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与聚合关系的文学运用
2018-11-15刘双
刘 双
一、前言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20世纪初提出语言的组合与聚合关系理论,他认为二者是构成语言结构的核心,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1]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关系,它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组合与聚合关系对文学作品的意义
首先,组合关系也称为句段关系,是指几个成分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大的结构时,结构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往往因为这种组合关系的不同搭配,可以导致整个结构具有不同意义。所以结构中不同成分的搭配对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具有不同的作用。一方面,在古代诗歌中因为受一定的字数篇幅限制,诗人在表达中经常省略一部分组合关系中的成分,但不会限制诗歌的情感表达,有时,组合关系特殊搭配会产生一种优美的意境。在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中:“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共列出九种景物,语言极其凝练但结构精巧,容量巨大,所表达的意蕴深远,给人营造冷落暗淡的气氛,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描绘出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另一方面,在一些小说中,作者巧妙地运用组合关系,产生了讽刺、幽默的特殊效果。从而使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学性,例如在《三里湾》第十八章《有没有面》中:
菊英说:“很简单:我从早起架上磨,早饭只喝了一碗稠粥,吃中午饭也不让卸磨,直到他们碾完了场才卸下磨来。这时候家里早吃过饭了,只给我和玲玲留下些面汤……”常有理又说道:“……今天的晌午饭是黄蒸和汤面,男人们在地里做重活,每人有两个黄蒸,汤面管饱;女人们在家里做轻活,软软和和吃顿汤面也很舒服,我和大伙家吃了没有意见,不知道我们的三伙家想吃什么!”
由对话看出,双方就“有没有面”而发生争执,菊英因为没有面认为它是“面汤”,而常有理并没有据实争论,反而偷换搭配坚持说是有面的“汤面”,凸显了常有理胡搅蛮缠的形象。作者利用这种语言的组合关系所表达的不同意义,使得文章具有了讽刺效果。
其次,聚合关系是指在语言系统中各个成分在对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关系[2],一些成分具有共同的特点而能够相互代替。聚合关系在古代诗歌创作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古诗受格律限制,在平仄与押韵上格外讲究,所以诗人为了既表达内心的情感,又能符合古诗的格律,经常要进行反复推敲,选择同义词来相互替代。最典型的例子是贾岛推敲的故事:贾岛有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写好以后,他在用“推”字还是“敲”字中犹豫。这从侧面体现了“推”与“敲”构成了一种聚合关系,这个“敲”字能够使诗人联想到周围环境的寂静,而“推”字达不到这种联想的效果。与此同时,这种聚合关系使得诗句具有多义性,这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大的特点,例如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近黄昏”一语双关,既表达自然现象,又表达作者对于人到暮年的感慨。
三、变异修辞的文学审美价值
除上述情况之外,修辞学作为一种最生动、最灵活的语言应用形式,受索绪尔的组合与聚合关系语言学理论影响很大。结合冯广艺先生的对变异修辞的分类,我认为主要可以从组合变异与聚合变异两方面来论述。
(一)组合变异修辞
组合变异是语言单位与语言单位间的线性组合突破规矩,或者是突破语义内容和逻辑范畴的制约,临时组成新的语义关系。[3]词语搭配变异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它在言语交际中发挥了很大作用。[4]它主要有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述补结构和并列结构五种基本句法结构。其中运用较多的是主谓结构。主谓间的超常搭配,主要是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将物拟人化,使得文章更加生动。
(二)聚合变异修辞
聚合变异修辞基于索绪尔的聚合关系理论,认为某类词语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相同的或相似的作用。其中某一个个体发生变异,它就区别于其他个体。聚合变异修辞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词性变异、语体变异和色彩变异。这一变异修辞让小说具有很强的幽默与讽刺效果。它在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中体现的较多:
(1)词性变异:“我的幻想紧迫着爷爷的思维”,“紧迫”本身是形容词,形容十分紧急,这里变异为动词,形容我的幻想充满跳跃紧随着爷爷,使文章具有轻快感。
(2)语体变异:“爷爷从机械运动中醒过来,坐在没浸过人血的比较坚硬干燥的黑土上。”其中机械运动本身是物理词汇,而莫言将其运用在文章中,使得爷爷的形象有些呆木,增加一丝幽默。
(3)色彩变异:“杀了和尚,他逃离村庄,三教九流都沾过边,后来迷上了赌钱,赌技日新月异,精益求精。”(《红高粱家族》),文章中“日新月异”“精益求精”本身词语的意义是一种色彩积极的词汇,而这里褒词贬用,生动地讽刺他赌性非常大。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高可.语义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3]辛海苗.穆时英新感觉小说变异修辞研究[D].黄石:湖北师范学院,2013.
[4]冯广艺.变异修辞学[M].修订本.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