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8-11-16魏泽琳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加强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科学规划城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 中国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教育经费;师资力量
一、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目前,中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异(包括省际差异和县市间差异)、城乡差异、群体差异、校际差异和结构差异等方面。
(1)区域差异。首先,区域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由各地经济发展差异直接造成的,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状况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高度一致性,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相应地造成了东西部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2)城乡差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方面,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尤其是农村受义务教育人口减少速度加快,使部分农村出现了“空巢学校”,造成农村教学资源闲置或无法为少量农村儿童提供保质保量的教学资源的现状。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農村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十分显著,二者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有较大的差距。
(3)群体差异。目前,中国贫富差距仍在不断扩大,这导致在不同经济水平之下的受教育儿童接收到的教育机会、质量和水平差异十分显著,相应地他们的学习成果也会有很大差距。富裕的家庭往往会让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优质的教育,他们在为孩子选择教育机构时有更多的选择权和机会,而经济水平较差或是一般的家庭只能被动地选择富裕家庭“挑剩下的”。
(4)校际差异。“重点学校”的划分导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重点学校竞争十分激烈,被认定为重点的学校往往会用各种办法抢占优质生源并为他们配备同样优质的师资力量,这就让一些“非重点”学校不仅没有优质生源还没有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导致他们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质量差,陷入长期死循环状态,由此衍生消极的社会影响。另外,一些学校的重点班在长期发展中变成了超级大班,人数飚升到八九十人,这与起初设定重点班“重点培养少数尖子生”的出发点相违背,大班下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2、农村义务教育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经费不足。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严重不足,由于当地政府财政资金本身紧张,划分到学校的部分就很少,这使学校仅能维持日常开销,几乎无法满足对于改善教学基础设施的需求。
(2)农村师资力量差、难招难留。一方面,由于学校经费短缺,不能给予农村教师等价的薪资待遇,削弱了教师继续积极留在农村工作的信心,导致大量优质师资外流到城市、农村中留下的多是中老年教师,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优质年轻教师的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农村环境艰苦,生活条件差、单一,致使许多原本愿意到农村去教书的教师因忍受不了艰苦的条件而中途放弃。
(3)农村生源质量差。中国农村孩子大多属于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和年老的一代人生活在一起,他们缺少合理地教育引导,对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所知甚少,往往对学习成绩漠不关心,甚至在有条件的前提下都不愿意继续读书,宁愿辍学外出打工。另外,受到教学设备、资源的影响,农村学校设置的课程陈旧落后,这使部分学生在长大后转入城市学校读书时由于学习基础太差而跟不上城市孩子,造成了农村生源差的现象。
3、义务教育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中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然而中国义务教育却是终身应试教育,从上幼儿园开始,学生、家长、老师就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往往以成绩判断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中尤以高考最为严重。通过笔试成绩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孩子们为了应对逐渐变成了考试机器,只注重课业成绩忽视对于其他潜在能力的培养,最为严重的是忽视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
中国义务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最关键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加强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1)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义务教育有充足的资金。要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就要发挥财政的力量,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贫困地区的学校有足够的资金办学。对经费的投入不仅要投入到学校建设上,还要投入到教师的工资中,逐步缩短城市和农村教师的工资差异。
(2)加强政府责任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和监管力度。要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上的责任、经费负担和具体的财政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地方政府按比例分项目分担经费的责任,要坚决防止"挤出效应"。另外要加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的监管力度,加强各级人大对政府落实责任的执法检查和质询工作。要接受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加强舆论监督、纪律监督,对挤占、挪用、截留教育经费的现象严厉打击。
2、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1)提高教师待遇水平,吸引教师到落后地区就业。中国政府解决农村教师问题的政策主要包括免费师范生政策、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培养计划和师范生实习支教等,这些政策极大地缓解了教师问题,应继续稳步推进类似政策。[1]对于教师待遇水平低的地区,应通过优惠政策提高待遇水平,缩小城市与农村的教师工资差异,保留骨干教师,同时吸引青年教师前往落后地区工作,促进社会整体奉献风气。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一要加强教师道德建设,二要重视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这种职业特性决定着每一名教师要具备很强的专业性和责任心。对新入职的教师在入职考核时要多多考虑教学知识、专业水平、责任意识等方面的素质要求。
3、科学规划城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推动布局调整,实现学校合理分布。按照“小学就近适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进行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使之与城镇发展、人口结构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县市城区学校重点完善布局规划,各区镇重点建设好每一所初中、每一所小学;建设一批寄宿制学校,整合撤并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薄弱学校。
(2)改善农村地区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农村地区因为经济水平落后,导致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落后于城市。现代化的教学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能改善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更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缩小城乡间的教育差距。[2]
(3)端正农村教学思想,保住农村学校生源。在农村仍有封建思想的存在,读书无用论、重男轻女等观念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本该还在上学的学生早早辍学走向社会,造成农村学生的流失。因此要端正农村地区家长的思想,宣传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们通过教育改变自己。同时,要把教育扶贫的理念植入人心,让农村落后地区通过教育脱贫。
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更要将重心放在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上,注重地区之间的平衡,必须准确把握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优化方法,力争更好更快地推进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包俊丽.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改进对策[J].农技服务,2014(12).
[2] 张明、黄明慧.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7).
【作者简介】
魏泽琳(1997—)女,汉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