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地域文化资源引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浅思考

2018-11-16李玺贤

文教资料 2018年27期
关键词:峡口长城家乡

李玺贤

摘 要: 地域文化资源的寻访、搜集、整理、研究,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使地域文化资源与现代教育理念、学校办学思想结合,彰显学校的人文之美。同时传承地域文化精髓,通过感知、鉴赏与反思,充分发挥优秀文化资源的教化功能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家乡历史、现实文化,从而热爱家乡、宣传家乡。

关键词: 地域文化资源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应用

一、地域特色文化独居魅力

每个地区都有对应的地域特色文化,它指的是由这个地方的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不论是哪个区域的人文历史资源,自然地理资源或者社会发展资源,都需要通过人的发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它转化为可以进行教育的校本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许多中小学积极运用地域教材充实史地课的教学;80年代各地掀起了“乡土教育热”;90年代不少地区编写了乡土地理、历史教材,渐渐扩大到语文、音乐和生物等学科,少数民族较多的省、自治区编写了民族乡土教材,大大丰富了地域教育的内容。

位于甘肃省山丹县峡口长城,它处于河西走廊中部,素有“走廊蜂腰”、“甘凉咽喉”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华先民就曾在这里辛勤劳作,繁衍生息。汉、唐时期,这里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它历史悠久,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是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文化兴趣的最佳场所,并且文物古迹、人文景观名胜众多。有被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的汉明长城、有生铁城之称的峡口古城堡、有“锁控金川”的摩崖石刻、有古代曾经发生无数次战争的定羌庙、有独特的地方特产、有颂扬峡口的文人墨客的诗词、有许许多多的民间传说,学生在这种历史资源的熏陶下必定对于自身的成长与经历有很大的帮助,这里的文化资源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其底蕴是十分深厚的。目前,除县志外,对峡口长城周边地域文化有零星描述,系统整理峡口长城及周边文化资源很有必要。

二、地域特色文化研究方法、途径及意义

首先是对于峡口长城及附属设施的功能、现状和相关历史研究。首先从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入手,寻找包括乡土文化资源和学校有效教育两方面的理论支撑,整体思考研究内容,分项目落实研究任务,指导学生上网查询和到相关部门查阅有关峡口长城及周边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如县档案局、县文化局和宣传部等部门。

峡口古城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处,硖口关隘,由凉郡西入至定羌庙到石硖谷关隘,群峰环抱,门通一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明代诗人张楷路经硖谷时写道:“白沙官道接羌胡,硗确难行是此途,疑过井陉愁马蹶,似经云栈听猿呼。两山影逼天多瞑,五月风高草已枯,明日西行望张掖,—川平似洛阳衢。”该诗形象地勾勒描绘出硖谷的险要。对于古人所创作的诗词歌赋,学生通过对景色的实地了解,以及对课本内所描述的内容进行比对,看看古往今来大家对于峡口景色有何不同的看法,可以试着理解古人的角度,看看那是他们的雄伟气魄,这样就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会逐渐培养,并且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家乡历史、现实文化,从而热爱家乡、宣传家乡。

走出硖谷即是硖口古城址,古城紧倚汉、明长城。该城是汉明长城的附属城。城450×230米,开南,北两门,分别有瓫城,四角有角墩。在历史痕迹如此清晰的地方,学生的体验也会有所不同,看看当时社会的发展面貌,对比今天我们的生活,充分了解地域特色,感受存留的历史气息,站在今人的角度回看古时,又或是透过遗留的古迹眺望未来,不论是哪一种方式,对于学生都是一次思维的拓展与发散,甚至是思维的爆炸,利用小学生对于事物的好奇心,老师要积极地引导,还要不断发掘孩子对探索未知的热情,留给他们更多的空间想象。

还有教场(练兵场),是峡口长城的附属设施,城内正街中部矗立着一座明代过街楼,楼上高悬“威震乾坤”牌匾,庄严伟岸。这座城与长城有着休戚相关的密切联系。犹如一横空出世的苍龙腾越在北山脚下的戈壁上蜿蜒起伏,壮观之极。学生在这样雄壮地域文化资源的熏陶下,强化了主观体验,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拓展了思维。

然后进行了峡口城门、过街楼的设施、现状、历史渊源研究。通过对峡口老人进行走访调查,组织学生到峡口长城及周边地进行实地考察,学生通过参与调研活动,参与学校组织寻根长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活动进一步感受地域文化底蕴、社会影响和艺术价值,并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向相关部门提出可行性的建设性意见。通过进行峡口民间传说的整理研究,对峡口民间艺人进行走访调查,与峡口老人进行交流与讨论,获取关于峡口著名的民间故事、优秀人物、历史传说,并进行整理规划,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这些经典的传说典故进行引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厚他們对于人文历史的底蕴,进一步影响社会风气,不断强化文化意识,丰富故事的德育内涵,能够通过优质的地域文化资源与校本资源相结合,构建生动形象的文化载体,建设以仁为先的教学新模式。还要让学生主动选择,学会如何进行选择,目的是提高每个学生的文化素养,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使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提升语文的拓展学习的技巧,提升学生的能动性,提早发现自己的专长与潜力。

收集整理古往今来描述、颂扬峡口的文字、图片,并且进行整理与研究。通过把校本课堂教学与语文教学活动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峡口长城及周边文化的教学研究。成立研究小组,明确研究目标,对参与教师和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制订研究实施方案。对峡口长城及周边文化的寻访、查找、搜集、分析,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最好资源,这些文字与图片及老师的讲解相结合,从多个感官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引导,唤醒心中对于生命感、价值感的意识,还要深入全面发现能够代表地域精神的正面人物,让学生走进他们,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从身边入手,从小事入手,增加他们的主观体验。

进行峡口特产和现状开发状况研究,在小学教育中不但要继承与发展老一辈留下来的光荣历史文化与优秀传统,而且要向其中注入新鲜的血液,通过对现状开发的研究与调查,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向学生讲述家乡未来发展的前景与潜力,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归属感、幸福感,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关于地域文化的实践活动,每个学生可以进行相关手抄报的编写,或者进行感受峡口的写作,还可以举办一系列峡口历史文化的知识竞赛,开展“我爱峡口”的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主动力,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更加广阔的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由衷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美丽,绝不仅仅是关于家乡文化的文字信息,更可以从生存与生命的高度看待自己,将自己与家乡紧密相连,培养学生对当地文化的自信与自豪感。

对地域文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进行有效的研究,对省内外一些开展地域文化教育活动的学校经验和模式进行比较,探寻其存在的优缺点,挖掘和吸收一些好的经验,提高课题研究效率。通过编写校本教材,实施研究方案,充实修改方案,开展活动,更新观念,及时反思,整理峡口及周边文化的各类资料,编写峡口长城及周边文化的校本教材,在语文课堂中有效开展地域文化的应用研究,边研究边反思边修改,逐步实现研究目标,将成功经验进行区域推广,使得地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

三、地域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

地域文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密切学生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走进生活化、终身化的学习,为学生的人生未来奠基;建成学校峡口地域文化课程基地,在校园文化中反映峡口文化积淀,激发师生对生长土地的激情和挚爱,增强文化认同感,实现人格的良好培养。在学校教育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中,注重价值反思与创造,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运用真实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和活动的设计,创造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珍视学生主体体验,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课程平台;强调突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实现学校课程改革、学术研究、进行家乡环境建设开发等多角度的综合提升。地域文化资源的独特区域特征亦即其个性,通过学校教育的有效传递,努力帮助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同时,通过这种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对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智霞.小学语文教学可适当补充地域文化[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4(5):45.

[2]黄小玲.地域文化视域下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5):61-62.

猜你喜欢

峡口长城家乡
虎皮道人
《峡口风光》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守护长城
西峡口大血战
石峡口旧石器遗址考古发掘的思考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