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与“变”
——泰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再生设计探索研究

2018-11-15陈相

关键词:泰州历史传统

陈相

(南京师范大学 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绪论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街区历史的进程是贯穿人脉的一条线,这条线依靠人类代代相传而延续,经历漫长岁月的磨砺,穿越尘封的洗礼才得以孕育而成,形成现今可见的历史文化街区。当前,国内城市都在努力通过塑造城市风貌特色、营造生态环境、打造人文之城、挖掘历史故事等举措来提升城市对外交流形象,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城市特色品牌、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规划自然生态空间及营造和谐环境氛围,来满足地域民众的归属感、自豪感、幸福感。依托于泰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再生设计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阐述“常”与“变”理念在守护传统文化与再生设计之间平衡发展的效应,强调维育应善于把握“常”与“变”之间相因相生,统一于街区的自我历史衍变过程,既保留着传统好的元素,又滋生出符合当代文化发展的新元素,也可以理解为“常”与“变”之间的关系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影响,既需要“常”的制衡,又需要“变”的再生,常变结合,知常达变。时代在前行,城市在发展,环境在变迁,人文在交汇,历史文化街区在侧重传统文化“守常”之时,还需与现代文明的生活、工作、休闲、娱乐和消费等“尚变”的体验方式相结合,使人们在享受乐趣的同时感受街区历史演变的神秘,品味曾经的文化韵味。

一、“常”与“变”的认识

“常”“变”观念的萌芽,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的人们在生活中,长期观察事物变化的规律,如日月循环、四季更迭、动物生死、寒暑轮回等,萌发最初对“常”和“变”的理念。之后,在《诗经》和《书经》中,关于“常”“变”观念也有相当多的资料。纵观历史资料可以发现“常”与“变”是事物发展的两面,有常就有变,反之有变亦有常,常中有变,变中有常,相互统一又相互转化。

荀子说:“天有常道,地有常数”[1]。古人在生活中观察到事物变化存在着一定的周期、定律和法则,并总结出其中的规律来作为生活“常”识。《老子》第一章说“道可道,非常道”,第十六章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2]老子把在观察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认识的规律视作“常”,并形成朴素的辩证法思维观念。《易经·系辞下传》第八章:“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注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曲要,唯变所适”,阐述了“变”是万事万物的规律,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变化创造了新生事物。

对于历史街区而言,传统文化模式的“常”与“变”,是伴随着当地人们对周边环境的认识、思考、诠释和借鉴外界文化不断发展、完善所营建的过程。对于“常”与“变”在历史文化街区的进程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基本特性及本质内涵,是城市文脉追根溯源的依据,成为其被保护的重要因素,即所谓“常”;另一方面,一切事物都处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街区随着社会变化、岁月洗礼、环境变迁和人文集散会被不断地加入新时代特征的元素,以适应当代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的追求,成为其再生设计的动力,即谓之“变”。

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常”理念的运用

“常”在《辞海》释义:“普通,平常;永久的;经常,时常;伦常,纲常。”[3]从字面可以理解为长久、经久不变,引申为规律、常规,稳定之意。《周易·系辞上》第一章曰:“动静有常,刚柔断矣。”[4]这里明确提出了“常”“变”思想。孔子《论语·为政》中记载:“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里的“因”就有继承的意思,可谓中国文化之“常”的起源。曹魏时期何晏的《论语集解》中注释“殷因于夏礼”章时,引用了东汉末的经学家马融的注释:“所因,谓三纲五常。”之后宋代邢昺的《论语正义》亦引马融之说,疏云:“三纲五常不可变革,故因之也。”“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成为教化来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已深入广大劳动人民的心中,“常”的理念逐渐融入中国历史形态里。

面对当今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和冲击,即便是远离现代风暴中心的历史文化街区,也不能幸免于难。这导致地域传统文化秩序失衡,历史文化街区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地域文化街区的完整性被打破,传统街区的历史文化秩序“常”的坚守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其表现为:一方面,对于“常”的标准在全球化的今天似乎很难有一个考量;另一方面,如何剥离西方文化中的糟粕,取其精华与中国“常”文化相交融,结合时代的需要,再生设计成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体系;第三,对于“常”的守什么?如何守?具体落实到实践中,要面临着复杂的社会情况。历史文化街区是几十年、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积累而成,可以说一个街区见证了此区域传统文明兴起、历史故事发生、社会现象变迁和人文自然交汇,始终保持着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印迹。

泰州地处长江北岸,位于江苏省中部,距离黄海120公里,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为苏中门户,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2016年1月泰州市的六个历史文化街区——五巷街区、城中历史文化街区、渔行水村历史文化街区、涵东街历史文化街区、兴化东门历史文化街区和兴化北门历史文化街区入选首批省级文化街区。街区民居多为明清代时期的形式,其结构与样式既具南方的清秀与典雅,又有北方的厚重与朴实,集泰州地域传统文化之大成。按照规划,街区规划范围内,传统风貌较为完整,格局集中,规模较大,肌理完好,且以居住为主,沿水域两边展开,成为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活的”博物馆,真实地反映了地区历史发展的内容。2009年,泰州市稻河古街区改造、复兴开工建设(图1)。首先,整治周边环境,新建科学发展观展示馆,修缮重点文保单位;其次,以街区沿路、沿河、沿街商铺建设为重点,整合商业群落,形成相对完整的街区;第三,修缮传统民居建筑、恢复街区风貌、完善街区设施、扩建街区泰式建筑等满足街区整体发展需求。2016年,街区整体框架保护、传统环境风貌恢复等基本完成,很好地保护和传承街区文化、实景文化、地名文化等相关文化精髓,成功获得国家3A级景区,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新景区,稻河古街区成功完成了城市文化的回归。

图1 泰州稻河古街

所谓历史文化街区之“常”,就是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稳定性、传承性。“历史街区内的传统居民及其生活方式是历史地段自我延续的重要因素。”[5]这也是历史文化街区能够在历史变迁和朝代更替过程中逐步积累和保留下来,并对当时及之后的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因素。现今,面对西方文化的入侵,人们的价值观念急剧变化,急于改变中国现状环境,对传统文化弃置不顾,一味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一味追求流行的潮流,一味迷醉于西方文明,一味追求快餐式的消费,一味追求急功近利的自我满足,中华民族文化的“常”的本性,在这100多年间几乎流失殆尽,民族的根脉面临着艰巨的考验。如果历史文化街区被轻易抛弃,得不到传承,数代人之后,这个民族的“魂”将丧失,我们的后代对自己历史和先人文明的探知将无从根据,没有守常的传承,中华民族风骨将丧失,民族根系不复存在。然而,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根系,也是城市文化天然的血缘,其现代价值是民族精神的回归,民族生命力的唤醒,民族血液的激发,民族灵魂的唱响,更是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取事虽小,而意义重大,绝非徒具表面的形式。龚自珍在《定庵续集》卷二《古史钩沉论二》里提到:“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这表明历史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延续和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当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被毁灭,那么这个国家也就消亡了。因此,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守常”有着非凡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当时当代的人们有坚持守常的决心。再者,当今历史文化街区的延续已不再是封闭的单一的过程,而是在对内坚守中华文化“常”的精髓的同时,对外来文化不断汲取“变”的养分,以包容的思维方式,批判吸收外来文化中合理因素,在适应新常态发展变化中求得发展和创新,为历史文化街区尚变的升华铺平道路,使中华文化在思源致远中砥砺前行,古韵重生。

三、历史文化街区的再生设计——“变”理念的运用

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关于常变理论的思考,在中国古代文学著作中有大量的记载。汉初贾谊在《鵩鸟赋》中用富有哲理性的诗句“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赞美了天地万物变化的根源。《易经·系辞下传》第二章谓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阐述了事物变化的普遍道理。对于 “变”的认识,主张以“常”为基础,“变”要在充分吸收“常”的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再对“变”的发展作出改进,才能变不失其道。所谓历史文化街区之“变”,就是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创新性、再生性。随着改革开放,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和生产关系的改变,在经历20多年快速的现代化过程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历史街区几百年的历史壁垒,越来越多的商业行为、时代元素、科技信息、人文交流等一股脑涌进人们的生活中,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被外界所影响,街区文化的“常”制约力在市场经济压力面前艰难地维系着。

此前,中国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有段时间采取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西方文化,生搬硬套地植入中华大地,过分弱化民族文化传统,造成了中国历史遗产的破坏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异化、衰败。目前,虽然国内城市化已经放缓,但是城市更新的进程、变化、动态、成长和完善还在探索中。西方文化慢慢呈现水土不服的端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也遇到了很大的危机。中国有句谚语:“解铃还需系铃人”。人们从中国的古代文萃中发掘智慧和灵感。清代哲学家王夫之提出“执常以迎变,要变以知常”[6],向人们阐述了事物变化的普遍法则,用以驾驭事物的特殊变化。我们应以其“变化之无常而不爽其则”[7]的“常变”矛盾统一观的辩证法审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路。[8]以“常中有变,变中规则”①的“常变”思维方式来探讨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此时此刻,国人开始反思历史,力求回归民族本位,维护中华民族性格,以传统历史文化为母体进行“民族化”的自我定位,重燃对本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创想激情,激发了人们把目光投向民族文化产业。

泰州老街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的凤城河景区,已延续了300多年。泰州老街2007年正式开工,从对凤城河景区环境进行系统分类保护修缮改造,再到循序渐进,有机更新、再生设计,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首先,合理规划历史景区,进行科学保护与建筑修缮;其次,修复重点民居建筑及周边景观(桃园),参照当地典型的传统民居建筑式样予以整修,适当改造建筑结构,更新建筑材料,延长使用年限。在不影响建筑整体效果的前提下,改善建筑使用功能,以适应现代化生活需求。第三,协调新建街区建筑与现有传统民居建筑样式的整体风貌。第四,合理整改不协调且影响街区风貌的周边建筑、景观、公共设施及文化装饰等。第五,适当补充部分仿传统建筑、景观、道路和应急设施等以适应发展需求。历时两年倾力打造,一条年轻的老街展现在世人面前,并成为泰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图2)。街区建筑主要以仿古明清时期泰州建筑的样式为主,辅以地域特色元素,形成一条青砖、黛瓦、麻石和青石板的复古商业街区。同时,利用砖雕、砖饰、民居门楼、透气花脊、匾额、旌旗、店幌、彩灯相结合丰富街区文化内容。搭建仿古式的店铺、仿古戏台和街戏楼展示泰州地区的非物质文化,更好地反应古时泰州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于现今社会人们的生活需求而言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某些过时的、陈腐的、保守的因素。因此对待其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焕发新意。这就需要“变”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如何变?又从哪里变?如何把控“变”的度?对“度”的衡量直接决定了街区历史文化坚守的底线。面对这样的局面,可以采取三个方面作为其突破点:一方面,可以渐进式地衍变街区文化样式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趣味,但其衍变样式必须提炼街区内历史文化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保持街区文化样式基调之“常”,以免使街区丧失地域特色。历史街区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着不一样的品质,它不仅只体现在造型上美轮美奂、技艺上精益求精、质地上精工细致,更多地体现着不同时期人们对审美情趣的不同表现和文化艺术“变”之追求。另一方面,在原传统文化的审美形式基础上衍生出新的造型形式,这也是传统文化复兴的一种方式,但必须坚持文化内涵之“常”。传统地域文化有历史积淀、地域特色、人文情怀,它的内涵具有地域人文心理审美倾向和传统文化习俗地域民众接受度的特点,因此不能脱离实际而盲目地“变”,使设计理念产生偏离,导致最后呈现的街区文化不伦不类,人们对其的解读不知所以然。第三方面,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修旧如旧,还要修旧如“新”。历史文化街区的精髓主要体现在:一、就是在于其营建方式、历史轨迹、人文风俗、地域特色等,可供后人解读与游玩,成为地域文化展示“窗口”;二、随着文明的发展,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阶段,传统民居建筑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和休闲等要求,需要再生设计出一套街区模式来顺应时代发展,乃至引导时代潮流,才能保持城市的新鲜活力和吸引力。

四、“常”与“变”理念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再生设计的启示

历史文化街区对文脉的传承,就在于对其传统文化特性的“常”进行守护,使街区始终保持自身特色的文化精髓,就是“守常”。但是,“守常”不是简单的保守、墨守成规,而是“守常”的同时要“知变”,使不变的事物在始终保持鲜明的历史特征、人文趣味和风格样式的同时,与世推移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在不断发展的新时空环境中,街区历史文化不断充实、完善、创新和再生。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写道:“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他指出因时而变的必要性,万事万物要不断更新才有生命力,才能适应新的大环境。“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科学继承,创新文化的形成便受到制约,没有形成创新文化,也就没有真正的创新,民族凝聚力也无从谈起。”[8]事实上,再生设计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一方面是在继承传统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进行再生设计的创新行为;另一方面是在再生设计的创新过程中继承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再生设计并重。“常”与“变”的探索,为我们寻找到正确延续和发扬中华文明之路,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传统和再生设计相辅相成,保护传统为再生设计提供历史文化依据,再生设计为传统文化的延续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周易外传》卷五《系辞上》“居因其常;象,至常者也。动因乎变;数,至变者也。君子常其所常,变其所变,则位安矣。常以治变,变以贞常,则功起矣。”[9]王夫之利用象与数的常规性与变化性的辩证关系,形象地说明了常与变相辅相成,相互制衡。

泰州历史文化街区从保护到再生设计的实践性尝试,启示人们正确处理“常”与“变”的关系,坚持科学理念指导、继承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这是认识“常”;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打破常规,创新出一条适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道路,这是认识“变”; 酌古沿今,变从常中而来,继承是开拓发展的前提,传统是创新再生的基础。只有坚持地域历史文化的传统特性,努力理解和参悟当地人文情怀,才能再生设计出符合地域传统特色、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的街区。或许,受到国际化、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原有的历史街区环境、文化、秩序、风貌、氛围、伦理等都不可避免地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衍变,甚至经历着时代的变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导致商业过度化和空间同质化,盲目追求社会现实效益的发展趋向导致社会隔离恶化和社会传统退化,历史街区的文化属性会逐渐流失。面对如此,仍需要始终不变地坚守,也要有慢慢的演变。“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变与不变,圣人不听,正治而已。然则古之无变,常之毋易,在常、古之可与不可。”《韩非子·南面》说当守常则守常,当变古则变古,要结合当下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效果去权衡其可与不可。

结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若想把传统文化遗产很好地传承下去,就必须协调好保护传统与再生设计的融合发展,形成具有稳定状态的“新”传统文化。在面对新时代文化气息常新常变时,或许只有不断地再生设计才能应付这变动不居的现实。然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再生设计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循序渐进、点滴积累,要深入理解街区文化内涵,树立地域历史文化自信,并努力学习发扬地域历史文化精神,培育一代又一代新人对历史文化由衷的热爱和崇敬。

泰州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运用“常”与“变”的辩证思维完成泰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再生设计,既使得泰州历史街区的文脉得以传承和弘扬,又使之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人们生活相协调、与现代文化观念相融合,不仅保持地域历史文化街区特色,还体现新时代城市文化发展相契合的主题,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注释:

①《周易内传·乾(卷五)》中提出万物变化“不爽其则”的论断,即“自有生物以来,迄于终古,荣枯生死,一屈伸变化之无常而不爽其则。”

猜你喜欢

泰州历史传统
幸福水天堂——泰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泰州古韵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