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引航服务质量提升路径
2018-11-16宋伟
宋 伟
引航对保证船舶安全、提高船舶周转速度和港口作业效率、维护港口航行秩序、保护港口水域环境安全都具有重要作用。引航员是引航服务的主体,是港口的核心竞争力,引航服务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港口形象和国家的声誉,还影响到港口的核心竞争力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但近年来,部分引航员存在引航技术不扎实、应急能力不足、安全责任意识淡薄、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这造成引航安全隐患多,险情、事故时有发生,引航服务质量不高,引航声誉和港口形象受损。因此,提升引航服务质量意义重大。
一、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全称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学者赫茨伯格在1959年提出的。该理论源自赫茨伯格和同事于20世纪50年代末对美国匹兹堡市203名工程师和会计师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使员工不满意的因素往往是由外界的工作环境导致的,如公司政策、工资福利、上下级关系等。这些因素即使改善,也不能使员工感到非常满意,不能充分激发其积极性。这类因素被称为“保健因素”。使员工感到非常满意的因素是与工作内容相关的,主要是工作成绩能得到社会认可,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工作有发展前途等。这类因素的改善,往往更能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这类因素被称为“激励因素”。赫茨伯格还提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双因素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普遍性,因此同样适用于引航服务质量分析。在引航员提供引航服务的过程中,对于船方而言,一些因素是“保健因素”,另一些则是“激励因素”。船舶进出港口需要的是安全的引航服务,因此凡是能保证引航安全的都是“保健因素”,例如引航员的引航技术、应急能力、责任心等。当船舶来到港口时,如果引航员不能提供安全的引航服务,船方一定会觉得不满意;如果引航员能够提供安全的引航服务,船方会觉得是应该的,也不会觉得很满意。而其他方面的一些因素则相当于“激励因素”,例如引航员的礼仪形象、服务态度、与船方的合作关系、敬业精神等。在引航安全的前提下这些方面又得到满足,船方就会感到满意,就算得不到满足,只要船舶是安全的,船方也不会产生强烈不满(如表1所示)。因此,引航员要立足保健因素,注重激励因素,全面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保障船舶引航安全,提升引航服务质量,提供让船方满意的引航 服务。
表1 双因素理论在提升引航服务质量中的运用
二、提升引航服务质量的必要性
(一)满足港口快速发展的内在需要
港口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有:(1)港口范围越来越大,引航员需要熟悉众多港区的航路航法,清楚各个港区的潮流潮汐、浅滩暗礁、碍航物,知晓各个码头的概况和操纵注意事项等;(2)港口优质岸线资源越来越少,码头建造位置越来越偏远,码头周边水域受限因素越来越多,如码头附近潮流极其复杂,接近浅滩暗礁,受风浪影响较大等;(3)港口对安全和效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随着港口的不断扩张,锚地和航道不断向外延伸,引航员工作时间和强度越来越大,这会加剧引航员的生理、心理疲劳。因此,为了满足港口的快速发展,引航员必须提高引航技术,提升服务能力,以提供高质量的引航服务。
(二)适应船舶大型化趋势的必然选择
船舶大型化是出于大船的规模经济效应的考虑,大船的单位运输成本比小船要低很多。三星重工将一艘16 000 TEU集装箱船与两艘8 000 TEU集装箱船作过比较,结果表明,16 000 TEU集装箱船具备明显的规模经济,其燃油消耗量比两艘8 000 TEU集装箱船少35%~40%。另外使用大船的船公司具有耀眼的明星效应,能吸引更多客户,从而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这就是船舶日趋大型化的原因所在。以宁波引航站为例,近十年来300米以上大型集装箱船引领艘次逐年增长,在集装箱船总引领艘次中的比重日益增大(见表2)。大型船舶给航行和靠离泊安全都带来巨大挑战:大型船舶净空高、盲区大,不利于航行瞭望;大型船舶质量大,惯性巨大,反应不灵活,船舶转向、旋回、减速的反应时间大大延长,不利于航行避让;大型船舶受风面积大、操纵难度大,大风天靠离泊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而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大型船舶一般吃水都很大,受风、流影响大,对航行时走准航道的要求更高。船舶的大型化加大了引航工作的难度和强度,需要引航员不断提高引航技术和心理素质,提升服务意识,发扬奉献精神。
表2 宁波引航站近十年来300米以上大型集装箱船舶引领艘次比重统计
(三)保障船舶通航安全的客观需求
近年来,中国沿海各港口水域船舶密度普遍较大,船舶种类多种多样,船舶尺度不一,船速差距悬殊,船员素质参差不齐,船舶通航环境日趋严峻。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频繁交叉,会遇态势复杂,给引航员分析局面、判断碰撞危险、进行风险评估和避碰决策增加了难度,加大了航行风险。另外,内贸船、小船、渔船船员的规范意识普遍较差,行为诡异,经常联系不上,给船舶避让带来很大困难。自然环境方面,大雾影响频繁,雾航管制解除后船舶通航密度又急剧增大,给船舶通航安全带来极大挑战。严峻的通航环境对引航员的技术能力、责任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服务意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引航服务质量提升路径
(一)立足保健因素,保障船舶引航安全
1.精进引航技术
引航是一门干到老、学到老的职业。然而部分引航员缺乏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每次引航任务也能安全地完成,没有必要学习;部分引航员对前途感到迷茫,认为再努力也就是这个样子,干脆就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混日子;还有部分引航员不重视理论学习,不愿认真思考,遇到问题时不去积极思考,得过且过或只是简单地咨询别人,并没有深入研究,经常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引航工作实践中去,会重复犯一些低级性错误,学习效果差,引航技术提高缓慢。实际上每个引航员都可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地学习、借鉴可以更好地精进引航技术。引航员要加强自我认知,正视自己的薄弱环节,经常性地查漏补缺,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主动跟班学习。同时还要重视理论学习,只有把理论知识和引航实践结合起来,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率。
2.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船舶在海上航行和靠离码头时都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船舶可能会出现主机、辅机或舵机故障;其他船舶会出现一些危险行为;遭遇恶劣天气如大风、大雾、强对流;拖轮缆绳断裂;引航指令错误或者指令被错误执行。一旦出现紧迫情况,船舶安全态势将瞬息万变,如果处置得当,可以化险为夷;如果处置不当,就可能发生碰撞、搁浅、触碰码头等事故,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海洋污染和人员伤亡。因此,面对紧迫情况,引航员能否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控制危险局面,对于保障船舶、码头和通航水域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对此,引航机构和引航员都须重视起来,采取措施,提升引航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引航机构应该积极收集整理历年应急处置成功的案例,对一些常见的突发情况,制成应急处置规范,让全体引航员熟练掌握,牢记在心;对于一些处置不当的案例,也要深入剖析,查找不足,避免再次发生。引航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提高风险意识,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留足安全余量,就算发生紧迫情况也可从容应对。关键是引航员还须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以技术为支撑,这样在发生突发情况时才能应变自如,保证船舶安全。
3.强化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职责,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意识。有责任意识,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意识,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引航工作的重要性和风险性要求引航员必须强化责任意识。要强化责任意识,引航员就要做“三心”引航员,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三心”是指引航员“工作时要有信心,做事要细心,遇到问题要有耐心”。引航员的信心源自精湛的引航技术,源自对港口水文气象环境的熟悉,源自良好的习惯,源自经验的积累,信心会让引航员更出色地完成各种引航任务。做事要细心,就是引航员在工作中要敏锐观察,善于捕捉有可能对引航安全造成影响的威胁或隐患,及早应对。引航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问题有计划可能推迟或取消,船舶可能出现突发故障,交会船舶可能出现危险动作,船方配合可能不到位等。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引航员要坦然面对,耐心处置,不能急躁、情绪化,不能被情绪所绑架进而危及引航安全。
(二)注重激励因素,提升引航服务质量
1.提升礼仪形象
外轮进港遇到的第一个中国人是引航员,当船舶装卸货完成后离港,最后送走它的也是引航员,引航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礼仪是国家的软实力,是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引航员职业的涉外性要求其必须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遵守涉外纪律,尊重船上人员的工作、生活习惯等,做到慎独有修养,不断提升礼仪形象,与我们国家日益增长的国际地位相匹配。
2.树立服务意识
引航有两层含义:一是为维护国家主权,保障港口安全;二是为船舶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引航归根结底是一种技术服务,事实上“引航服务”与“维护国家主权和保障港口安全”同等重要。引航员在工作时应该做到积极、主动、礼貌、热情、周到,急船方之所急,想船方之所想,在规定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船方的需求,提供优质的引航服务。比如:引航员在得到引航计划之后应及时通知船方,登轮前对所引航船舶保持持续关注,做到准时登轮;登轮后尽快就船舶有关操纵信息与船长进行交流,同时告知船长所关切的诸如靠泊时间、引航计划;在引航过程中,对船方善意的提醒做到积极回应,并耐心回答船方的有关疑问,不要表现出不耐烦、不满意甚至很生气。引航站要重视引航员职业服务礼仪方面的培训,贯彻服务理念,促使引航员端正心态,放低姿态,摆正位置,提升引航员的职业修养,督促引航员把引航工作“做细”“做活”,做到船方的心坎里。引航员要切实意识到优质的服务是引航工作的“激励因素”,是提高引航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
3.培育团队协作能力
引航员具有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工作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难免百密一疏。引航不是引航员一个人大包大揽,而是在所引船舶的船员尤其是船长的协助下开展的,引航员必须时刻清醒认识到这一点。根据上海港近十年来船舶引航事故的调查、统计和分析,92.23%以上的引航事故涉及引航员或船员人为失误的原因。对海上工作来说有三条真理:大海是危险的;你改变不了自然规律;我们都会犯错误。对于第一、二条人们无能为力,只能掌握顺应规律,而对于第三条人们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可以通过团队协作减少犯错或及早发现错误,斩断失误链,防止事故的发生。因此,引航员要和驾驶团队同心协力、精诚合作,这对引航安全至关重要。引航员要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充分利用驾驶台资源。在遇到有困难的引航作业时,提前和船长做好沟通,告知其引航操作存在的困难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如出现操作不顺利的地方,也能获得船长理解。
4.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截至2016年底,在全国引航员队伍中,共涌现出了6名全国劳动模范,4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5名省部级劳动模范。这些劳模是时代的楷模,是全体引航员的骄傲,更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学习老一辈引航员忠于岗位、忠于职业的操守,在工作上精益求精、不怕吃苦、甘于奉献、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将引航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工匠的匠心融入到引航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干一行,精一行,一辈子做好引航一件事。
四、结束语
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海洋强国”等一批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中国的港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港口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的引航员,其作用将更加凸显。引航员在执行引航任务时务必要严把安全、服务两条线,不断提升引航服务质量。这是时代赋予引航员的光荣使命,也是引航员真正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