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言故事中的讽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2018-11-15广东深圳市宝安实验学校518101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31期
关键词:骑驴傻事寓言

广东深圳市宝安实验学校(518101)

设计理念:

“寓言故事中的讽刺”是一节给四年级学生(上下学期均可)上的群文阅读课,依托“寓言中的讽刺”这个议题,将四篇写“蠢人蠢事”的寓言故事整合在一起。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寓言大多是这一类的,通过统整这一类寓言故事中的信息,归纳寓意,初步掌握阅读这一类寓言的方法。通过比较阅读,分析故事中角色形象,发现寓言中讽刺运用的一些基本方法,初步体会寓言中讽刺的妙处。通过渗透一些阅读策略,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分析、整合信息,发现这一类寓言的特点。

教学内容:一组写“蠢人蠢事”的寓言故事《邯郸学步》、《郑人买履》、《掩耳盗铃》、《东施效颦》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寓言故事,理解文章内容大意,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2.统整这一类寓言故事中的信息,归纳寓意,初步掌握阅读这一类寓言的方法。

3.分析角色形象,通过寻找文中的可笑之处,发现故事借助人物言行、想法来刻画人物特点,达到讽喻目的的写法。

4.在横向的比较阅读中,初步体会寓言中的讽刺运用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统整寓言故事中的信息,归纳寓意,初步掌握阅读这一类寓言的方法。

教学难点:从这一组寓言故事中发现讽刺手法的运用并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引入话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聊聊寓言。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板书:寓言故事。预设: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刻舟求剑,这是学生在上四年级之前从教材中学过的寓言故事。)

问:还记得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做了什么傻事吗?(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寓言故事及寓意)

解析:从旧知引入新知,既带领学生回顾了之前学过的所有寓言,又归纳出了这些寓言故事内容上的共同点——写傻人傻事。

二、学习《邯郸学步》

过渡:我们来读读《邯郸学步》这个寓言故事,看看这个人又做了一件什么傻事?

1.指名读故事。

2.说说故事讲了什么人、什么事(概括地说),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他傻在哪?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指名回答,相机指导完成阅读单。)

寓言阅读单

_____________寓言 人_________事________结果《邯郸学步》燕国寿陵的一个人去邯郸学走路不会走路了,爬着回去。寓意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

填完阅读单后,教师一句话点评:盲目模仿,失去自我。

解析:语文教师应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尤其是教学中各个环节小结性、过渡性的语言更应该准确规范,言简意赅。本节课,教师有意识地在几个教学环节,在引导学生学完各个寓言故事后,进行一句话点评,既是对寓言故事的总结,也在语言上对学生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3.小结:是啊,我们了解这个人物的行为之后,知道他傻在哪儿,故事的道理就知道了,还能从中受到启发,这就是寓言故事的寓意。寓言故事虽然简短,但叙述完整。我们在读这类写人写事的寓言故事时,要搞清楚故事写了什么人?他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及故事结局,你就明白寓意了。

解析:表格的设计简洁明了,通过填写表格带领学生总结出了这一类写傻人傻事的寓言的特点及阅读这类寓言的方法。学习贵在得法,学生掌握方法后,再遇到类似的寓言就能举一反三,自己读懂了。

三、群文阅读,领会寓意

过渡:同学们,在丰富的寓言故事中,这样的傻人、傻事还真不少呢。下面请大家用刚刚我们学习《邯郸学步》的方法,再学习阅读材料上的三个寓意故事《郑人买履》、《掩耳盗铃》、《东施效颦》。

1.小组合作,填好阅读单。

_______________寓言 傻人______傻事______结果_______《邯郸学步》燕国寿陵的一个人去邯郸学走路不会走路了,爬着回去。寓意____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丢了。《郑人买_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掩耳盗_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施效_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意在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阅读这类寓言的方法,给学生举一反三的实践机会。

2.小组汇报,形式不限,可以朗读、讲故事、表演等,但最后都要回答完整阅读单上的内容。每汇报完一个寓言故事,教师及时予以点评。预设:

《郑人买履》:宁信尺码不信脚,白跑一趟没头脑。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自食其果。

《东施效颦》:一味模仿,成为笑柄。

解析:教师的一句话点评,侧重对寓言内容的总结和寓意的揭示。

3.比较这四则寓言,你发现了什么?(预设:都写了傻人、傻事。学生回答后将阅读单中人、事的前面各加一个“傻”字,并用红色突出。)这几个傻人虽然做的傻事不一样,你发现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点?(预设:自以为是。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四、再读寓言,画记文中可笑之处

过渡:这些人都自以为是,结果都闹出了笑话。请同学们再次浏览阅读材料上的这三则寓言故事,画出文中你认为最可笑的地方。

1.学生动笔画。预设:

这人振振有词地答道:“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郑人买履》)

可是他想:“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掩耳盗铃》)

回去时也捂着胸口,皱眉蹙额,从街上走过。(《东施效颦》)

2.汇报、交流,相机指导朗读、表演,板书各则寓言中对人物描写的方法。

郑人买履:语言描写。一句话点评:死板的头脑,可笑的言语。

掩耳盗铃:心理活动描写。一句话点评:想法幼稚可笑,结局不出所料。

东施效颦:动作、神态描写。一句话点评:画虎类犬,弄巧成拙。

解析:教师的一句话点评,侧重概括出每则寓言中人物上的特点。

3.小结:这几个寓言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传神描写,写出了他们的可笑之处。这些可笑之处,正是故事中最具有讽刺性的地方。也许现实中,你见不到如此愚蠢之人,因为故事的创作者使用了夸张的写法,运用这种夸张手法创作的寓言,文笔犀利,更能达到讽刺的目的,同时又幽默风趣,如同笑话一般,寓教于乐。我们在阅读时,要用心体会,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板书:夸张。补充完整题目:《寓言故事中的讽刺》)

解析:通过总结引导学生关注这类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阅读不仅要关注内容,更要关注写法。

4.拓展:你还读过类似的寓言故事吗?(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考查学生的阅读量。)

五、学习写法,续写《父子骑驴》

今天我们读的以及同学们说的这些寓言故事,运用夸张的写法,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了这一类人的典型特点和思想。作者对他们予以讽刺,是要警醒世人,这就是讽刺在寓言中的妙用。我们也来学习这种写法,试着写一写。

1.学生续写《父子骑驴》,在空白处补充对这对父子的描写,根据上下文合理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或心理活动描写,可以适当夸张一点,以达到讽刺的目的。最后可以写上结尾,点明寓意。

父子骑驴

父子俩骑着毛驴准备到集市上卖。起初,父亲骑驴,儿子走路。路人看见后说:“真狠心哪,一个强壮的汉子骑在驴上,那可怜的小家伙却要步行。”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人们说:“真不孝啊,父亲走路,儿子骑驴。”

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路人又说:“真残忍,两个人骑在那可怜的驴上。”_________________。路人见了说:“真愚蠢啊,有驴却不骑。”

父子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写完后交流、点评:看看谁写得更传神,更好笑,讽刺效果更明显。

3.阅读故事原文。

解析: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此环节由读到写,检验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类“蠢人蠢事”寓言在内容及语言上的特色。

六、激趣拓展,阅读推荐

教师想把这几本书推荐给大家《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莱辛寓言》

解析:寓言故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课堂阅读有限,通过推荐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课后阅读更多的寓言。

总评:群文阅读最大的好处是目标明确,课堂容量大,教学效率高。这节课先回顾了以往在教材上学过的所有寓言,之后课堂上新学了四则寓言。通过以表格的形式,统整信息和比较分析,学生初步了解了写“傻人傻事”这一类寓言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最后通过练笔环节,学生体验了这类寓言的写作方法。

猜你喜欢

骑驴傻事寓言
骑驴漫游记
父子骑驴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童年傻事·偷喝酒
小时候最无聊的12件傻事,你干过多少?
姆咪在冬天做的傻事
一件傻事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