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绵延书香,读懂时代

2018-11-16赵书雷郭静雯

出版广角 2018年20期
关键词:书展上海活动

赵书雷 郭静雯

【摘 要】 上海书展自2004年创设至今已整整15个春秋,从初创时的区域图书交易会成长为城市文化名片、市民阅读盛宴、国家级全民阅读示范平台,成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一张闪亮且独具魅力的金字招牌。要继续办好上海书展,应当始终坚守“品质办展”理念不动摇,执着于为读者提供高品质出版物和高质量的阅读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外文化、文学交流,使上海书展有限的空间承载更多优质出版资源。

【关 键 词】上海书展;15年;发展;思考

【作者单位】赵书雷,上海市新闻出版局;郭静雯,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20.007

2018年8月21日,2018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上海展览中心落下帷幕。15万多种图书,500多种首发新书,100个分会场,1150多场阅读文化活动,让市民读者在炎夏共享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会。15年来,上海书展坚持推广有态度、有品质、有价值的阅读,使全民阅读从点点星光转变为照亮城市的璀璨星河,推动上海成为全球文学阅读版图的重要地标;15年来,上海书展不断探索和激活上海这座城市的出版记忆、文化基因,以阅读的力量打响了上海文化品牌。

上海书展自2004年创设至今,从初创时的区域图书交易会成长为城市文化名片、市民阅读盛宴、国家级全民阅读示范平台,是出版人、写作者和读者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书展同期举办的“上海出版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图片展”和“上海书展十五周年回顾展”上,上海书展15年来服务读者、服务全国行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品牌塑造历程历历在目。

一、上海首发,全国畅销

2008年,上海书展首次提出“上海首发、全国畅销”理念,通过上海书展的品牌优势和上海的市场优势,吸引全国新书到上海首发,再从上海推向全国市场。2018年书展进一步提升“上海首发”机制,不但强调首发新书的数量,更追求首发新书的质量。首发机制成为上海书展服务读者、服务行业的发力点,成为上海书展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品牌。

2018年,上海书展首发新书超过往届,全国各大出版社的一批重磅好书在上海书展首发。主题类图书如《读懂新时代》、“读懂中国”丛书、《钟扬文选》、《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Ⅲ》等;人文社科类图书如《宋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二十五史简明读本》全十五册、五卷本《中国美学全史》、“寰宇文献·西方博物学大系”、“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分科本等,此外还有《上海传》《上海六千年》《智利之夜》《波洛克传》《中华创世神话六讲》等,涵盖文史、社会、科学、生活、艺术等各个领域。

这些新书紧扣时代主题、热点话题和读者需求,如李明春的长篇小说《山盟》聚焦扶贫攻坚;北大教授辛德勇的新著《发现燕然山铭》,是对一年前发现班固书《燕然山铭》所在地考古成果的最新解读;《芯事——一本书读懂芯片产业》回应公众对芯片行业的关注,首发后短短一个多小时销售1000余本,成为2018年书展的销售明星。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大众读物、通俗读物首发效果良好,学术著作首发也能吸引滚滚人潮。8月19日中午,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中心活动区,点校本《宋书》修订本首发式现场,等待签售的队伍早早排到了二楼。点校本《宋书》修订本是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的最新成果。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感慨:“这样高端的大部头学术成果首发签售会,只有在上海书展办,也只有上海书展敢办。”

7天展期内,上海书展共集结展示了全国各地最新出版的500余种图书,举办了276场新书首发活动(含新书分享和签售活动)。上海首发紧扣时代之思、读者之需,形成了良性循环,为高质量新书提供了最有力的推广平台,也成就了上海书展的独特吸引力。

二、区域合作,协同发展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在全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带动作用的区域,苏浙沪皖三省一市地缘相亲、人文相近,同受江南文化浸润和影响。上海书展作为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出版界的文化大平台,在助推健全完善长三角出版界合作机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江苏、浙江、安徽先后作为书展主宾省,为上海读者带来了优秀的本省出版产品和文化体验。今年开幕首日,长三角一体化出版发展战略合作協议正式签约落地,在合作内容和合作机制方面都有具体明确的动作,并确定了“江南文化研究丛书”等6个具体合作项目。

书展期间举办的中国实体书店创新发展年会,聚焦新零售时代实体书店的可持续发展主题,在业界引起热烈反响。在书展特设的长三角精品新书展销专区浙江、江苏等展馆,以及来自浙江的优秀民营实体书店晓风书屋,吸引了不少上海读者驻足停留。《之江新语》《莫言长篇小说全编》《黄宗羲全集》等图书受到读者热捧。书展期间还举办了“2018长三角主题出版论坛”,就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出版发展战略、当前和下一步工作进行交流研讨,“通过合作更好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追求更高质量发展”成为三省一市出版人的共识。

三、注重品质,倡导风尚

书展不仅销售和展示书,更重要的是促成书与人、人与人的相遇。每年8月,出版人、写作者和读者齐聚上海,共赴书香和阅读的约会。本届书展汇聚了近千位中外作家、学者和各界名人,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共举办了1150余场阅读文化活动。和2017年相比,活动数量有了很大提升,书展组委会一如既往地坚守“品质办展”原则,追求引领有态度、有品质、有价值的阅读风向,使高品质的阅读文化活动成为上海书展的重要特色,从而使其更具魅力。

在筹备书展期间,组委会为确保阅读活动的高质量、高品质,减少了一些过分商业化的活动,使好书、好活动在主会场有限的空间布局下拥有更大、更好的展位和平台。在成功孵化“思南读书会”“科学大讲堂”等品牌活动的基础上,组委会组织了“七天七堂课”系列国学讲座,邀请7位国内一流专家开展高品质的国学讲座和交流活动,并对受邀的作者嘉宾及其讲座内容等严格把关,不断优化阅读活动。

今年上海书展还利用16个区的图书馆、实体书店、社区文化中心和农家书屋等公共阅读空间,扩展书展分会场体系,使其数量由去年的40家增加至100家,进一步增加了“书香满城”的覆盖面。其中,设立农家书屋分会场为今年首创。书展期间,全市16个区共举办260余场活动,共同营造“书香悦读季”活动氛围。如徐汇区依托区、街镇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及汇悦读书香联盟,举办了50余项阅读活动;松江区积极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共计43场;虹口区推出“彩虹书单”活动并发布第一季书单“红”,选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共产党宣言》等5本图书,配送至各个公共阅读空间;崇明区举办了41场特色阅读活动;等等。书展期间,组委会把朗读会、品鉴会、新书分享会等阅读活动推广到远郊农村,使当地群众的朗朗书声成为全城“阅读和声”的重要声部之一。

除举办阅读活动外,各区精心打造的阅读品牌也是本届书展的亮点。黄浦区的“书香思南、人文中轴”、宝山区的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静安区的“静安理想书房”、徐汇区的“汇讲坛”等,成为代表区域的文化拳头产品;杨浦区的“阅读好声音”、奉贤区的“非遗课堂”、青浦区的“青溪讲坛”、嘉定区的“同阅嘉情”等品牌,成为各区推动书香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

在上海书展开幕前和举办期间,上海发布、书香上海、上观新闻、东方网联手举办了16场2018上海书展区委宣传部长访谈特别节目,介绍各区全民阅读活动和公共阅读文化空间的建设情况,获得良好反响。

四、弘扬文化,提升影响

与上海书展同期举办的上海国际文学周,是上海书展的经典品牌,以凸显文学的跨文化交流价值,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本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以“旅行的意义”为主题,邀请28位中外知名作家、诗人、学者深入探讨了旅行在当下的意义,并举办了国际论坛、诗歌之夜等近40场文学交流活动,给上海这座深具文学传统和底蕴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增添了一道独特的光彩。

为满足广大读者和外籍人士的阅读和国际文化交流需求,今年书展进一步优化了国际出版展区的品类。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特设300平方米展位,重点展销习近平重要著作翻译图书、中华传统文化图书等;上海外文公司、中图上海公司牵头引进企鹅兰登书屋、哈珀柯林斯、阿歇特等国际知名出版社,以及思南书局姊妹店——伦敦书评书店,这些书店展销了世界各地原版图书万余种。

书展开幕前,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等19家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给本届上海书展发来寄语,表达诚挚祝福,赞赏上海书展在公共阅读推广方面提供的优质服务和做出的突出贡献。

五、细微入手,服务读者

对上海书展来说,热爱阅读的、真诚的、可爱的读者是书展最大的财富,为广大读者提供贴心优质服务,是书展组织者肩负的责任。

书展期间,除了在场外读者排队购票区域继续设置喷雾降温装置、派发扇子,组委会还运用书展微博、微信和各类媒体及时提供信息服务,并开设了上海书展云会场等,服务读者体现在点滴细微之处。

为应对周末大客流,组委会做了充分预案。首先,从活动安排上分流读者,调动读者错时观展;其次,在各个时段安排不同类型的活动,将一些年轻读者喜爱的畅销书作家签售活动安排在与主会场有区隔的友谊会堂晚间时段,既方便读者参与,也让排队人群尽量不影响其他阅读活动。组委会对各时段场内人数、各入口人潮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引导读者从人流相对较少的入口进场,并做好相应防范疏导工作。

书展期间正值台风“温比亚”来袭,为应对恶劣天气,组委会快速做出应急部署,拆除了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牌,加固阳光棚,在入口铺设防滑毯,在楼梯台阶铺贴防滑垫,这些应急措施得到了读者好评。8月16日,书展闭馆时雨势较大,组委会紧急决定延迟半小时闭馆,以方便读者有序离场,并在各出口处为读者发放一次性雨披,让读者感受到书展的贴心服务。

今年首创的“七天七堂课”系列国学讲座,还特别推出人性化举措,邀请手语专家进行现场手语翻译。关注特殊人群,为特殊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了上海书展服务读者的品质

六、媒体共建,营造满城书香氛围

15年来,上海书展不断探索创新、追求卓越,影响力日益扩大,成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一张重要名片。在这过程中,媒体宣传功不可没。

2013年起,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就召集成立了国内首个地方全民阅读媒体联盟——上海全民阅读媒体联盟,以全媒体、全覆盖、市区联动的形式推进普及全民阅读。

本届上海书展,上海主要媒体均拿出大量版面、时段(频道),给予高密度、多角度报道。书展开幕当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均在重要版面报道了书展开幕盛况;《新闻晨报》《青年报》《劳动报》等多家媒体开辟了专栏,佳作纷呈;上海电视台和上海广播电台多档节目持续全面地播报书展盛况。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推出多篇报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等专业媒体也对本届书展做了多篇幅报道。

新媒体也是宣传报道的主力军。新华网、人民网、东方网、上观新闻、澎湃新闻、看看新闻、上海发布、上海热线等80多家新媒体加入宣传报道阵营,广泛发布阅读推介和现场信息,与读者进行线上线下全方位的互动。书香上海,上海书展官方微博、微信及时播報展馆内实时信息情况、天气情况、活动预告等,提供各类服务信息。据不完全统计,书展期间近200家大众媒体、专业媒体和网络媒体500多名媒体记者参与了宣传报道。

七、关于上海书展的一些思考

上海书展首创于2004年,但酝酿、筹办于2003年。2003年,全国新闻出版领域影响至深的重大变革——政企脱钩开启。在此之前,出版单位直属于政府,其人财物都由上级管理,这部分职能突然取消,从“管脚下”到了“管天下”,管理部门多少有些不适应。怎样转变职能、找准定位,从宏观层面推进政府管理,是管理部门面临的一大难题。上海出版管理部门推出了三个比较大的动作。一是举办上海书展。经过15年发展,上海书展已经成为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平台。二是举办China 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目前China Joy已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数码互动娱乐展会。三是举办“中国最美的书”评选。15年来,有296种书从这里走向世界,有17种书获得“世界最美的书”殊荣。“中国最美的书”已成为中国出版的重要品牌,反映了中国书籍设计的面貌和水平,体现了中国书籍设计者在和世界文化交流中不断探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

这些项目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在于政府主导、行业参与、市场主导,尤其是后两个方面。行业参与面越广,影响才能越大、活动才能持续,避免成为自娱自乐式的卡拉OK;市场主导才能获得广泛认同,吸引群众参与,最终形成传播力、影响力。上海书展经久不衰、热潮逐浪高的秘密也在于此。一些出版单位书展7天销售码洋超过200万元,馆配也获得可观收益; 11月的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定位于专业展,展期仅3天,有的出版单位销售码洋就超过百万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出版单位参与书展的积极性自然很高。

上海书展发展到今天,在阅读活动、到场人数等方面要再有大的提升已经不大容易。要继续办好上海书展,应当始终坚守“品质办展”理念不动摇,执着于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出版物和高质量的阅读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外文化、文学交流,使上海书展有限的空间承载更多优质出版资源。

猜你喜欢

书展上海活动
上海电力大学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空场”书展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