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2018-11-16刘通江朱磊

求知导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工匠培育院校

刘通江 朱磊

一、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性的知识和能力,更要拥有良好的创新精神,能针对职业过程中的各项问题进行切实应对和处理,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拥有工匠精神的职业工作者,能够以热情、乐观的心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苦难与不平,并以高尚的匠人精神,全面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及时发现工作环节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持续改进和优化工作环节,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优质效果。现阶段市场经济持续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于工匠精神的需求逐渐提升。要注意的是,工匠精神的缺失,是影响工业、手工业等众多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受到传统就业理念、教育模式的影响,一些工作者没有充分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二、培养途径

以工匠精神为重要的培养手段,需要从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切实合理的培育方式和手段,强化总体培育效果。

1.营造蕴涵工匠精神的校园氛围

高职高专院校将工匠精神作为重要的培养支撑,强化学生的总体人才培养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积极营造出和谐、友好的校园氛围,促使工匠精神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形成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团结协作的精神。首先,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在校园内部张贴海报标语,在学校网站、官方微博、贴吧论坛以及微信公众号上广泛宣传,促使学生从一点一滴之中感悟工匠精神。其次,院校可以组织一些座谈会和讲座活动,邀请一些工匠精神代表人物参与到学校讲座活动中,给学生讲述一些真人事迹,以实际案例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体会到职业工作的艰辛,并勇于投入到实际职业活动之中,促进学生能够学会感恩。最后,院校可以广泛组织一些素质拓展活动,使学生参与到实践训练活动中,从实践中感受到职业活动的意义,掌握專业性技能,并能将已经学习的基础科学知识真正落到实处。完成素质拓展活动之后,学生需要全面记录自身的收获和感受,以便全面掌握工匠精神的真正内涵,并将其切实有效地投入到实际职业活动之中。

2.构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高职高专院校具有自己的特色,其主要是培养学生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以职业需求为重要的就业导向,同时这也是实际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高职高专院校需要从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出发,积极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推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力求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要将学生放置在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各项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自身综合素养。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和当地重点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校企合作的重要教育模式,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并引导学生投入到实习训练活动中,实现教学内容和企业文化的充分融合,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工匠精神的意义,并在日常的工作环节中积累人生经验,体现出职业价值,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

高职高专院校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际工作环节中,增强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工匠精神在现代职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提升行业发展整体水平,促进社会经济进步和增长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培育学生职业素养,要以工匠精神为重要的理念支撑,营造蕴涵工匠精神的校园氛围,构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充分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促进学生为行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曹 畅.“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版),2016(12).

[2]周冠祥.工匠精神引领下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

猜你喜欢

工匠培育院校
90后大工匠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光影视界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