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境外绿色债券业务前景广阔
2018-11-16殷红
近年来,中国绿色债券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制度建设、市场规模、发展速度等方面居全球前列。随着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境外发行绿色债券日益受到青睐,以大型银行为代表,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海外绿色债券发行正逐步走向常态化,为吸引外资助力我国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绿色债券是指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发行方依法向投资者发行,并将募集资金投向符合规定的绿色项目的固定收益类债务债权凭证。绿色债券的本质是一种债券,但又因为其募集资金投向的严格限制而区别于普通债券。
我国境外绿色债券规模增长迅速
(一)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
2015年底,人民银行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发布了《绿色债券项目支持目录(2015版)》和《绿色债券发行指引》,明确了绿色金融债券和绿色企业债券的发行方式、准入条件和项目范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针对绿色债券发布的国家政策。
受政策的激励,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爆发式增长。2016年,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创造了从零到全球领先的突破;2017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总量持续增长至371亿美元1,同比增长7.55%,在全球排名第二。
值得说明的是,美国住房贷款担保机构房利美(Fannie Mae)在2017年发行了一笔总额249亿美元的绿色住房抵押贷款证券,这笔债券占美国绿色债券发行总额的58.72%。凭借这笔债券,美国再次回到绿色债券发行榜首。
截至2018年8月末,中国绿色债券发行总量增至4953亿元(约合717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二)境外绿色债券发行成为最大亮点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在规模不断扩充的同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其中境外绿色债券的发行是最大亮点。
1.境外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增长较快
2017年我国境外发行绿色债券总额达到68亿美元,较2016年的40亿美元大幅增长70%。而同期境内发行的绿色债券规模出现了下滑,从2016年的305亿美元降至2017年的292亿美元,降幅4.3%。截至2018年8月,国内机构境外发行绿色债券总额36亿美元(见图1)。
2017年中国境外发行的绿色债券共10只,比2016年的7只有所增加;境外绿色债券单位平均额度为6.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9%。比较来看,境内绿色债券平均单只规模为2.84亿美元,较上年的6.11亿美元下降53.6%。
从2018年情况看,到8月末,中国机构境外发行绿色债券数量为4只,平均单只规模为9亿美元,较上年增加32.35%;境内发行绿色债券67只,平均单只规模为1.64亿美元,较上年减少42.1%。
2.金融机构是绿色债券最大发行人
2016、2017及2018年前8个月,商业银行、政策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绿色债券分别占我国绿色债券发行总规模的77%、62%、71%,是绿色债券市场中最主要的发行方。2018年,更多的地方性和区域性商业银行加入到绿色债券发行队伍,如贵阳银行、威海银行、华兴银行等都在2018年发行了首只绿色债券。
在境外市场,2018年前8个月,金融机构境外发行绿色债券总规模为25.8亿美元,占我国海外绿色债券发行总量的72.07%,并主要呈现这些特点(见表1):第一,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已经迈出海外绿色债券发行步伐,有的银行已经发行多次、多只绿色债券;第二,多数绿色债券进行了第三方认证,如工行发行的绿色债券甚至经过了国际国内三家权威机构的认证,并获得“深绿”认证;第三,绿色债券(债项)评级普遍较高,等于或高于主体评级;第四,目前境外绿色债券发行市场主要以欧洲和香港地区为主;第五,从票面利率来看,欧元债利率较低,其次为美元债和人民币债。
(三)我国境外绿色债券规模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
首先,境内机构海外发债已成趋势。随着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境外业务的快速发展,外币需求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境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伦敦、纽约、香港等几大全球金融中心融资能力强、手续流程便捷,且受益于较低的基准利率和国债收益率,海外发债成本相对较低,使得境内机构通过境外发债获得资金成为一项重要的融资选择。据Dealogic数据显示,2017年中资金融机构境外发行债券总规模1031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78%。境外绿色债券也同时得到了快速发展。
其次,境外发行绿色债券的利率普遍低于同期市场一般债券利率,原因是境外市场绿色投资理念较为成熟,责任投资人群体众多,绿色债券受到责任投资资金的认可和追捧。相关研究显示,境外绿色债券利率低于非绿色债券券利率10~15BP。
此外,发行绿色债券,特别是境外绿色债券,能够吸引责任投资人、丰富发债主体的投资人客户,扩大境外投资人基础,从而优化投资者结构,对控制外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发行绿色债券有利于发债主体提升形象,积极融入国际市场。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国内环境问题严峻, 对外投资项目中时而出现污染问题或社会问题,使得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和银行的品牌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发行绿色债券不仅能够提升形象,而且在境外發行和承销绿色债券还能够帮助发债主体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有助于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中国境外绿色债券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境外绿色债券发行取得明显成效,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我国境外绿色债券发行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一)从需求侧看
其一,我国正在践行的生态文明建设将激发巨大的绿色融资需求。根据人大重阳研究院的预测,2015—2030年间,我国绿色融资需求最高可达123.4万亿元,需要绿色金融发挥主要作用,引导境内外资金共同支持。
其二,中国已经出台多项“史上最严”和“全球最严”的环保政策,环境执法力度也在逐步增加,对企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日益严格的要求。对于企业来说,升级和更新设备以达到新的环保标准成为必然选择,这也需要融资的支持。
其三,可持续基础设施、交通、公共设施以及与环保及资源节约相关行业市场快速成长,激发了绿色融资需求。
其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通常具有很强的环境外部性,也需要绿色债券提供资金支持和规则引领。
最后,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开始增强,投融资绿色化是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
绿色债券具有融资期限长、成本可预测、可分割、可组合的债券产品优势,而且拥有“绿色”属性,能够较好满足上述需求。
(二)从供给侧看
其一,国际资本市场对绿色投资的需求不断增加。全球责任投资者群体正在日益壮大,大型社保基金、养老金等机构的绿色投资已经走向常规化,部分国家的机构投资者每年都要保证一定的绿色或责任投资比例以用于降低环境风险、满足监管要求或提升市场形象。
其二,中国作为新兴市场中风险最低的国家,近年来经济稳定增长,中国市场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讲依然具有较大吸引力,因此,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行的绿色债券能够吸引国际投资者。
其三,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欧元受益于欧洲政治经济趋稳,去年成为汇率市场中最亮眼的货币。因此,中国金融机构发行的欧元和美元债券受到国际市场的普遍青睐。
(三)负面影响因素
当然,未来境外绿色债券发行也存在几点不足:第一,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加上贸易战的影响,中国市场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可能下降;第二,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将导致海外投资者的汇率管理成本增加;第三,国际国内绿色标准不统一,一定程度限制了海外绿色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
境外绿色债券发行的实践与经验
——以工商银行为例
作为我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在绿色金融和绿色债券领域的战略布局可以追溯到2007年;经历了十几年的积累,已经在绿色战略、政策体系、流程制度、人才培养、研究创新等方面具备了领先优势,厚积而薄发,创造出了中国和全球绿色债券市场中的多个“第一”。
(一)绿色债券承销
2015年以来,工商银行作为主承销商先后承销发行了境内首单绿色金融债券、首单绿色企业债、首只银行间市场绿色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首只央企绿色永续中期票据;作为联席账簿管理人和联席牵头经办人,成功完成亚洲地区首笔中资企业绿色欧元债券的发行,有效支持了国家重点项目以及国网节能、北汽股份、龙源电力、中广核风电等优质客户的融资需求。自绿色债券推出以来,截至2017年12月末,工商银行累计承销各类绿色债券20只,募集资金总量1526亿元,居国内银行类机构第一。
(二)绿色债券投资
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重要投资人,工商银行积极参与绿色债券投资,助力绿色债券发展。截至2017年12月末,工商银行投资绿色债券余额201.9亿元,品种涵盖绿色熊猫债、绿色金融债和绿色企业债等多个类别。
(三)绿色债券发行
2017年9月28日,工商银行卢森堡分行发行了首只“一带一路”绿色气候债券,在发行标准、发行金额、投资主题方面创下了多个市场“第一”。
从发行价格来看,该债券处于中资可比同业最优;美元3年期浮动利率、5年固定利率及欧元3年期浮动利率的点差均处于中资可比同业最好水平。
该笔绿色债券获得了《金融亚洲》(Finance Asia)2017年最佳环境、社会和治理项目,《国际金融评论》亚洲版(IFR Asia)2017年度最佳社会责任融资债券,《财资》(The Asset)最佳绿色债券,《环境金融》(Environmental Finance)“绿色债券资金用途创新奖”(Bond of the Year for Innovation in Use of Proceeds)四项大奖,取得了良好的发行效果。此次绿色债券发行在产品定位、债券设计、路演宣传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能够为我国发行人海外发行绿色债券提供重要借鉴。
“深绿”是此次绿色债券发行的最大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该笔债券发行标准较高,获得了CICERO“深绿”评价,既满足绿色债券原则2017版,也同时满足中国绿色债券准则。二是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方面管理严格。工行各业务条线资金使用方案由绿色债券工作组进行审核,确定符合框架,制定合格绿色资产清单,设置台账,逐笔记录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三是在信息披露方面,工行在发行过程中承诺定期发布绿色债券年度报告,相关内容还将在《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披露,同时邀请独立第三方机构对报告进行认证,监督披露的真实性。
2018年6月,倫交所上市债券中规模最大的一只绿色债券,由工商银行在伦敦发行,为15.8亿美元等值双币种多段绿色债券。本次绿色债券的成功发行和上市,紧扣了2017年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成果中“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和“基础设施和能源”等核心议题。债券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支持“一带一路”沿线清洁交通、陆上可再生能源和海上风能等绿色资产项目。
同期,工商银行在香港发行的等值7.31亿美元双币种多段高级无担保绿色债券,成为全球首只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下设机构认证的绿色金融债券,也是首只香港地区注册持牌银行发行的绿色债券。
我国境外绿色债券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未来,我国境外绿色债券发行具有较大潜力,发展这一市场将为我国拓展外资渠道,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和绿色发展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境外绿色债券的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积极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坚持开放和包容的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通过供给侧改革和消费升级,助力我国经济的“爬坡过坎”,持续保持并提升中国市场的投资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吸引境外绿色债券投资人。
二是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进一步通过政策工具指引和鼓励企业与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如人民银行将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纳入宏观审慎管理(MPA)框架,意味着金融机构的绿色投融资做得越好,越能获得经济收益,鼓励金融机构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支持绿色经济发展。
三是目前我国绿色债券有两个标准,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并统一标准。建议在标准统一的同时,推动我国的绿色标准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和接轨,有助于绿色投资人的理解和互认。
四是为提升境外绿色债券发行和管理效率,境外绿色债券发行人不仅要建立绿色债券发行框架,储备一批符合国内外标准的绿色项目,而且要建立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职责和流程,形成常态化的绿色债券发行、资金管理、项目管理及信息披露机制和流程。
五是为获得较好的绿色债券市场评级,需要提升境外绿色债券发行人的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评分,这就要求发行人在持续提升ESG表现的同时,做好持续信息披露工作,增强我国绿色投融资市场的透明度。
专家简介
殷红博士,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英环境信息披露试点中方负责人。
主要从事商业银行国际金融、绿色金融、信用风险、环境社会风险等研究。具有16年信贷管理经验,曾经负责个人、小企业、房地产及公司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等工作;任行业与区域分析中心总经理6年间,负责行业(绿色)信贷政策研究与风险管理工作。绿色金融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环境风险压力测试、ESG绿色评级与绿色指数、绿色金融支持“一带一路”、环境风险分析等。
注:
1. 371亿美元为宽口径统计结果,即符合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其中之一即可认定为绿色债券。若按窄口径(既满足中国标准又满足国际标准)统计,2017年的发行总额为225亿美元。
责任编辑:刘颖 鹿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