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坚守与创新

2018-11-16张虹吴学林

文教资料 2018年27期
关键词: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

张虹 吴学林

摘 要: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本质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及我国历届领导人高度重视灌输理论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认识到坚持和加强灌输理论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应在运用策略上力争创新,使灌输理论适应时代的发展,展现其应用的魅力。

关键词: 灌输理论 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创新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本质体现。伴随着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学术界对灌输理论持质疑和否定态度的言论此起彼伏。当前形势下,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追本溯源厘清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证明其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坚守价值及探讨如何实现灌输方式的进一步创新,显得至关重要。

一、灌输理论的历史溯源及发展沿革

纵观灌输理论的发展史,从国外到国内、从借鉴到运用、从萌芽到成熟总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鲜明指出:“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此作为“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武器。”①强调用理论武装人民群众进行意识形态的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初步形成时期。恩格斯在《新道德世界》中首次对“灌输”的概念进行了明确清晰的阐释。最先将“灌输”这个词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并对灌输理论进行系统论证和生动阐述的是列宁,在其撰写的《怎么办》中对灌输理论行了系统阐述,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特别是灌输理论的引入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初就注重将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且颇具实践性的灌输论,以此开展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思想和社会主义理论的灌输工作。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的关键时期,灌输论都起到了达成思想共识、凝聚全民力量的巨大作用。

毛泽东同志一贯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第一批运用灌输论的人之一。他带领人民群众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进程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灌输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并把思想灌输教育提高到了“生命线”的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强调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在思想领域进行彻底的拨乱反正,为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在人才培育过程中,不仅要实现科学文化知识的系统性教育,更要加强先进思想道德的灌输,保证人才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落实”的重要思想,并多次强调要把这一思想灌输到广大干部队伍中,大力推进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干部培养和教育工作,强调理论教育是根本,知识教育是基础,党性教育是关键。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和党性教育势必以灌输作为其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式。对于人才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足以证明,灌输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式。

二、灌输理论的内涵本质及坚守价值

(一)灌输理论的内涵本质

“灌输”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觉悟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灌输包含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教育,以理想信念和立身成才为核心的人生观教育,以阶级政党和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政治观教育。实践证明,灌输是把思想理论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只有加强对灌输论的科学认识和理性实践,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灌输理论的坚守价值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灌输理论的本质内涵和实践走向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和争论,暴露了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包括“过时论”、“无用论”。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我们更需要保持政治和思想上的清醒和坚定,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守灌输理论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1.坚持灌输理论是应对价值体系冲击的需要。

任何一个国家,统治阶级应该且必须占据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维护其统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国家的旗帜道路、政治安全和前途命运,灌输是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以此教化国民、统一思想。在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以灌输的方式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入脑入心,尤其是使广大青年了解我国国情,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现阶段,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阵地,坚决抵制消极错误思想和言论的侵蚀。

当今世界已然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速了各国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交流碰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明辨是非的能力,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急需教育者运用灌输理论对受众进行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朝着积极正向的方向发展。

2.坚持灌输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证。

反觀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经验教训,能否毫不动摇地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蓬勃发展并焕发无尽的光彩,离不开全党上下乃至全国上下对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的坚持,并且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要的位置。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和武装中国人民,通过政治宣传和教育引导的方式提升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这恰恰充分体现了灌输理论的时代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刻,更要进一步焕发灌输理论的时代价值,通过灌输的方式进一步武装头脑,使得全党上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广大党员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

3.坚持灌输理论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法宝。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既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内容、新环境、新载体、新方法,创造了更广阔的舞台,又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国家的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此关键时期,更应该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坚持用灌输理论做指导、整合灌输内容、拓展灌输渠道,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因地制宜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在对全民进行普遍思想宣传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而灌输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式。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良好的身体素质、丰富的文化知识、过硬的技术能力和崇高的道德品质都是国家和人民对于人才培养的殷切期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通过向大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信仰实现,帮助其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过程中的种种困惑,自觉加强德行修养,增强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三、灌输理论的创新方向及运用策略

(一)灌输内容的更新

灌输内容是灌输理论的核心所在,从根本上决定着灌输的效果。一,坚持灌输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为指导,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所选取的材料和视角能使当代大学生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并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思考,使其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二,凸显灌输内容的时代性。要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灌输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理性分析和解决。三,加强灌输理论的全面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应在灌输过程中注重内容的延展性和全方位性,将理论知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等贯穿理论灌输的全过程,力求实现大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灌输理念的革新

长期以来,人们将灌输理论局限于灌输的方法,并固化为“机械式”、“填鸭式”和空洞的说教,致使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处于尴尬之境。在单向灌输的主客体关系中,教育者被视为拥有绝对的正确理论和绝对的权威地位,而受教育者往往陷于被动和绝对服从的境地。由于教育理念的简单陈旧,受教育者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力求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特别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探索出一条集教育、管理、服务及传道、授业、解惑为一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方法。同时还应立足现实,因材施教,改变以往灌输教育目标起点“一刀切”的现象,建立根本目标一元化与具体目标层次化相统一的灌输教育体系,分层分阶段地实施,扎实向前推进。在具体思政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年龄、专业、性格特征都是影响灌输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优化课堂载体,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

(三)灌输方法的创新

在贯彻灌输理念的过程中,更新方法体系是其重要环节。第一,教育者应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开展实践教育,在理论灌输的同时提高大学生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第二,灌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需借助艺术性和形象化的教育方式,教育者应利用多种教育载体及多样化的教育情境对大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熏陶。包括心理咨询、主题活动、红色旅游等方式使灌输教育融于丰富具体的表现形式之中,从而增强教育的感染性和易受性。第三,灌输还应通过自我教育得以内化,外部灌输和内部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教育的成果来自于受教育者将教育者灌输传授的内容实现从习得到付诸实施的过程。反之,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变成一种枯燥的仪式。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把党的正确主張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增强灌输效果的重要保证。

毋庸置疑,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灌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科学解读灌输理论的内涵、创新实践灌输理论的新要求、着力提升灌输理论的实效性,是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注释: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5.

②③李春阳.强化科普灌输 提高科学素质[J].科协论坛,2018(1).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5.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5]陆启义,张虹,孙艳艳.试论人才培养目标下灌输理论的必要性及运用策略[J].文教资料,2015(32).

[6]金鑫,张耀灿.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再认识[J].理论前沿,2008(6).

[7]张晓.灌输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6).

[8]王文.灌输理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学运用[J].学术论坛,2010(4).

[9]王金玲.对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的再认识[J].教育探索,2012(1).

[10]嵇立群.灌输理论的践行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J].思想教育研究,2008(5).

猜你喜欢

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