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防清热颗粒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风热外感型)

2018-11-15杨梅张莉杨红蒋继辉王良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8期
关键词:风热病毒性体征

杨梅,张莉,杨红,蒋继辉,王良

(安岳县中医医院,四川安岳64235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其发病率居儿科疾病之首,病原体绝大部分为病毒[1]。目前针对该病,西医主要予以对症干预,在预防并发症的同时,行抗病毒治疗,诊疗的规范性较差,疗效欠佳。而祖国传统医学对病毒性感染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疗效[2]。该院院内制剂荆防清热颗粒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运用于临床,作为一种有效安全的中药,其在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方面,得到医患的一致认同。基于此,该研究选取该院2014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其中50例采用荆防清热颗粒干预,进而对荆防清热颗粒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深入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住院部和门诊收治的3~14岁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入组患儿中医辨证均为风热外感证,采用随机平均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组患儿家属均签署入组患者知情同意书,知晓并愿意加入该研究。表1可见,经比较,两组患儿一般基线资料的均衡性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依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制定如下诊断标准[3]:(1)可有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接触史;(2)发热(体温在37.3℃以上)、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年长儿可诉咽痛、头痛、肢体酸痛;(3)体格检查:咽红、扁桃体肿大;(4)血常规:RBC计数正常或偏低。

表1 两组患儿一般基线资料比较

1.2.2 中医辨证标准 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型)[4]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与《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表现为恶风、头痛、发热、咽痛咽红、流涕鼻塞、四肢酸痛、咳嗽伴或不伴咯痰,舌质红,苔薄白和(或)黄,脉浮或数。

所有入组患者的诊断均由本科一名高年资副主任医师负责。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年龄3~14岁,性别不限,病程48 h以内。

1.4 排除标准

(1)中医辨证不属外感风热证者;(2)合并急慢性咽喉炎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者;(3)营养不良或有心、肝、肾、血液系统疾病者;(4)治疗前已使用过抗生素或同类中药者;(5)中途换药或观察资料不全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利巴韦林颗粒(规格:50 mg,国药准字H5102 3508)10~15 (mg·d)/kg, 每日分 3 次口服, 体温超过38.5℃时予以布洛芬混悬液(规格:100 mL,国药准字H19991011)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荆防清热颗粒,其使用方法为:3~5岁患儿6 g/次,6~14岁患儿 12 g/次,口服,3次/d,3 d为 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和方法

指导并培训患儿家长测量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的体温,测体温时间为 2 h 一次,对服药后 2、6、12、24、48、72 h体温变化的曲线进行记录,同时观察患儿流涕鼻塞、咽红、咽痛、四肢酸痛、头痛的改善时间,主诊医生根据患儿治疗前和治疗一个疗程后的症状、体征进行统一的疗效评估。该研究由专人确定随访,负责登记。

1.7 疗效判定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定该次研究中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外感风热证型)临床疗效判定标准:(1)无效:治疗72 h以内,症状体征总积分减少<30%或临床症状体征与治疗前加重或无变化;(2)有效:治疗72 h以内,体温较治疗前降低,症状与体征总积分减少30%~69%或临床症状体征稍有减轻;(3)显效:治疗48 h以内,体温低于37.3℃,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总积分减少70%~89%或临床主要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4)痊愈:治疗48 h以内,体温低于37.3℃,恢复正常,主要症状与体征消失,或者症状体征总积分减少高于90%。

1.8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记录并整理该次研究数据,均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比较分别通过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入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无一例患者脱落,随访率达100%。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00%VS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8,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2.2 各项临床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情况,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

表3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情况[(±s),d]

表3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情况[(±s),d]

?

2.3 安全性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冬春季节高发,全年均有散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由腺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6]。当患儿淋雨受凉后,过度劳累后,外邪入侵,局部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低下,致使外界入侵的病毒或原存于机体上呼吸道的病毒在局部上呼吸道繁殖迅速,从而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出现诸如发热、咳嗽、流涕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祖国医学“感冒”的病名对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宣明方论·小儿门》所言:“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由此可见小儿“感冒”以外感风热证多见。

院内制剂荆防清热颗粒由荆芥、薄荷、防风、柴胡、板蓝根、紫苏、葛根、桔梗、苦杏仁、连翘、白芷、蒲公英、芦根等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功效。通过治疗100例儿童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属于风热外感患儿的临床观察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00%VS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8,P<0.05)。通过进一步对单项症状(鼻塞流涕、咳嗽、四体酸痛、咽红咽痛、头痛)的比较分析后还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荆防清热颗粒对于儿童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外感型),疗效确切。荆防清热颗粒使用方便,口味微苦而甜,口感较好,患儿依从性高,值得儿科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风热病毒性体征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风热感冒会出现5个症状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