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聚力协同创新 助力猕猴桃产业发展
2018-11-16陈怡,余先泊
2018年11月1—2日,“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年会暨全国优质猕猴桃品鉴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金祥、河南省科技厅副厅长刘保民政府、企业和种植户深度融合平台。明确了联盟的工作方向:要坚定把握新时代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新需求,大力推进新品种应用和新技术集成。工作重点:划分猕猴桃发展适宜区域,做到适地适栽;研究绿色提质增效标准化技术,提升产业的竞争力;研究溃疡病综合防控技术,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扩大示范规模,助力脱贫攻坚;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品种、品质、品牌的共同提升。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金祥对联盟的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他指出此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中国农业科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党委书记赵玉林主持。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协同创新处副处长庄严、河南省科技厅农村处副处长刘彦宾以及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代表及种植户、媒体记者等近300余人出席了会议。
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郑州果树所副所长方金豹研究员向大会做了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联盟成立一年来,围绕猕猴桃产业的现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组织各联盟单位对关键问题协同攻关,协作创新,为提升我国猕猴桃产业的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打下基础。形成了《中国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报告和《关于推进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初稿;研制了《猕猴桃鲜果桃品种鉴定标准SSR分子标记法》、《猕猴桃苗木繁育技术规程》、《猕猴桃良好农业规范》等标准;初步创建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试验示范+生产推广”一条龙科技创新协作机制和“科研单位+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种植户”四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的运行机制;搭建科研、学院建院60周年贺信的具体行动。在新时代背景下猕猴桃产业大有可为,促进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品种。就建设好、运行好、利用好联盟,李金祥提出3点意见。一是聚焦“三个目标”,形成联盟创新合力,即瞄准一个产业问题:联盟要集中力量、聚焦重点,着力解决猕猴桃产业的某个重大问题;凝练一个科学命题:围绕一个产业技术重大科学命题开展联合攻关。打造一个创新团队,联盟要围绕共同的创新目标和重点任务,组成整体作战、协同攻关的“集团军”,共同面对国外的强大竞争。二是搭建“三大平台”,理顺联盟运行机制,即搭建多学科协同的平台,形成一体化综合技术解决方案;搭建科企合作的平台,有效解决科技创新和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搭建产业上中下游衔接的平台,推动实现各项成果从科学研究、试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三是发挥“三个优势”,促进联盟成果集成应用,即在一个平台上集成示范、在一个县域内转化应用和在一个问题内集中会商的优势。
据悉,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于2017年12月,组成单位有46家,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科研院所27家、大学10家、重点企业9家,,本次年会新申请成员单位9家。旨在围绕猕猴桃产业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协作创新,提升我国猕猴桃产业的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11月1日下午进行了全国优质猕猴桃品鉴会的评比活动。会议接收了来自全国18个省市区近100家单位的170多份猕猴桃样品参加品鉴,经专家组评比,选出金奖15个,银奖36个,最佳风味奖4个,最佳外观奖4个,最佳组织奖5个。品鉴对筛选优良品种,对品种结构调整和改进育种工作具有参考意义。品鉴结果对于产业布局区域化和品种结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另外,向社会宣传杰出的生产单位和自由品牌,对提升企业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11月2日下午,部分与会代表参观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猕猴桃课题组的位于郑州果树所内的试验基地,该基地为科技部种质资源平台猕猴桃子平台。郑州果树所的猕猴桃专家齐秀娟博士介绍了猕猴桃课题组近年来所做的工作,选育的猕猴桃新品种,为了适应高pH土壤,选用了抗盐碱砧木等情况。
===中华黄肉组获奖结果===
===美味绿肉组获奖结果===
===中华红心组获奖结果===
===软枣猕猴桃组获奖结果===
===其他类型组获奖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