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18-11-16刘佩佩
刘佩佩
幼儿体育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幼儿体育活动,既是增强幼儿体质最积极和最有效的方之一,也是促进幼儿健康的重要的手段。
一、幼儿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体育教学的目标
赫斯特认为,没有目标,就没有课程。幼儿园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幼儿教师在实施体育课程计划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一次教学活动、一个主题活动)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幼儿园体育教学目标对整个体育教学起着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作用。
1.关注身体健康多于其他方面的发展
教育活动的开展,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保障幼儿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那么,对于幼儿体育教学目标幼儿教师是怎么理解的呢?在对幼儿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解上,幼儿教师基本能够理解其相关的要求,但我们也能发现,教师更多是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视,而对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不够关注。
2.较少涉及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学目标的选择是指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所采取的考虑以及价值取向。陶行知著名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我们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考虑幼儿的生活兴趣和经验,但现实教育当中,我们发现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体育教学目标选择的过程中更多是参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对于大班、中班、小班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要求,较少考虑幼儿的现实生活。
3.重视知识、能力目标,忽视幼儿情感目标
一个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认知、技能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方面,采用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幼儿园体育教学的目标应该是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的综合体。
下面选取一个大班体育活动“跳跳乐”中制定的活动目标:
(1)探索跳格子的多种玩法。(单脚跳、双脚跳)
(2)结合垫子练习单脚跳、双脚跳及跨跳等多种跳的能力及动作的协调能力。
(3)努力听清教师指令,遵守游戏规则。
在大班体育活动“跳跳乐”三个活动目标中,目标1属于认知目标,目标2和目标3都属于能力目标。上面案例中的幼儿园体育教学目标把重点放在了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获得上。
(二)幼儿体育教学的内容不够全面
通过对一些幼儿园班级外张贴的周计划和月计划进行观察,发现在幼儿体育教学的内容安排上不够全面。具体表现为:第一,幼儿教师通常较多地关注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而较忽视对幼儿身体素质(如协调性、灵活性等)的培养。第二,组织的跑、跳、钻、拍球、平衡类的体育内容较多,相比之下,较少组织幼儿进行投掷、爬、攀登、抛接球等的练习。比如,小班周计划当中的户外活动,星期一“走独木桥”、星期二“平衡木”、星期三“钻山洞”、星期四“拍球”、星期五“沙包”。
(三)幼儿体育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应源于幼儿生活。”幼儿园体育教学实施是将幼儿体育教学计划或方案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是教师创设教学环境,通过适宜的教学途径和方法组织教学,以实现幼儿体育教学目标的动态过程。因此,幼儿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如何让幼儿在适宜的教学环境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地位。
1.重预设取向,轻生成和调适取向
人們对教学实施的态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教学的价值取向主要有忠实取向、创生取向和相互调适取向三种。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教师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实施取向以忠实取向为主,缺乏根据教学情境做出适时地调整,比如小班幼儿在拍皮球过程中,“有小朋友的小皮球掉到地上,小朋友开始用手在地上滚起皮球来,教师:我们今天是学习拍球,不是滚球,请小朋友们继续练习拍球,待会我们比比看谁拍得多,拍得好”,此外根据观察还可以发现,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陆续出现开小差的行为,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好多幼儿在自己玩皮球,也有相互之间玩球的,教师却仍然坚持原有的活动计划。由此可见,虽然教师在确定课程目标与内容时,对幼儿的需要、兴趣进行了考虑,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灵活地依据当时具体的教学情境做相应的改变,依然按照原有教学计划实施,这无形中导致幼儿无法较好地完成各项体育任务。
2.较少考虑幼儿个体的能力差异与发展需要
幼儿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但是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教师并没有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区别对待。比如在幼儿教师组织的中班体育活动“平衡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平衡木在高度、宽度和长度上完全一样,有的幼儿平衡能力相对较弱,当时在走平衡木的时候,幼儿站在平衡木前,犹豫很久,不敢走上去,教师则在不停地催促“快,快,快走过去” ,很容易给幼儿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样地,在观察大班跨跳活动“跳山羊”中,幼儿教师为幼儿提供的障碍物的高度是一样的,对个别跳跃能力弱的幼儿来讲难度较大,挑战性大,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四)幼儿体育教学的评价
1.评价主体是幼儿教师
幼儿体育教学的评价主体既包括幼儿教师又包括幼儿,同时还应包括幼儿园管理者、幼儿家长等更广泛的相关人员。幼儿在教学评价中占据着主体地位,但在目前的幼儿体育教学中,幼儿并没有成为评价的主体。通过观察知道,通常情况下都是幼儿教师在进行评价,教师对幼儿的行为给出评价,比如通常会在一节体育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进行总体性的评价,包括个别或全体幼儿的表现、教学的重点、内容等方面,从而剥夺了幼儿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2.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从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教学评价开始时间先后的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三种: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观察发现,大多数幼儿教师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也就是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评价,在活动过程中,也有少数幼儿教师会在活动开始之前进行预测性评价,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个别幼儿的行为进行语言上的简短评价,但是过程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远远不够。
二、解决幼儿体育教学中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从影响幼儿体育教学的因素出发,来思考幼儿体育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促进幼儿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制定专门化的幼儿体育教育文件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纲要》和《指南》的颁布,成了幼儿园的指导性文件,也成了幼儿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作为引导性的文件,它具有方向性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了解文件的精神,进一步细化文件的内容,因为在《指南》中也曾指出实施《指南》要注意“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等,所以《纲要》和《指南》中的内容并不等于可以生硬地搬到教学中去直接的运用。为此,可以组织幼儿教育专家、幼儿一线教师等相关人员,制定专门化的幼儿体育教育的文件和政策,在文件中涵盖幼儿各个年龄阶段体育教育的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为幼儿园教师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提高幼儿教师的体育学科素养
学科基本素养是学生或学者在本学科内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专业思维,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几个方面。幼儿教师是幼儿园体育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实施者,幼儿教师的体育学科素养直接影响着幼儿体育教学的好坏。因此,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地在学习和实践去获得学科基本素养。
(三)对幼儿教师组织培训
幼儿园或者幼儿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需要以及幼儿教师在体育教育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安排和组织相应的幼儿教师培训,保证所有相关的幼儿园教师都有机会定期参加培训。培训要紧密结合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困惑,实践中的问题,给予具体实践指导的同时,给予理念的指引。
(四)教學目标的制定要全面
在教育部颁布的《纲要》健康领域中,围绕幼儿体育活动提出的幼儿发展目标就是“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从这里面就可以看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才是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因此,幼儿教师在制定幼儿体育教学目标的时候,制定教学目标要全面,三个目标都要兼顾,缺一不可,既要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又要有情感目标,不能过度关注知识、能力目标,而是更应该关注情感目标。
(五)既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又要重视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在幼儿体育活动中,要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热爱,那么我们在进行体育教育的时候就要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重视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阶段,幼儿在心理和身体上的发展特点,比如,根据幼儿喜欢挑战,喜欢扮演英雄人物、灵活性、协调性、力量和耐力等有待发展这样的特点,设计和组织大班体育活动“英勇特种兵”,在活动中让幼儿练习匍匐爬,增强四肢肌肉力量,发展协调能力,体验匍匐爬带来的乐趣和培养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勇敢精神。在幼儿体育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将幼儿体育教学与幼儿的兴趣、身心发展特点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陈小娟.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州大学学报,2000(S2).
[2]牟群英.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分析[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