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防治
2018-11-15赵振阳
赵振阳
(莱西市人民医院骨一科,山东莱西 266600)
静脉血管受损、静脉血流不畅以及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同时骨科手术也是引起静脉血栓的重要因素之一[1]。髋部骨折及相关手术存在较高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容易引起肺栓塞,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具有重要的作用[2]。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数量也不断增长,老年患者多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自身循环较差,加上术后长期卧床导致血流速度进一步减缓,增加了血栓的发生率[3]。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的发生率。文章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160例医院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主要针对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防治措施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60例医院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80例髋部骨折患者中有男性36例,女性44例;年龄为62~86岁,平均年龄为(68.5±5.2)岁;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股骨颈骨折48例。对照组80例髋部骨折患者中有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为63~84岁,平均年龄为(67.3±5.4)岁;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股骨颈骨折5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即术后12 h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体重<50 kg注射0.3 mL,体重为 50~69 kg注射 0.4 mL,≥70 kg注射 0.6 mL,每天用药1次,持续用药2周。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中医配方为:桃仁10 g、红花10 g,熟地10 g,当归 15 g,赤芍 10 g,黄芪 10 g,川芎 9 g,地龙 12 g,牛膝10 g,三七12 g,穿山甲8 g;随症加减,疼痛症状明显者可加入牛膝10 g,气滞甚者可加柴胡10 g、香附10 g;血滞甚者加小茴香10 g、肉桂6 g。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状况,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肺栓塞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值检验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
两组术前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
2.2 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的发生率
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肺栓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的发生率[n(%)]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尤其是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若不尽早进行防治,可导致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或是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有文献指出,老年髋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超过40%[4]。由此可见,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5]。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为血流速度缓慢、血管损伤以及血液高凝状态,同时老年患者自身的特点也导致其更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6]。(1)血流速度缓慢: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需要加压包扎,且由于石膏固定制动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减少了活动量,使得血液流速减缓,加上麻醉导致肌肉松弛、血管扩张,也影响了血流速度[7]。(2)血管损伤:骨折本身会导致血管受损,加上术中操作以及刺激性液体的输注,导致血管内皮受损[8]。当血管损伤发生后,血液中的组织因子激活了凝血因子,从而引起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酶链反应,从而引起血栓。(3)血液高凝状况:创伤以及手术引起了机体应激反应,从而激活凝血因子,降低了纤维蛋白溶解,提高了血小板的聚集性,使得血液呈高凝状态,并聚集在血流缓慢的地方,从而形成了血栓。(4)老年人自身的循环代谢慢,多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导致患者更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目前西医中主要是采取抗凝的治疗方法为主。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是一种具有抗凝作用的药物,其不会延长出血的风险,并且能够有效改善凝血时间,有助于降低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是该药物的应用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文章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中医学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归属于“股肿”“恶脉”“瘀血流注”的范畴。老年人具有腑脏虚弱的特点,加上骨折之后出现瘀血内滞、气机不畅的症状,长期卧床容易伤气,气伤则血不畅,导致瘀血瘀阻于脉络之中;或由于饮食不节,湿热内盛,流注于血脉。中医主张“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预防的重要性。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该次研究采用了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桃红四物汤具有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破血消癥的功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代谢状况,从而加速组织的修复、骨折的愈合,同时能够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善炎症反应,加速炎症的消退,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该次研究观察中,两组术前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中西药综合防治的效果要优于单独西药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红蛋白、凝血时间以及D-二聚体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状况;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肺栓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证实了中西药联合应用在预防高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的效果。
综上所述,综合干预措施在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