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本安全观”下民警队伍建设及改造手段的思考

2018-11-15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

长江丛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治本服刑人员安全观

■俞 捷/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

科技手段的提升,互联网+模式的出现,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高墙电网内的监狱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监狱工作的主要方向也正由“底线”向“治本”转变。中医在治疗病患时便采用标本兼治的手段,监狱工作亦是如此。狱内脱逃、暴乱、伤亡等情形应视为狱情表征,即为“标”,而加强民警队伍建设,完善改造手段等应视为治理狱情的源头,则为“本”。

一、守住“底线安全”,夯实“治本”基础

监狱改造罪犯的手段是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在早期监狱工作中,没有过多的现代化手段,部分监狱农场依旧是将服刑人员放至监狱外围进行劳作,所以在当时越狱、斗殴等事确有发生。在此背景下,司法部提出“底线安全观”,使得监狱“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的底线安全开始成为了民警工作的第一要义。当监狱工作围绕“底线安全观”展开时,越狱、暴狱、伤亡事件相对减少,减刑、假释、亲属会见等工作也更趋于规范、合理,相比之下,“底线安全观”落在监狱民警身上的责任也更重了一层。若有服刑人员越狱、自杀等重大狱情发生,分管民警、分管监区长、监狱第一责任人等多会因此受到纪律处分,更甚者还将担上刑事责任。监狱民警多有感触,一方面为同僚惋惜,一方面也是对自身压力的无奈,重压之下,更有民警选择离职,如是,笔者认为,将“底线安全”作为监狱工作的主要标准,它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抓住“底线安全”的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其他监狱工作。

监管安全很重要,但这并不能要求监狱只重安全,而忽略服刑人员教育、监狱民警权益等问题,当监管安全达到相对稳定的水平时,监狱工作的主要方向必然会出现转变。司法部部长张军在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上就再次强调,新时代司法行政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治本”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水平。“治本”,何为“本”?“本”即源头,即完善监狱工作模式,加强民警队伍建设,提升民警文化素养,用思想教育与亲情改造相结合的手段来转变服刑人员观念,将他们改造成合法公民……监狱民警在工作时,应保证监狱的底线安全,这是工作基础,但当出现问题时,民警不仅要消除表征,更应从源头思考,找出症结所在,从源头治理,消除隐患,保证监狱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民警队伍建设,做好“治本”保障

(一)提高监狱“警囚比”

监狱工作主要依靠监狱民警进行,而在犯罪率相对平稳的情况下,服刑人员实际在不断增多。以江苏省某重刑犯监狱为例,2017年新入监及调入服刑人员总数为779人,刑满释放(包括假释)176人,截止2017年底,全监共有在押服刑人员2817人,而监狱在2017年招录民警仅6人,现民警总数550人;不同于重刑犯监狱,江苏省某短刑期押犯监狱2017年新入监及调入服刑人员总数为3104人,刑满释放(包括假释)1468人,截止2017年底,全监共有服刑人员3087人,而监狱在2017年招录民警17人,现民警总数510人,民警压力可见一斑,因此,提高监狱“警囚比”势在必行。当一民民警管控人数相对减少时,不仅能适当减轻民警工作压力,同时也可提高民警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成效。

(二)改善民警队伍知识结构,提升民警教育改造本领

近年来,科技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在服刑人员中,利用科学技术的高智商犯罪也在逐日攀升。以盗窃来看,黑客盗窃变的常见,这类服刑人员利用计算机网络,偷盗他人计算机内的资料来非法获利,这种做法造成的经济损害数额往往比普通盗窃来的要大,可见利用科技的犯罪对于社会的危害性更为严重。然而有民警会认为,服刑人员的犯罪手段如何同我们学习与否无关,这种想法自然要不得。监狱在逐步完善其管理体制的同时,对于监狱民警文化水平的要求也正不断提升,监狱民警的职责不单是防止服刑人员逃脱,更重要的则是引导服刑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张文凭用一辈子”的观点在实践中已被证明遭到淘汰。就目前服刑人员的学历层次来看,大学以上学历的服刑人员已经不算罕见,面对人生价值取向发生偏差的此类服刑人员,在言语交流中,民警甚至会是失败的一方,所以,为了应对这类服刑人员,提高民警的学识水平已经成为必要条件。“要努力掌握法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没有这些知识,就无法胜任改造工作。”很多监狱在民警招录中,增加了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短缺学科人员比例;对于民警在职研究生考试条件更为放宽,不再设置人数限制,同时为广大民警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拓宽民警知识面,丰富文化底蕴,不断优化民警队伍的知识结构,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民警教育改造本领,更是“治本安全观”引导下现代监狱建设的制胜关键。

三、完善改造手段,突显“治本”成效

“治本安全观,一言以蔽之,就是把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否则,刑满出狱,社会安全吗?人民安全吗?罪犯家属、亲友安全吗?”监狱具有惩罚功能的同时更具有改造功能,服刑人员文化水平相对偏低,法律知识淡薄及不良习气引导成为他们犯罪的一大原因。

(一)加强监规纪律教育,强化服刑人员身份意识

服刑人员入监后,身份发生转变,人身自由受限,这就使很多服刑人员会在一段时间内难以适应,监狱因此成立入监队,让新入监服刑人员统一接受教育,学习监规监纪,强化服刑人员的身份意识。监规监纪是对服刑人员的约束,通过强化纪律观念来改正服刑人员身上的不良习气,端正其服刑态度,同时民警应适时引导,使服刑人员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改造信心,全面自觉接受管理教育。服刑人员刑期长短不一,为坚决打击狱内暴乱、斗殴等现象,监规监纪教育应作为“治本”前提,成为监狱发展的长期任务进行。

(二)坚持三课教育、文化熏陶,扩宽服刑人员基础教育

监狱民警应以思想文化教育为切入点,对服刑人员进行法律常识教育,鼓励服刑人员参加自学考试,适当培养一定文化特长,做到学历与素养双提升。同时加强技术教育,保证服刑人员劳动改造质量的同时,也是为服刑人员刑释回归社会提供一定的技术基础。在“治本安全观”的指引下,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在围绕三课教育开展的同时,也正在不断开拓发展,多家监狱监区开展“一区一品”文化建设,打造各监区自己的文化品牌。监狱更适时结合时代发展,加入主题教育,及时向服刑人员宣传十九大精神,宣扬新时代的正能量,从正面引导服刑人员学习新技术新技能,拓宽基础知识教育的广度与深度,避免在其回归社会时,因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而无法生存,从而走上在犯罪的道路。

(三)适时亲情感召,多方协作,帮助服刑人员树立改造信心

服刑人员在狱内改造,长期与家人隔绝,多会产生情绪波动,所以,适时心灵亲情感化极为必要。监狱民警对于服刑人员情绪波动应及时察觉,在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也应积极与服刑人员家属联系,建议家属多与服刑人员通信交流,并常来接见,安抚服刑人员情绪,鼓励服刑人员努力改造,早日减刑出狱。服刑人员改造工作不单单是依靠监狱民警,还要努力做到社会化,引入社会力量,让社会上热心这项事业的人走进来参与罪犯改造,同时要负责任地争取将服刑人员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地方政府的总盘子,要努力做到改造工作‘个别化’,对服刑人员分类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对每个服刑人员有不同的方案。监狱企业要适应服刑人员劳动改造需求,为服刑人员提供适合改造工作的劳动岗位。

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现代监狱建设正不断迈上新台阶,监狱工作的主要矛盾也由“底线安全观”向“治本安全观”转变,监狱民警应以“治本安全观”为指引,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以“百舸争流千帆竟,借海扬帆奋者先”的工作状态,打好改革牌,打赢攻坚战,开创监狱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吴展习.监狱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8.

[2]徐文新.警政革新与警察裁量权之规范[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治本服刑人员安全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男性服刑人员再就业职业倾向研究
——以定西市监狱为例
巧用视频资料进行《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学
铁肩担得治本策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应加大“治本”的力度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图解
大选登记
“三释课堂”为新入监服刑人员上好“第一课”
王治本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