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建设新型政党制度而努力

2018-11-17石树梅赵天雪

民主 2018年9期
关键词:参政党多党合作民主党派

□石树梅 赵天雪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新型政党制度”的概念,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并用三个“新”和三个“有效避免”,系统深刻地概括了新型政党制度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这一重要讲话,对于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习近平关于新型政党制度论述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逐渐形成并确定下来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大创造。中共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瞻远瞩,根据我国政党制度发展变化的现状,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创新,并赋予其科学内涵。

界定了民主党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性质。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一概念,明确了民主党派作为政党的自然属性,界定了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的参政属性,坚持了民主党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指明了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政党关系特质。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指出,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一重要概念,坚持了民主党派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统一、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为推进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加强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

明确了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和捍卫者”的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亲历者、实践者,也应该成为维护者、捍卫者。按照中共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各民主党派持续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成员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态度更加明确、立场更加坚定,切实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共同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提出了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要提高“五种能力”的论述。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这一重要论述,在前四种能力基础上,增加了“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为民主党派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指明了路径。

明确了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在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完善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知情和反馈机制,增加讨论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使协商对凝聚共识、优化决策起到作用。要从制度上保障和完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探索有效形式。”此前的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就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出战略部署,把政党协商摆在了七种协商形式的首位,并对其内容、形式、程序和保障作出了明确规范。2015年9月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明确规定:“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这些论述和规定,对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作了进一步拓展,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基础上增加了“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能,为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提出了对民主党派的“四新”要求。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引导广大成员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使新时代多党合作展现出勃勃生机。这一重要论述,对新时代进一步做好民主党派工作、推进多党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提出了“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3月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并希望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增强责任和担当,共同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新型政党制度”这一重要论述,对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高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根据新时代、新变化、新要求,坚持从新的实践中总结新的经验、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对建设新型政党制度、明确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基本职能、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实践问题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是新时代坚持、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行动指南。

为建设新型政党制度而努力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新型政党制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寄托了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殷切期望。新时代民主党派完成好履行参政党职能、加强自身建设两大历史性任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系列重要思想为统领,深切理解新时代赋予参政党的要求,尽力履行参政党责任,充分展现出参政党的新作为、新气象,奋力把多党合作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要筑牢思想根基,努力推进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发展新型政党制度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方面,对民主党派而言,在坚持完善发展新型政党制度中责无旁贷。要努力提高政党协商能力,担负起政党协商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的政治责任。我们要共同努力,把政党协商这一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坚持好、发展好、运用好。要抓住思想建设这个核心,引导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充分认清新型政党制度“新”在哪里,不断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凝聚价值共识,发自内心地拥护、坚持和实践新型政党制度,从而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坚持“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切实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抓住组织建设这个基础,以提高“五种能力”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提高组织活力为重点加强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参政党整体素质。抓住制度建设这个保障,健全参政党的运行机制,努力推进各项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努力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要准确理解“四新”要求,切实肩负起新时代的新使命新任务。“四新”要求,目的是为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对参政党而言,首先要提高思想共识、更好履职尽责,才能体现参政党新面貌。参政党有了新面貌,多党合作事业才会呈现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多党合作有了新气象,参政党才能有新机遇和新动能,才能为新时代伟业贡献新成就新力量。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素质参政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应当成为参政党的新使命新任务。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作为参政党的首要政治任务,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四新”要求,切实增强时代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带领广大参政党成员提高思想政治认同,提高履职尽责能力,为多党合作事业作出新贡献。

要以履行职能为重点,努力展现出参政党的新作为新面貌。学习中共十九大精神要学懂弄通,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要做实。新时代多党合作舞台极为广阔,民主党派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充分履行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基本职能,最大限度把本党派成员及所联系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要切实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做到参政参在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从整体上提高参政议政的高度和深度。要重视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特别是结合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深入开展,健全发现筛选问题、集智聚力工作、部门协作协调等机制,在摸清情况、吃透政策、看准问题的基础上,做到敢监督、真监督,力求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真正当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要找准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中的位置,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通过专题协商、调研协商等政党协商形式,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认真思考提出真知灼见,真实反映群众愿望诉求,负责任地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以实际行动推进政党协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参政党多党合作民主党派
庆中共百年华诞 促参政党自身建设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70年的三维认识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民主党派 工商联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提升参政党社会公信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