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妈妈催我回家

2018-11-15安徽许泽夫

散文诗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头牛老屋回家

安徽◎许泽夫

带它们回家

那些把果实高高举过头顶的:稻子、麦子、玉米、高粱、向日葵……它们是母亲的长子,最懂母亲心事,最解母亲忧愁。

而山芋、花生是母亲娇惯的次子,狡黠地玩着小伎俩,把果实当私房钱藏着掖着,被母亲手中的锄头或犁铧识破,乖乖捧了出来。

母亲一视同仁,她撩起粗布对襟褂子下摆,一颗颗、一粒粒装进怀里,带它们回家。

不慎或贪玩走失的果实,母亲执著地扒开土疙瘩,耐心寻找。

它们都是母亲的孩子,一颗也不能少,一粒也不能少。

每到秋天,母亲弓着腰,带它们回家……

爷爷出殡那天

爷爷出殡那天,天气一反常态,天上,电闪雷鸣;地上,飞沙走石。

爷爷使用过的农具:犁、耙、锄、锹、扁担、箩筐……挂在墙上的,扔在旮旯的,窸窣了一夜。

牛棚里的大小牲灵:牛、羊、猪……狂躁了一夜。

全村的狗,吠了一夜。

天麻麻亮,昏迷了三天三夜、滴水未进的奶奶颤微微下床了,她扶着门框,对天说:

老头子,放心去吧,我好着呢!

顿时,风和日丽……

我稍稍安心

清明,纷纷冷雨后,忽降大雪,大地上,低垂着挽幛。

出远门时,奶奶是在盛夏,黑单衣,黑单裤,黑色圆口鞋,没穿袜子。

奶奶你冷吗……

叩完头,我推了推墓碑,像奶奶每次推我房门那样。

但这扇黑色大理石雕成的门,厚重而严实,雪肯定飘不进,风肯定吹不进,冷肯定也钻不进。

我稍稍安心。

母亲催我回家

行走不便的母亲催我回家。在城里的小区住了十年的母亲,四世同堂的母亲,从来认为那个群山环抱的小村才是她的家。

听母亲话,我回家。

杂草覆盖了儿时放牛的小路,滋养山村的千年老井被挖掘机残忍地一剑封喉,早已没有学生娃的村小学挂着拆迁指挥部的牌子。

老屋还在,风烛残年,站在村头,风吹雨打,它不愿倒下,如行将仙逝的老人咽不下最后一口气,等待它最疼爱、最挂念的亲人赶回来,见上最后一面。

我伫立在屋前,与它默默对话,隔着半个世纪的距离。

我刚要抬起脚离开,老屋轰然倒下,一块青砖从废墟中跳出,击打我的脚面,哦,它在惩罚一个不听话的顽童。

我跪在地上,捡起这块砖头,如捡起一根先人的骨头。

刮胡须

每隔几日,这头牛就会直奔坟地,像串门似地,绕过一座又一座石碑,径自走到一座坟茔。

土堆里躺的是老饲养员,无儿无女,以牛屋为家,以牛为子,以牛为伴。

他像慈母,知疼知暖,每头牛都似乎是他的独生子女。

他长一脸浓密的胡子,就像这坟上的荒草。

牛和人闲下来,他会将头贴近牛的耳牛的角牛的全身,喃喃诉说,说了什么,没有人听见,听见了也听不懂。

只有牛听见了,只有牛听懂了。

他松针一样的胡须,在牛身留下痒酥酥的记忆。

牛仰着头,伸出长长的舌头,一口一口地卷断坟上的青草。它在给他刮胡须啊。

胡须过几天又长出来。

牛,每隔几天就来给他刮胡须。

猜你喜欢

头牛老屋回家
老屋回忆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多少头牛能“炸飞”学校?
天上有头牛
某师傅一年要杀多少头牛?
老屋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回家的路(外一则)
1670天后,回家
过年回家,他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