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三年级作文入门浅谈

2018-11-15刘式亮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9期
关键词:模仿

刘式亮

【摘要】让学生远离写作的烦恼,快快乐乐地写作,轻轻松松地学习,是习作教学中永远不变的真谛。广开写作渠道,让刚接触作文的三年级学生获得写作技巧,感受写作的无穷乐趣,这将是语文教学孜孜追求,永无止境的探索!

【关键词】多阅读 关注生活 模仿 多练笔 快乐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084-02

说起写作,相信没几个学生会喜欢的,特别是刚接触作文的三年级的学生。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让学生产生写作兴趣,形成写作技能,成为了我们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名三年级的老师,我结合平时开展的教学工作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也会偷。”这充分说明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多读,不但可以让他们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还可以让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加深生活体验,更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读哪些书呢?

1.课文是阅读的起点。选入教材的课文,无论是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还是从文章的语言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这些课文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可以以此为例,进行作文方法的指导。

在学习《槐乡的孩子》一课时,其中有几个自然段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习作范例。我要求学生把整篇课文背诵下来。学生仿写《美丽的家乡》时,他们就很好地借鉴了原文的结构、修辞方法,甚至一些优美的词语。因为有了原文的铺垫,所以写出来的作文都比较生动,哪怕不会表达的孩子,最起码写出的文章都是言之有物的。

语文教材汇聚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章久经岁月磨练,历来脍炙人口。它融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语言美、情操美于一体,是一个璀璨夺目的世界。学生多积累课文的词、句、段、章,不但会受到情感教育,而且在欣赏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知识与写作素材,为今后写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多阅读同龄人的优秀作文。优秀作文可以是同学的作文,也可以是《优秀作文》选里的文章。如果作文大都出自年龄心理特点和生活体验大致相同的同学之手,就具有十分自然的可比性和启发性,最能引起学生自己的共鸣,是学生最直接的作文借鉴。所以在平时的教学里,我会把班里优秀的作文张贴在阅读栏里,供大家欣赏借鉴。还会推荐他们阅读《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作文向导》《作文大王》等优秀的作文书籍。

阅读的实践证明:有比较的阅读,可以最有效地发现自己需要吸取的东西;同龄人的习作,最容易得到立意、选材、构思和语言等方面的启发。

3.经典阅读不可少。经典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它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无与伦比。学生广泛阅读经典作品,可以提高语文素养,陶冶性情,开阔视野,提高写作水平。

开学初,我一般会推荐一些好的书籍给学生阅读。上学的时候,因为时间比较紧,我一般推荐的是一些短篇的作品,如一些名言、古诗词、《三字经》《增广贤文》和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文章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放长假的时候,时间充裕了,就推荐一些长篇名著给他们阅读。学生有了“量”的积淀,必然能带给写作“质”的飞跃。

但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而且学的科目多了,作业量也跟着增多,觉得没时间阅读。还有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只注重书中的故事情节,而不注意积累,读书的效果不明显。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怎样读?利用哪些时间读?这些一开学都要考虑到。所以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很重要。

(1)规定阅读量,及时检查:我平时布置学生每天的阅读量不少于半小时。当天看了什么书,让他们写在作业本上。我每天都会检查,了解他们读的书目,引导他们要读好书。

(2)开展活动:每一周最少利用一节课开展读书交流。如进行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

(3)挤时间:很多人都会抱怨没时间读书,其实时间是挤出来的。我平时会利用课前的那两分钟,让班长组织学生读一些名言警句或古诗词等篇幅比较少的内容。每一节课课前都读相同的内容。别小看那两分钟,一天下来,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背出当天的内容,几年下来,学生的积累的内容就很可觀了。这样经过长期的有计划地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大大减少,作文也生动起来。

广泛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学生的语言库越丰厚,思维越广阔,写作才越有灵性,才可以随时做出选择,准确地谴词组句。

二、从生活中捕捉素材,开发写作源泉

学生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写作文的源头。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能把平凡生活反映出来,这对学生写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只有让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参加实践活动,才能积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为了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引导学生多参与生活——多实践

作文其实是对人的生活进行科学认知的回归,而不是简单的创新。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陶行知主张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的作文。

其实,许多著名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中的内容,许多都来源于客观真实的生活,创作的灵感和冲动往往源自生活对自己的“触发”。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他自己的由盛到衰的贵族生活,使他对自己出身的这个阶级以及对于整个封建社会的世道人心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老舍的作品《骆驼祥子》,是因为别人给他讲的有关人力车夫的小故事触动了他,使他产生写作的欲望,许多内容的描写,源自于作者对北京生活的了解。所以,走进生活,找到真真实实的生活感受,才能写出有生命的文章。

在平时所布置的习作,最好能结合学生平时所参加的活动和所做的事情进行。写《快乐的课余生活》,我就带学生到操场做游戏、打篮球、跳绳等。写《校园一角》,我就带学生到校园参观后再动笔。写《周末,我真____》的习作。我要求他们回家后自己亲自做一件事情,然后写下来。结果有的学生写做饭,有的学生写洗碗,有的学生写自己如何放风筝,当然也有的学生写玩游戏的。总之,都有侧重,无有雷同。而且是亲身经历的,写得都情真意切,有声有色。

生活原本是五彩缤纷,绚烂多姿的。当学生走进生活,触摸到了生活的细节,学生便有源源不断的素材可写。 学生的作文内容也随之丰富多彩起来,不再枯燥干瘪,令人乏味。

2.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

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我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比如:观察晴天、雨天,天空云朵的不同;观察教室门前的花草生长的变化;观察同伴们活动的情景;写小动物的文章,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特点、生活习性。

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写人的文章,要求先观察人物,再动笔。一个同学写爱干净的妈妈训不注意卫生的爸爸时的神态“平时面带笑容的妈妈,今天却像吃了火药,一手拄着拖把一手叉腰,只嚷嚷:‘你看你,老毛病又犯了。真是的!……”作者把妈妈爱干净爱唠叨的形象观察得细致入微,真实生动,惟妙惟肖。

平时只要做个“有心”人,就不愁没素材写,而且在习作里才会看到真实生活的再现,情感的真实流露。

三、模仿起步,例文引路,让学生写有榜样

很多人一听到“模仿”就会想到抄袭,所以不轻易让学生去模仿。写字,画画都有临贴、临摹这个阶段,作文也会有个先模仿的阶段。尤其是刚开始作文起步的中低年级小学生。其实《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亚里士多德也说:“人从儿童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他们因模仿而获得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

教师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或学生习作,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仿,可以仿其结构,仿其写法,仿其内容,仿其语言等等。比如让学生模仿写人的文章,可以让学生看看人家怎么描写外貌、动作、神情、心理等,用了哪些好词好句、从哪些方面来体现人物的特点等等。如让学生模仿写景的文章,可以让学生看看人家观察的方法,文章的结构,描写的方法等。这样,可以降低作文难度,先“扶”再“放”,不至于一開始就让学生产生作文难的心理。

当然模仿要注意策略,把握好“度”。 虽然模仿是解决小学生作文难的一个好方法,但如果引导不好,没把握好模仿的“度”,会让学生产生依赖性。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分层次对待,分阶段要求的方法。如优等生模仿多少,中等生模仿多少,后进生模仿多少,过一段时间后这个要求又有变化,总之是让学生能在模仿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不完全依赖范文,从而自己学会写作的技巧,尝到写作的乐趣。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让学生有“米”下锅,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抄”,教会学生“抄”的技巧,把“抄”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积累会越来越丰富,自己写作就成了一件乐事。

四、多动笔,多练习,优化写作水平

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只有写得多,练得多,作文水平才能提高,写作技巧也随之积累。

练笔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仿写、改写、续写、补白等。可以是写整篇的,也可以是写一个片断,甚至是一个句式。当心有所思时,写写日记;发生一些趣事时,写详细些;认识一些新事物,把它记录下来等等。

当然我们也不要漫无目地只要求数量。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去加强练习,在日积月累的练习中,循序渐进,学生的习作水平肯定能逐步提高。

当然,作文教学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是一个系统的,从简到难,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只有学生平时多积累、多观察、多练笔,掌握了写作技巧,他们才会主动写,喜欢写,才能更好地更轻松地完成习作。

参考文献:

[1]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2]魏书生.《魏书生语文教学》.

[3]冼务强.作文教学五法[J].小学语文教学研究,2002,(4)24—26.

猜你喜欢

模仿
当代美国小说中的现实观
花自馨欣喜雨泽 沐阳炎艳展初蕊
“习作”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