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与改进”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专业质量标准构建研究
2018-11-16游渊
游渊
高职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教育,加强专业建设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质量问题本质上是标准问题。专业建设标准是为获得专业教育的最佳秩序和效果,而对专业建设过程提出的规范性意见,对专业建设结果提出的目标性要求,是专业建设者可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标准系统主要明确了质量保障要素及其基本质量要求,指明了质量保障的方向。笔者将以剖析专业质量标准的内涵特性为出发点,着力构建符合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专业建设质量标准。
一、专业质量标准的内涵特性
参考国内外学者对专业质量标准的研究,专业质量标准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国家政策层面的标准,主要指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中明确的高职教育的多种功能或者对专业质量标准建设的具体要求。二是国际认证层面的标准,主要指在学历和资格国际认证方面,国际通行的认证机制和认证标准的核心理念对专业建设的具体要求。三是学校定位层面的标准,主要指基于学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本区域、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进行设计,总结凝练出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学校特色的标准。为此,笔者认为专业质量标准应具有以下内涵特性。
(一)指导性
质量标准制定要准确解读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将国家政策关于高职教育的功能及对专业质量标准建设的具体要求充分融入其中。为推动和指导各地和各职业院校分类开展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 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等文件,明确指出专业质量保证为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的重要项目,其诊断要素、诊断点和影响因素包含对专业建设规划、专业诊改、课程质量保证的具体要求,对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质量标准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通用性
质量标准制定要借鉴学历和职业资格国际认证标准,将国际认证标准的核心理念对专业建设的具体要求融入标准。国际通行的认证机制和认证标准均含有同样的专业建设三大核心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悉尼协议》中提出了“专业培养目标、学生、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持续改进”七大专业认证标准项,这也是目前国际范围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标准。《悉尼协议》属于面向高职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标准,指导思想是“持续改进,建立国际认可的人才培养基本底线”,其职业资格认证具有国际通用性,对高职院校设计国际互认的专业质量标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促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达到国际互认水准,并能够顺利走向海外或进入外企就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标准需重点借鉴《悉尼协议》七大等效互认标准中的毕业要求,将认证标准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转为专业质量标准制定的行动方向之一。
(三)定位性
我们应立足于学校定位和发展战略,依据地区专业人才需求及专业优势进行专业定位,根据人才目标对专业建设的具体要求设计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同时,以专业质量标准为导向配置校内经费、教学设施等资源,调整师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教学过程管理、质量评价及改进、科研、服务社会、就业等要素,保障专业内涵、特色建设和支持专业持续改进,创造出具有竞争优势的办学成果。为了体现学校发展战略,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应明确体现在专业建设质量标准里。
二、 构建专业质量标准的原则
(一) 以“诊断与改进”理念为指导
指导性是专业质量标准内涵的重要特性,主要指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中对专业质量标准建设的具体要求是专业质量标准构建的明确导向。随着上述《通知》《方案》等文件的下发,推进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成为创新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诊改是新形势下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新举措,专业质量标准是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基石。诊断与改进的过程就是发现与标准偏离的问题,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加以改进,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的过程。《方案》强调,要以标准建设指导带动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因此,我们要在设计、完善专业质量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多元诊断,查找与标准不符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达到持续改进和提升的目的。笔者认为“诊断与改进”理念为专业质量标准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导向。
(二)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诉求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自由贸易进一步发展,全球市场開放,国际化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因此,国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与国际人才市场需求紧密对接,人才培养质量力求达到国际互认标准。2001年的《悉尼协议》属于面向高职工程教育的认证标准,不仅涵盖工程及继续教育的标准,还涉及学历、工程师资格认证等诸多方面,为技术型人才学历互认和专业资格互认搭建了桥梁。但实现人才国际间等效互认的重要依据是建立通用标准,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建立通用专业建设质量标准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先决条件。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学生、毕业要求、支持条件、持续改进等方面通用专业建设质量标准的建立,为国内高职院校培养达到国际互认要求的人才树立了航标。笔者认为,借鉴国际通行的认证机制和认证标准的核心理念和认证标准项,建立国际认可的通用标准体系来指导专业建设,是确保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质量获得国际互认的基石。
三、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标准构建
秉持“诊断与改进”理念,借鉴《悉尼协议》专业建设的核心理念和认证标准,立足于专业质量标准的指导性、通用性、定位性内涵特性,遵循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笔者从办学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支持条件、专业建设、学生素质、绩效管理、诊断与改进七个方面提出构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如下。
(一)办学思想
1.办学定位
办学目标、服务方向、办学特色、发展战略定位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于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尊重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具有现实基础性和发展前瞻性。
2.培养目标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包含胜任专业岗位的能力及核心知识;提供相应材料证明专业课程能够支撑教育目标的达成,以及课程目标中提升的能力知识为培养目标中职业所需的能力知识。
(二)师资队伍
1.结构比例
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50%,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20%,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75%。
2.兼职教师
建立由行业企业技术专家、管理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库,重视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技术培训;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学时(包括校内实践性教学、校外实习)应在总学时的30%以上。
3.教师培养与发展
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师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教学技术方法培训,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制度,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建立新教师上岗培训制度,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鼓励专业课教师到生产服务一线任职。
(三)教学支持条件
1.校内实训条件建设
依据课程标准中实训中心的要求,建设实训场地、设施、设备和环境,渗透企业文化,彰显职业氛围;实训中心管理人员充足、管理制度健全。
2.校外实习条件建设
实习基地符合实习教学计划的要求,基地设备设施先进、管理规范、制度完善;实习指导教师、学生管理教师责权利明确。
(四)专业建设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校内专家和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组成;委员会依照章程工作,对学校专业建设各环节发挥指导作用。
2.专业建设规划
建立周期性专业设置、增减评估机制,定期进行市场调查,分析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状况适应度;研究专业同质化状况,规划专业(群)发展的阶段目标和总体思路。
3.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
根据行业企业对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兼顾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确定专业人才的规格;围绕人才培养规格构建课程体系,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彰显高职院校本质特征的人才培养方案。
4.课程标准及资源
建立周期性课程标准完善机制,规范课程标准的开发和论证;注重课程标准与行业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对接;围绕课程标准选配统编教材,开发课程教学资源。
5.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实现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能力发展;重视日常教学的诊断与持续改进,选用利于检验课程目标的考核方式。
6.实践教学
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机制,明确教学计划、目标和内容,高度契合人才培养设计方案;严格执行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达到90%。
(五)学生素质
1.学生教育
教书、育人相结合,推行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身体、心理素质,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创新创业能力。
2.学生发展
建立学生发展档案,定期调查分析在校学生考核结果、技能测试成绩和技能证书获取率,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3.毕业生素质
毕业生应具有普遍性知识和工程知识,具有运用子学科工程技术等知识;具有判断分析、解决问题、决策责任等能力;具有研发设计、善于沟通、终身学习等素质。
(六)绩效管理
1.校内满意度
绩效管理部门针对在校学生、定岗实习学生、毕业学生等不同群体,对教学、管理、服务、师资、实训条件和学习环境、人才定位准确性及能力充分性、就業质量等方面,定期开展测评、分析,不断提升满意度。
2.就业
跟踪调查毕业学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薪资水平;挖掘毕业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制订并落实改进措施。
3.用人单位满意度
定期调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个性品质、职业道德及能力的满意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质量提升
学校积极参与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教学团队、教改项目、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争创优质高职院校。
(七)诊断与改进
1.诊改制度与运行
学校建立常态化的专业质量建设诊改机制,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动态。
2.诊改效果
学校经过诊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校企融合程度、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增强特色品牌及专业(群)建设成效和辐射影响力。
3.外部诊断结论应用
学校积极参加并有效利用外部诊断结论,有效促进学校自诊自改。
4.诊改制度实施与效果
对校内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开展常态化的诊改,建立课程质量保证机制,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推进教学质量提升。
(责编 李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