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2018-11-16赵春澄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城市社区

【摘 要】 文章介绍了城市社区治理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新时代如何加强和创新城市社区治理:培育多元主体,提高社区治理社会化水平;优化治理方式,提高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设智慧社区,提高社区治理智能化水平;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治理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 城市社区;治理现状;治理创新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指明了方向。

一、何为城市社区治理

城市社区治理是指以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参与为基础,以维护和改善人民群众利益为核心,通过道德约束、法治保障等多种手段,处理社区事务,协调利益关系,解决社区问题,化解社区矛盾,促进社区认同,推动社区和谐有序发展的过程。它的主要特点有四个:一是主体多元化。改变过去单一的治理主体,而变为多元治理主体,各种社会组织、企业、居民都可以从中发挥作用;二是目标过程化。除了需要完成固定的任务目标之外,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扩大居民参与、开展多层次的社区协商也成为城市社区治理的目标;三是内容扩大化。城市社区治理的内容扩大到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几乎涵盖城市社区的所有公共事务;四是多维度、上下互动。原先是政府向社区发号施令,是单向的,而现在,社区也可以向政府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形成双向互动,更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缺陷

(1)过度行政倾向。我们通常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基层工作,在传统的社区管理中,政府习惯把社区当作“腿”,社区成为一级“政府”,基本上社区对口承担了基层政府的所有职能,我们称之为“街社一体”。社区承担的职能过多,社区“两委”七个人要对接上面的二三十个部门,疲于应付,出现”五多“现象,报表多,台账多,评比多,考核多,加班多,这就造成社区压力过大,不利于工作开展。

(2)自治水平不高。现实中,尤其是商业住宅小区社区在民主选举方面存在很大困难,使得政府不得不以“上级委派”的方式进行管理。社区协商尚未落实,社区治理主体协商意识不强,不愿、不会协商,有些协商沦为走过场。

2、城市社区发展新变化的客观需要

(1)居民需求多样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不再单纯满足物质需求,还有精神方面需求、权力方面的需求、对民主法治、对公平正义、对环境安全的需求。居民需求更加多样化,这就需要社区干部加强对社区居民需求的研究力度,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

(2)矛盾纠纷多样化。社区中的矛盾纠纷主要包括物业纠纷、业主纠纷、征地、拆迁矛盾、家庭矛盾。这些矛盾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产生信访问题,进而会产生维稳的问题。尤其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给社区治理带来难题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加工、炒作,就会演变成大问题。

3、党中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是领导一切的。报告还指出: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新时代如何加强和创新城市社区治理

1、培育多元主体,提高社区治理社会化水平

(1)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①加强党员管理。积极推行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加强党员管理,并以此作为评先树优的标准;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密切关注流动党员的思想状况,经常性地跟流动党员交流思想,创新党建形式,通过“微党课”等多种形式做好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吸收先进青年充实队伍;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员队伍的作风建设,让广大党员干部身心健康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②强化社区服务。加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推动在职党员到社区党组织报到、亮身份,亮特长、亮承诺,根据自己的特长参加社区活动、服務社区居民。

(2)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基层政府是城市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主体,其职责几乎包括了社区居民的所有管理和服务工作。它处于政府组织的末端,是政府的神经末梢,可以通过街道办收集民意,了解民情,以便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保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至于出现政策失灵或失效。

(3)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包括人才、场所、税收等政策;应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要强化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包括对社会组织年检、对非法社会组织的专项治理;要支持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包括制度建设、财务审计、人才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

(4)注重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础作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指承担社区自治职能、实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组织体系。在城市,主要是指社区居民委员会。要培养居民的自治意愿,培养居民的国家意识、社区意识、业主意识。要搭建自治平台,并从中发现社区领袖,培养居民骨干,开展社区微自治、居民小组自治、院落自治、楼栋自治、商户自治、兴趣共同体自治。

2、优化治理方式,提高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

(1)完善相关法律。要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研究制定社区治理相关行政法规,比如《社区法》、《社会组织法》。

(2)培育法治意识。对于基层干部来讲:一是要带头守法,二是要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对于普通群众来讲:加大普法力度,树立法律权威,推进法治社区建设,发挥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作用,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培养;强化规则意识,用好村规民约、市民公约和业主公约。

3、建设智慧社区,提高社区治理智能化水平

智慧社区建设减轻了基层干部的负担,增强了服务居民的效能,有利于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应该说,现在基层各部门普遍认识到了建设智慧社区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建设中,还应该注意:要搞好规划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实现数据共享。打破数据壁垒;加强数据更新和维护。自动更新和调查更新,同时要注意加强信息保护,防止信息泄露。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治理专业化水平

(1)提供政策支撑。要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增加社工专业实习基地;加大岗位开发,增加社工岗位;支持机构发展,支持社工机构发展;提高薪酬待遇,提高社工人才待遇,才能从根本上留住人才。

(2)营造浓厚氛围。加大宣传力度,把优秀社工项目、社工人员宣传出去,让政府认可、让社区干部认可、让居民认可,让更多的人参加进来,提高社会认可度。

【参考文献】

[1] 赵守飞,谢正富.合作治理: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J].河北学刊,2013.

[2] 闵学勤,黄灿彪.适度的社区自治及其路径选择 基于香港和内地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作者简介】

赵春澄,山东德州人,中共德州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讲师.

猜你喜欢

城市社区
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研究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提升策略
城市社区自治如何更具活力
城市社区残疾人服务现状与问题研究
优化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对策
网络治理视阈下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
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城市社区常态化机制实证研究
关于宁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