,全产业链中最薄弱、最没有竞争优势的环节首先脱节了。在主权国家贷款、上游开发、炼油、销售等各个产业环节中,石油服务、工程承包在食物链的最低层,最容易被牺牲掉。目前,委方长期大量拖欠石油服务商、承包商服务费,严重影响中方队伍的经营及生存发展。从正在作业的石油工程技术整体服务规模来看,目前中石油下属的技术服务企业已成为在委内瑞拉最大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商。但近年来,随着委内瑞拉形势的恶化、委国家石油公司资金严重不足,长期大量拖欠服务费,严重影响了服务商资金运转,已经造成委内瑞拉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的大幅萎缩,原油日产量下降严重。2018年中,委内瑞拉原油产量降至33年来最低水平,日产138万桶,较2017年平均日产190万桶下降约38%。
政府、银行、企业捆绑成经济“航空母舰”,本是中委石油合作最具优势的特点,现在却成了“船大难掉头”“体大不敏感”。中委石油合作的成功,主要是基于政府间的高度政治互信和密切合作,而不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战略布局和策略谋划能力。这一定程度导致了企业市场反应的迟钝和对已有资产的“固守”,造成顺境“锦上添花”而逆境则“进退两难”的局面。面临当前委内瑞拉经济形势极度恶化、政府可能出现突然更迭的严峻风险形势,如果撤退将加速现政府的垮台,无法确保前期巨大投入和未来石油利益;如果不撤退将不得不持续高风险运营,可能承受巨大经济损失。2015年后委内瑞拉的投资风险明显升高,其他国际大公司望而却步,中国政府、企业就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困难选择。
从国际环境变化看,委内瑞拉与美国关系不佳当年对中国企业是利好消息,现在则变成了不可预测的国际政治风险。2017年8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行政令,实施包括禁止与委政府和委国家石油公司进行新发债券交易在内的多项经济制裁措施,标志着美国对委内瑞拉制裁从主要针对个人的 “名单”制裁,扩展到波及面更广,影响更深入的金融制裁,极大提升了中国企业正常资金往来被美国冻结的风险。部分中国石油央企被迫暂时停止了基于美国金融平台的汇款、联合结算、境外收付款等业务,由于美元支付不畅,可能导致了设备和稀油(用于重油掺稀)采购困难,影响项目生产。由于委美石油关系密切,委内瑞拉对美国原油出口约70万桶/日规模,是美国第三大原油进口国,当前美国还未采取对委制裁,但未来很难排除采取制裁的可能,特别是可能采取停止对委稀油出口的措施。委内瑞拉重油掺稀所必需的石脑油稀释剂有40%需从美国进口,进口量约8万桶/日规模,如果改由其他途径进口,据伍德·麦肯兹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测算,单桶运输成本将提升3美元,[注]“Potential US Sanctions on the Venezuelan Oil Sector: Price and Flows Implications,” https://my.woodmac.com/reports/refining-and-oil-products-potential-us-sanctions-on-the-venezuelan-oil-sector-price-and-flows-implications-49623893?contentId=49623893&source=13.(上网时间:2017年8月7日)将直接影响项目成本和产量,加重委内瑞拉财政危机。
结 语
2018年5月的大选过后,委国内政局动荡加剧,加上委石油工业复苏进程曲折缓慢,以及来自美国等外部干预和制裁压力不断增大等,中委石油合作面临的被动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一方面,中委石油合作“个性色彩浓”。中委石油合作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一体化、利益捆绑式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对合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合作从根本上看仍然是中国能源安全转型期、资源国国家转型期以及中国石油央企发展转型期的产物,合作虽然帮助中国石油企业实现了海外业务的“规模化”发展,但同时也陷入了“高风险”发展的困境。另一方面,中委石油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有其“普遍性”。中委石油合作的成功以及当前遭遇的巨大挑战并非个案,中国石油央企在苏丹、尼日尔、乍得、哈萨克斯坦、伊朗等国家的合作无论从建立过程、合作特点,还是面临的风险看,均与委内瑞拉有类似之处。
因此,在国际能源合作中,探索形成符合国际惯例,具有中国企业特色的合作方式是当务之急。有必要对中国石油央企在拉美、非洲和中亚等欠发达地区的投资与运营进行总结和反思,在中国石油企业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已实现全球战略布局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有利于实现企业国际化运营,能更有效统筹国际贸易、海外投资两种资源保障渠道的合作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