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人瓦尔特的创作和创新
2018-11-16袁筱凤
袁筱凤
摘 要: 瓦尔特以丰富的个人经历和深入的艺术实践,创立了政治格言诗体裁,创新了德国宫廷骑士爱情诗,是德语文学史最早的政治诗人和中世纪最伟大的抒情诗人。
关键词: 瓦尔特 格言诗 爱情诗 创新
一.瓦尔特的创作风格
瓦尔特·冯·德尔·弗格韦德(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是德国中世纪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中流传至今的有500多个诗节。据他自己的说法,他从事诗歌创作有40年;可考证的创作时间有至少30年(1198年至1225年以后)。他的创作体裁主要包括骑士爱情诗、政治格言诗及晚年的古曲、格言、哀歌等,作为手抄卷流传下来的共有约90首抒情诗、140首格言诗和1首古曲。瓦尔特创作的抒情诗和格言诗的数量几乎相当,这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虽然抒情诗和格言诗的受众都是宫廷里的贵族,但这两种作品的作者通常是属于两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宫廷抒情诗主要由贵族社会的成员创作,而格言诗创作则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吟游诗人和流浪诗人的领域。这两种体裁不论在瓦尔特以前还是以后的时代都是泾渭分明的。在瓦尔特的创作中,这二者之间似乎没有界限,这与他的生平和社会地位有关。由于他的先后经历,他的身上兼具上层贵族和下层流浪艺人的双重身份,他的性格中也包含骑士的勇武与高傲和平民的温情与欢乐,反映在创作上,他的作品统一了宫廷抒情诗的高雅格调和民间歌谣的自然真挚的感情。他在抒情诗创作方面汲取了格言诗的元素,又在创作格言诗的时候借鉴了抒情诗的形式。
瓦尔特的诗歌创作受到多方面、各种风格的影响。在最初的创作中,瓦尔特遵循的是宫廷抒情诗的风格,早期创作已经让他在12世纪90年代名声大噪,以至于能够进入国王的宫廷;在维也纳做哈根瑙的学生,在莫龙根感情强烈的诗歌的影响下,与文体严格、内心哀伤忧郁的维也纳创作风格划清了界限;在与老师哈根瑙争论的过程中,他与高雅爱情的主张划清了界限,这一过程在“Ein man verbiutet ane pfliht”一诗中得到体现;在接下来创作的少女抒情诗中瓦尔特实现了属于他的新的爱情观:他企图将这种新的爱情观与传统的宫廷爱情观相融合;最后,在晚年诗歌的创作中,他告别爱情,转向了宗教的主题。在这些诗歌中,晚年主题与宗教动机和尖刻的社会批判相联系,他告别了宫廷的世界观,转而关注灵魂的救赎。对于政治秩序和宫廷道德衰败的失望、对生活的回顾、遁世及对十字军东征的呼吁成为哀歌的主题。哀歌用长诗行写成,格律与尼伯龙根之歌相似。
二、骑士爱情诗的创新
1190年前后,奥尔(Hartmann von Aue)、莫龙根(Heinrich von Morungen), 哈根瑙(Reinmar von Hagenau)及瓦尔特成为德国宫廷抒情诗的集大成者。在德国最大和最宝贵抒情诗歌集《海德堡诗歌手稿集》中,收集最多的就是瓦尔特的诗。他将德国宫廷骑士爱情诗推向了新的高峰。
瓦尔特最初的诗歌是模仿其老师哈根瑙的风格,但他描写的所谓“高雅爱情”诗只是其创作中的一小部分。所谓“高雅爱情”是指真正意义上的宫廷抒情诗(Minnesang),即骑士文人用诗的形式表达对宫廷贵族妇女的歌颂和爱慕。不久他就发现这些描写“高雅爱情”的抒情诗缺乏真实自然的感情。他开始从民歌中汲取养分,力求表达出最真实最自由的感情,描写出真心相爱、情投意合的爱情,摒弃虚伪浮夸和矫揉造作。他与哈根瑙的争论是他形成新爱情观的起点。但他并没有完全偏离宫廷抒情诗的传统,而是保留了部分宫廷式的语言和行为,内容则是描写骑士或普通人的内心真实感受,这样他创作出了许多介于“高雅爱情诗(Lieder der hohen Minne)”和“低俗爱情诗(Lieder der niederen Minne)”之间的“适中的爱情诗(Lieder der ebenen Minne)”。他以活泼可爱的姑娘取代尊贵高雅却不可企及的贵妇,以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倾心相爱取代纯精神的仰慕,以温柔的接受代替无情的拒绝。他带着真实感情和对爱人前所未有的亲近创作出来的有感染力的诗歌明显区别于他追随哈根瑙风格时期的诗歌。其中,《菩提树下(Unter der Linde)》是他抒情诗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一首。瓦尔特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改造并突破了传统的骑士爱情诗,创造了骑士爱情诗的巅峰之作。
他的新见解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第一,爱情不应是等级之间“服务”与“报酬”的关系,而应该是男女之间平等的相互爱慕的关系。诗的主旨不再是向高贵的妇人致敬,用溢美之词奉承他们,而是追求普通的女孩子,因此出现了“M?覿dchenlieder(少女之歌)”的一类诗歌。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与男主人公真心相爱的,他们希望一起享受生活,打破了宫廷抒情诗中爱情的等级界线。第二,真正的爱情应该带来欢乐,而不是悲哀和忧愁。以往的爱情诗中贵妇总是傲慢无情的,诗中男主人公痛苦又充满渴慕地抱怨贵妇无情地拒绝其求爱,这恰恰提高了贵妇的声望。这类抒情诗纯粹是出于功利目的,毫无真情实感。瓦尔特的爱情理念的中心词是“欢乐”(欢乐也是他早年创作的中心),是生活情趣的升华和心灵的振奋,这种振奋只能是双方相爱的结果。他笔下求爱的骑士,不再是在女主人公面前卑躬屈膝的仆人,而是一个独立的、有自豪感、有尊严的男子,是真心愛慕这位女主人公的情人。第三,在瓦尔特的诗歌中,骑士求爱不再是一种虚伪程式,爱情不再是对骑士进行教育使其遵守骑士伦理的一种手段,而是男女双方心灵的沟通,他们通过爱情找到生活伴侣,使生活丰富多彩,更有意义。这些突破性的创新使瓦尔特的诗歌在莱玛以后中世纪的诗坛上独领风骚。
瓦尔特的抒情诗既保持宫廷骑士爱情诗的高雅格调,又有民歌中那种自然真挚的感情;瓦尔特运用深入认真的体验、创作中的激情和伦理、广阔的思想和充沛的情感及巧妙的语言艺术,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综合,使他无愧为中世纪最杰出的骑士爱情诗诗人。
三、政治格言诗的创立
格言诗是用于教育和教化的诗歌,内容多为生活智慧、风俗规定或实践知识。1198年,瓦尔特离开维也纳开始漫游年代,接触了流浪艺人的民间诗歌和欢快的歌曲。除了写骑士爱情诗外,他还写了一批不同题材和不同形式的格言诗,其中以时事政治为主题的格言诗是前所未有的,是他的重要创新。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德国皇权与教权之争达到白热化,皇帝力图维护中央集权,诸侯坚持封建割据,教皇利用德国君主和诸侯之间的利益冲突,挑拨离间,制造分裂。瓦尔特热心关注这一重大政治事件并通过诗歌表明,维护真正教会的纯洁和真正信仰的联合,他认为不忠和暴力取代了和平与正义,到处都是一片衰败的景象;他对坚持割据的诸侯和制造分裂的教皇深恶痛绝,坚定地站在施瓦本的菲利普一边,维护皇帝的权威,要求给菲利普加冕,赞成统一,反对分裂。
在政治格言诗中,瓦尔特体现出他的世界观:世界基于两大权力——帝国(象征帝王)和教堂(象征教皇),只有两个权力范围的正确界定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他追求正确的社会秩序,认为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体现正确的社会秩序,这种观念在“Ich saz auf eine steine(我坐在岩石上)”一诗中尤为集中体现出来,即“尊严、财富、上帝的恩泽三者融为一体”。他的政治格言诗代表了史陶芬王朝的帝国理想。像瓦尔特这样关心国家,关心祖国前途,坚定地反对教皇和诸侯的分裂活动的政治诗人,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他也是德国第一位正面攻击教皇、批判教皇滥用权力的普通教徒诗人。
在他所有的政治格言诗中,最著名、态度最鲜明的一首要数“Ich horte ein wazzer diesen(我听见一湾流水的潺潺声)”。这首诗大概产生于菲利普当选和在宫廷加冕的那段时间,诗人对皇位继承问题直接表态,点名呼吁:“菲利普,戴上那顶宝石王冠吧!”这首诗同时是一首爱国诗篇,诗人以自然现象为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有首领,可是德国却没有一个能管辖全国的国王,诗人为分裂割据而痛心,希望当时的德国皇帝能对诸侯采取强硬的政策。瓦尔特自然不可能把祖国的同一寄托在人民的力量上,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强有力的国王身上。
瓦尔特体裁多样的诗歌中体现了他丰富的个性:高贵而自豪的精神,不屈服的勇气,充沛的激情,情感上的烦恼和生活上的拮据,宫廷意识和温暖的人情,政治思想和国家意识。在他身上,史陶芬王朝骑士的勇气和自豪与人性的温情相统一,同时兼具宫廷思想意识和将爱恨情仇诗意地表达出来的高超技能。
参考文献:
[1]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 übersetzt von Karl Simrock. Klassiker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Weltbild[M]. Ausgabe unter Vermittlung der Aufbau-Verlag GmbH, Berlin 2003.
[2]Frauenlieder des Mittelalters[M]. Philipp Reclam Jun. Stuttgar,1990.
[3]Tagelieder des deutschen Mittelalters[M]. Philipp Reclam Jun. Stuttgart,1992.
[4]余匡復.德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33-37.
[5]谭余志.德语诗歌名家名作选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