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2018-11-16黄炜

求知导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跨境课程体系

黄炜

一、“互联网+”对传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影响

1.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背景发生较大改变

“互联网+”推动传统国际贸易各环节的数据化,商品的流通更加迅速,出现了批量大、数量小的情况。通过跨境电商的平台,国际贸易中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其中,随着新企业的加入,熟悉跨境电商贸易操作的新型人才需求逐渐增加。这就要求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等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及时调整。

2.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改变传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養时偏重传统贸易方式的做法,更加突出“互联网+”对传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影响,培养学生在掌握传统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和方法的同时,熟练运用互联网营销平台进行商品运营与推广,在互联网营销平台上从事商务活动,成为参与国际贸易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老旧

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许多理论和概念会交叉,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不同的课程之间就会存在重叠、关联的现象。同时,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受教材更新速度慢的影响,课程内容较陈旧。

2.课程结构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中受课时的影响,普遍存在理论课程课时充分,而实践课程课时相对不足的情况[1]。大一、大二学生的课程以基础课为主,大三、大四学生才开始接触专业课,但专业课也只是做简单介绍,缺乏深入了解。这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什么都懂一些,但又不够专业,无法独立胜任工作,而企业又希望新入职的员工能很快进入工作角色之中,这种矛盾冲突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3.课程内容与跨境电商有脱节

目前在教学实践方面以外贸综合模拟实验方式进行,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模拟软件只能按照固定流程进行,无法模拟出多变的现实市场;另一方面,模拟软件模拟的还是传统的单证外贸方式,而跨境电商的业务流程和传统单证贸易存在较大的区别。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1.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教学应以贸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调整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的比例;降低公共基础课的比例,加大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同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充分利用案例分析与实操系统,将国际贸易业务中的基本流程各个环节融入教学中。

2.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在实践教学中,要加强外贸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增加本专业的实习教学软件,还要使学生通过模拟外贸流程充分掌握外贸操作业务技能。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派往实训基地进行实习。

3.增加跨境电商相关课程

跨境电商人才需要兼具外贸知识和电子商务技能,相关的专业岗位能力要求要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将原有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加强电子商务类课程的教学,以满足企业需求[2]。

通过课程的调整和优化,学生会熟悉主流电子商务模式下国际贸易流程的新变化。通过对海外营销手段的介绍,学生可以针对不同国家的消费特点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更好地进行产品推广。开设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课程,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跨境电商常用的物流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汝根,谭丽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5):l37-138.

[2]郭金刚.基于市场需求发展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大学教育,2015(5):174-176.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跨境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