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党组织生活创新研究
2018-11-15董丽丽
董丽丽
民办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关系着党的全部工作和生存发展,抓好基层党组织生活这一环节,既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又是带动和提升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能力的重要引擎[1]。探索创新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模式的方法,是民办高校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民办高校基层组织生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不能正常开展或是走过场的现象极其普遍,极大地影响了民办高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普遍存在基层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内容单调乏味;组织生活学习内容缺乏实际指导意义,组织生活形式也较为僵化,没有吸引力;基层党员组织生活内容空泛,没有实际针对性;基层组织生活不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党员等。
二、民办高校创新基层党组织生活模式必要性
民办高校的民营特性使办学者在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办学的质量和规模上向后者的倾斜。部分民办高校唯在选人用人上的亲性、唯关系性也使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党内组织生活的进行、党员活动的开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从而影响了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组织生活缺乏时效性、系统性和主体性。
三、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党组织生活创新要体现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基层组织生活创新必须有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有利于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必须贴近基层需求,让党员满意、让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开展基层组织生活创新要遵循“项目化管理、具体化落实、过程化监督”的工作原则,要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确立主题,做到有形式、有内容,注重实践性、可行性、创新性和实效性[2]。
(二)党组织生活创新要切合学生成才的需要
由于很多学生党员需要承担较多的社团工作,他们所拥有的学习时间相对于一般同学要少,因此创新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要充分切合学生学习和成才的需要,比如可以开展党团知识竞赛、专业知识竞赛等学术类活动,此类活动既可以增强学生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帮助其加强学习,一举数得[3]。
(三)党组织生活创新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由于90后学生个性张扬、视野开阔等鲜明特点,创新党员基层生活要注入更多时代元素,要尽量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要充分体现新时期党员组织生活特色,变学生党员被迫接受到主动参与,提高党员的教育质量,使基层组织生活成为受绝大多数学生党员欢迎的活动,让学生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的感情[4]。
四、民办高校基层组织生活创新模式的主要形式
(一)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增强活动系统性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要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要立足于师生党员岗位特点,以建设发挥“两个作用”工程为主线,围绕中心任务,明确方向、制定标准、评议成效,形成系列主题活动,主题连成主线,主线促进常态,常态构成系统。
(二)积极开展以模范风采为主题的党员自我形象设计活动
从以下几方面重树党的形象: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学习,以身作则,弘扬社会正气,树立崇高风尚;发挥一线模范带头作用,勤恳努力;强化作风,厉行勤俭节约,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本色;恪守党纪国法,严于律己。
(三)开展服务型组织生活会
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服务社会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职能,因此在组织生活会中要开展服务型的生活会,要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体可以与企业合作,为企业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或者提供参考意见;为社区等提供免费的授课;为文化单位进行相关的服务工作等。
通过贴近党员群众实际的活动,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利用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开展具有实效性、针对性的特色活动,推动党组织为事业发展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引领方向[5]。
五、民办高校基层组织生活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1)要把握好节奏。组织活动要在“新”和“实”两个字上下工夫,不要过于频繁,“多则惑,简则明”,宁缺毋滥。(2)要围绕和服务于中心工作。围绕学生健康成才进行教育,保持党员本色。(3)要精心策划和准备。要有统筹规划总揽全局的决策纲领,认真准备。
六、结语
民办高校党员属“高知”群体,民办高校很多工作创新性较强,技术含量较高,民办高校人才济济,这些特点理应体现在党的基层组织生活的开展上。民办高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基层组织生活对党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温暖感、激励感、光荣感;民办高校的基层组织生活更应体现高校这一党的理论研究高地的社会角色,让组织生活成为全体党员学习党的理论及方针政策的神圣殿堂。
[1]曾威.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生活形式的创新实践与运用[J].俪人教师,2014(22).
[2]陈荣武.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创新活力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1).
[3]杜鹏,杨若芳.加强新时期高校党组织文化建设的思考[J].世纪桥,2012(29).
[4]田穗.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的创新探索[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