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实践活动中高中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2018-11-15郑以宁
郑以宁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渐火热,进行社会实践学习已经成为了每个高中生的必经之路。学习方法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应相适应。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学习"为中心的全过程中,在这种背景下,合作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实践学习是每个个体之间互相合作学习而组织起来的,群体合作已成为社会实践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个典型的学习科目,开设社会实践活动科目,是新一轮科目改革的重要一步,与其它科目相比,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科目的传统经验与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科目注重学生的合作,已成为基本的情况。
一、社会实践活动中合作学习的意义
作为学生的我们的综合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在群体或团队中,为某一目标、任务与群体相互交流,培育合作能力,合作能力包括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训练。
心理学理论认为:对于外来的信息人们不论是接受它,还是屏蔽它,心理承受能力的高或者是低,外部环境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因此,要培育良好的合作意识,就要让身为学生的自己走进群体,表现自我,充实自己,培育合作意识,实现合作能力与合作意识的作用。
作为学生的我们而言,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是开始的第一步,在进行社会实践的时候不仅仅是需要一个人完成自己的职责,同时和同伴和同学交流,引导每个人思考,遇到想法产生分歧的时候,对于合乎道理和正确观念的要勇于坚持,但是碰到自己错误的时候也要承认并学习。
以培育新知识、求知欲,并具有批判精神。要相互沟通,团队成员之间互相争论,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不仅充满热情与爱心,更像是充满合作与竞争的课外活动。对于老师来说,引导整个过程,应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把学术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融合联系起来,使身为学生的我们学会运用,从而产生兴趣,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育合作能力的方法
社会实践课,无论是以独立完成形式,还是小组互动形式的合作,都离不开师生、学生与沟通的合作。在组建小组时,四到六个人一个小组去完成社会实践是适当的,与同学之间在爱好、性格上要保持合理的差异能力,这样对同学有互补优势。
(一)加强团队意识,确定奋斗目标
建立一个共同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我们能够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在小组从一开始,身为学生能够加强群体意识,当群体意识强烈,在社会实践合作的才会默契,与同学的关系也会更加深入。在组建社会实践团队的时候,可以考虑取一个响亮的名字,想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使得每个成员能够牢牢的凝聚在一起,加强团队的向心力。提出的目标应当不是盲目的,应当是能够接受的,符合每个成员的利益,是每个人都能够接受的;它是能够实现的,应当能够激励团队成员,鼓励集团成员之间的沟通。
(二)责任分享,鼓励共享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由于其他人的存在降低人们的介入事情的积极性,也就是所谓的责任扩散。所谓的责任扩散就是当由几个人来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每个人所应当承受的义务和责任应该是平均的,可是这种状态会使得某些人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当其他人不采取行动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也不需要采取行动。基于这种情况的发生,在进行责任分配的时候,需要将总体的任务拆分成几个平均的小任务,避免责任分散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免因为责任的划分不清晰使得各自不认为某件事情该自己完成,从而导致三个与尚没水喝的局面。不同的任务构成了他们的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这样做能够促进群体的发展。在交流与合作之间,从总结报告到确定合作主题,始终贯穿其中。并让每个学生承担一定的责任,能够提高身为学生的我们的参与能力,身为实践活动必须根据每位同学在小组中的任务,给予一定的职位。小组既要有管理者,还要有书记员的记录等,团队的职位能够轮换,这样每个人都有成就感。同学之间还需要时常交流,以便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与责任,能够准确有效地发挥各自的角色与责任。对于评价与鼓励,应当是对整个团队的鼓励,使自身能够更加热爱自己的团队,增强自己的团队意识。
(三)进行合作讨论
在进行实际的社会实际活动中,作为学生的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好解决的困难,这个时候就能够向老师求助。老师能够确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每个小组安排一次学生在课堂上的参观活动,以便从其他团队中寻求想法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及时记录并向小组其他成员报告,讨论研究问题的实施可能性。当两个或多个类似的组,能够通信与共享数据,交换意见。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固定的位置,所遇到的难题能够放到这个地方,收集"金点子",集思广益的来解决问题,成功解决问题后可以加以宣传,对与解决问题的同学的加以鼓励。综上所述,社会实践活动,不单单可以为我们提供发展自身素质的机会,提升自身与人合作的能力。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参与社会的机会。
[1]曾耿锋,周润莲.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J].生活教育,2015(12).
[2]王旭.浅析如何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