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殖鲥鱼细菌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2018-11-15宫子慧孙修云王守军李忠伟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20期
关键词:鲥鱼水气琼脂

宫子慧 孙修云 王守军 王 燕 李忠伟

美洲鲥鱼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极高,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名贵水产品,市场需求量较大,近年来逐渐形成了养殖热潮。随着近年养殖效益的提高,在高密度的养殖条件下,鲥鱼病害的发生也逐渐增多。2018年1月,江苏泗洪县鲥鱼养殖场的鲥鱼出现死亡,该养殖场为温室大棚养殖,养殖面积2500m2,濒临死亡的鲥鱼350g左右,患病个体体表受伤,肌肉出现不同程度的糜烂,解剖病鱼内脏器官并未发现严重病变。笔者对发病个体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及药敏试验。

1 方法

病原菌的分离:用灭菌棉签蘸取鲥鱼内脏,均匀涂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28℃恒温培养18~24h后,观察菌落形态,并挑取可疑单个菌落划线接种在营养琼脂平板,28℃恒温培养18~24h。从营养琼脂培养基上挑取单菌落划线接种于脱脂奶蔗糖胰蛋白胨琼脂平板上,28℃培养18~24h,观察是否有透明圈。

生理生化特征:采用肠杆菌和其他非苛养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系统测定各分离菌株生理生化特性,同时做氧化酶反应构成第21个试验。根据判读表判读各反应结果,参照生化谱检索手册,得到鉴定结果。

药敏试验:挑取单菌落于5mL生理盐水中制成0.5麦氏单位的菌悬液(A管),从中吸取0.1mL,加入到10mL无菌生理盐水中混匀(B管)。利用微量移液器吸取B液,加入药敏板所有的微孔中,每孔0.1mL,分别测定细菌分离株对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红霉素、乳酸环丙沙星、盐酸土霉素、强力霉素共8种常见药物的敏感程度。盖好试剂板,置于35℃培养箱培养18~24h,经肉眼观察证实无细菌生长试管中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2 结果

从鲥鱼内脏分离到的细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为光滑、湿润、微凸、无色或淡黄色菌落,在脱脂奶蔗糖胰蛋白胨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出现清晰、透明的溶蛋白圈。

对分离得到的2株细菌进行生理生化检测,结果判定:分别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1型和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2型,编码分别为7046126、7247164。具体生理生化特性见表 1。

2株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如表2所示。

不同抗生素药敏试验的敏感性结果判定标准有所不同,参照2013年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将所有抗菌药物对各表中菌株的MIC值测定结果进行判定,得出了所有菌株对各抗生素的感受性结果,如表3所示。

3 讨论与分析

试验分离到的2个细菌分离株,根据其培养后的菌体形态特征、生化特性分析结果,分别确定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1型和2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在自然界尤其是水中广泛分布,是引起鱼类疾病的主要病原。鲥鱼对低温敏感,因此,在养殖中应该重视早期预防养殖鲥鱼的感染或继发感染引起的细菌性疾病,并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及时治疗。

表1 鉴定试剂条检测结果

表2 2株致病性嗜水气单胞对8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对照表(单位:mg/L)

表3 2株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对8种抗生素感受性测定结果(单位:株)

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株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细菌对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的敏感率均较高,为100%,对甲砜霉素耐药率较高,为100%,对其他5种抗菌药的敏感率、中敏率和耐药率都有一定的比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1型明显比2型对药物更加敏感。

猜你喜欢

鲥鱼水气琼脂
响应面法优化羟丙基琼脂制备工艺
消除国产琼脂磷酸盐沉淀的工艺优化及设计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海上边水气藏利用试井资料确定水侵状况研究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特低渗透油藏CO2 混相驱和非混相驱水气交替注采参数优化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鲥鱼之美
缅甸鲥鱼繁殖生物学调查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模具的开发及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