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大护法》的美学创作及艺术风格

2018-11-15袁小东

电影文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护法民族化水墨画

袁小东 闫 欣

(吉林动画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重振中国动画的呼声在新世纪不绝于耳,如何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已成为中国动画人的共同课题。21世纪的中国动画在商业电影的带动下寻得了新发展,从表现形式到故事内容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与突破,无论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还是《大鱼海棠》都成为新世纪中国动画的代表作品,一定程度地沿袭了20世纪中国动画黄金时代的美学内涵。然而,新世纪中国动画依旧拘泥于好莱坞与日本动画创造的美学氛围当中,缺乏本质上的创新。

动画电影《大护法》无疑是新世纪中国动画当中极为特殊、值得研究的范本。《大护法》是导演不思凡的第一部动画长片,该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不思凡的多部作品,从最初的FLASH短片到现在的动画长片,该片的创作经历了一系列艰难的孕育过程。如果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还是将创作停留在汲取中国古典的故事新说,为了动画民族化而进行的民族化美学创作,那么《大护法》则是从中国文化中汲取美学灵感,并创造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影片从角色形象设计、叙事模式设计、场景美学设计等诸多方面都有别于以往的国产动画。

一、基于传统文化的美学创作

20世纪中国动画的没落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动画人放弃了民族化创作,在美国动画、日本动画等外来动画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放弃了第一批中国动画人已经打好的动画美学基础,转而去模仿欧美和日本动画的美学风格和故事内容。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国动画始终在模仿中沉寂,无论是在中国本土还是海外市场都没能寻找到属于中国动画的一席之地。在21世纪初期,重振中国动画的呼声不绝于耳,人们将创作的落脚点放在民族化美学创作上,民族化创作缺失导致中国动画的美学不能打动人心,没有自己的特色。于是,我们看到中国动画人始终在寻找民族化创作与当代动画审美文化相协调的平衡点,很多作品仍然没有自己的艺术特色,有着很明显的模仿痕迹。

于是,很多人都将2015年由田晓鹏执导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看作是里程碑式作品,标志着中国动画终于能够在民族化创作上更进一步,影片有着浓烈的东方美学风格,大量的中国文化符号让该片成为一部不折不扣的中国动画。2016年由梁旋和张春共同执导的《大鱼海棠》将民族化创作提到了新的层次,影片也不遗余力地把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影片中的美学元素。可以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能够代表21世纪之初中国动画对于民族化美学创作的努力与成绩。

2017年,导演不思凡推出了自己的首部个人动画长片《大护法》,影片从故事内容到美术设计都极具个人风格,从上映之初就备受关注和争议,影片中的大量隐喻内容让该片成为一部非传统中国动画。《大护法》虽然是一部动画电影,但是该片的故事内容完全不是给天真烂漫的幼儿看的,集悬疑、惊悚、暴力、隐喻等多种类型片元素于一身的故事更倾向于给成人欣赏,这也是国产动画电影第一次突破了传统的叙事语境和叙事框架,在故事内容上做出了极大的创新。但是,故事内容的核心主题依旧是传统武侠故事中的仁义礼智信。同时,《大护法》又是一部“非常中国”的动画作品,在角色形象设计上,片中太子的人物形象与演员徐锦江十分神似,大护法的胖墩墩的个人形象又像一颗棋子;全片的场景设计极具中国水墨画的写意风格,强调色彩的写意而不注重细节的描摹,大面积具有指代内涵的色彩填充整个画面,让人最直观地感受色彩的冲击力。因此,动画《大护法》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

二、矛盾复合型人物形象设计

传统的动画电影的主要受众群是儿童,简单纯粹的故事内容、美好纯真的主题诉求、憨态可掬的角色形象是一部传统动画电影的基本构成。在动画电影进一步商业化发展的今天,动画电影已经消除了受众是儿童的限制,如今动画电影的受众群早已涵盖了儿童和成人,故事内容和主题思想具有更宽泛的解读空间。好莱坞动画已经完全融入了商业电影院线当中,甚至成为好莱坞电影帝国支撑性的类型电影之一,对于美国文化、欧美动画美学的传播与输出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普遍意义上来说,动画电影的人物形象设计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其中需要融入相当程度的文化内容,一个成功的动画人物形象可以是与普通观众有强烈情感联系的普通人,也可以是超越现实而存在的虚拟形象,但无论是怎样的人物形象都应当与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过去的国产动画当中,人物形象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和相似性,人物形象缺乏辨识度,由于受众群体的设定,往往过于简单缺乏个性。导演不思凡在创作《大护法》人物形象的时候参考了他以往创作的短片作品,形象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影片《大护法》在悬疑片的叙事框架中,有着丰富的人物形象:忠诚又神秘的大护法、好色却善良的太子、阴险狡诈的吉安、单纯善良的小姜,等等。人物形象设计线条清晰简单,服装色彩朴实,外形设计与人物性格相一致。

大护法是影片的灵魂人物,同时又是一个矛盾复合体。大护法的人物形象设计是最接近广泛意义上动画片人物形象设计的,他矮矮胖胖,没有一丝棱角,既像一颗栗子,又像一颗棋子,憨态可掬的外型符合大众审美趣味。矮矮胖胖的大护法身披一袭红衣,只露出脸和脚,背着一个白色包袱,还有一只不是鸟的鸟陪伴左右,他永远是跳跃在影片画面当中最亮眼的一抹颜色。然而,看似有着孩童一般外表的大护法,已经保护了奕卫国几代皇帝,可见他的外表与年纪显然不符。根据大护法的独白可知,他是奕卫国的大护法,没有名字,职责是太子的贴身侍卫,保护太子的生命安全。这次太子又偷偷跑出宫,大护法来到了一个叫花生镇的地方寻找太子的下落。大护法身上的矛盾特质还表现在,一方面他十分忠诚、善良,甚至在杀人之前会提醒他们生命的宝贵;另一方面他又十分凶狠、暴力,一刀杀人绝对没有半点犹豫。大护法只有一个使命,就是找到太子并将其平安送回奕卫国。同时,导演不思凡又赋予了大护法深沉又幽默的性格特征,影片开始处的大护法出场就极具自嘲意味,伴随着一句画外音“别催,理解一下胖子好吗”,大护法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就这样,大护法的形象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亲近、喜欢。

太子的人物造型参考演员徐锦江,由于《大护法》的整个创作团队都十分喜欢徐锦江的电影,于是现实人物在动画人物身上得到了形象投射。太子是个没有宏大理想的、好色的享乐主义者,他无心国家政事,醉心于后宫女色和艺术创作,这次逃离公皇宫就是因为父亲对于自己不准踏入后宫的一纸禁令,太子来到了花生村附近写生。太子同时又善良正直,面对外形恐怖的花生人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将他们当真正的人平等看待,甚至与花生人小姜谈心交朋友,为他系上红色的手帕以免认不出他。在太子的人物造型设计上,他身穿一袭纯白大褂,一头长发披肩,有着艺术家的气质与风格,外形更是与《仙剑奇侠传》中徐锦江扮演的拜月教主如出一辙。太子是片中唯一穿白色服装的人物,一方面代表了太子纯真善良的内心,一方面也代表了他不同于其他人物角色的地位和身份。

花生人的造型设计虽然简单却带有一种恐怖的元素,花生人的眼睛只是两个小洞,四瓣儿嘴唇,为了迎合吉安老爷的喜好而贴上了假眼睛和假嘴巴,圆圆的脑袋,细细的手臂、腿和身体,看似弱不禁风又十分危险暴力。花生人看似不是人,但是他们能够思考、说话、恋爱等,他们有着与人类完全一样的能力,只不过他们的外形与人类不同。正如小鸣的蚁猴子小伙伴“蛋”只跟小鸣说话,他在别人面前会穿着斗篷、戴着假眼睛和假嘴,在装扮过后寻找到了一种令人恐惧的力量。

此外,吉安的矮胖的地主形象、小鸣的梳着小辫子的儿童形象都源自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人物造型方式,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美学特征。影片《大护法》在人物造型上不仅考量了外形是否符合中国文化特征,还将人物的性格融入其中,构成了外型与性格的复合型冲突之美,也具有多种评判和解读的角度。

三、写意的场景设计

动画电影《大护法》是一部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作品,很容易让人从中找到20世纪中国动画黄金时代作品的影子,尤其是影片的场景美术设计极其民族化,再次将中国水墨画几乎完美地与动画艺术相结合。

提到水墨画艺术与动画艺术的结合,中国动画人早在1961年就创作了堪称经典的《小蝌蚪找妈妈》,将齐白石中国画中的鱼虾形象提取到动画作品当中,创造了第一部中国水墨动画片。原本静态的水墨画转眼间变成了动态的艺术作品,让观众对于国画艺术的欣赏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此后,《鹿铃》《牧笛》和《山水情》也都再次将水墨画与动画完美地结合。但是,以上作品都是将水墨画完整地转化为动画作品,人物和场景的美术造型方式都是用水墨画进行创作的。在影片《大护法》当中,导演不思凡将水墨画融入影片的场景美术设计当中,避免了大面积的写实绘画和细节雕琢,而是选择用大面积的颜色以水墨画渲染的方式呈现在画面当中,画面远处的背景写意、朦胧,大面积的颜色极具艺术表现力和画面张力。

如影片开始处大护法的出场情节中,采用了镜头平移的方式从右至左呈现整个画面,画面中只有流动的白云是动态的,山崖、小路、树木都是不追求细节的写意水墨画方式处理,白色流云在画面当中构成了适当的留白,整个画面极具中国水墨画的审美趣味。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节约了场景美术设计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又可以充分利用色彩的巨大表现力,用水墨画渲染的方式将色彩在画面中渲染开,深深浅浅之中不仅辅助了场景内容的交代,同时利用色彩也能够表现画面中人物的心境,与故事情节相呼应。因此,我们看到影片《大护法》的场景设计的色彩饱和度很高、明度也很高,在室外场景设计中用大块的明亮色彩呈现花生村世外桃源一般的幽静环境,然而那些发生在蝼蚁洞、树林中的追杀、打斗情节,场景美术设计都选用明度较低的相邻色相色彩,让画面的纵深感得到加强,进一步营造出危机四伏的恐怖氛围。

四、结 语

我们无法将回归20世纪“中国动画学派”简单认定为中国动画的唯一出路,如今的动画电影市场与美学生态已经和20世纪中国动画黄金时代截然不同,商业文化的发展催生了新的文化形态和审美形态,无法完全按照一样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过去和现在的中国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将故事内容落在中国古典文学上,依旧是“西游记故事”,在美学表现上是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相结合的融合之美。《大鱼海棠》则是从古典文学中汲取灵感,生成了一个全新的故事,虽然美学风格上有着日式动画美学痕迹,但是依旧不乏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动画电影《大护法》则是目前21世纪中国动画做出的最具创新性与突破性的作品,从故事内容到美术设计都极具个人风格,同时又遵循了如今宣扬的民族化创作路径,是一部真正让观众看到了中国动画新发展与新变化的标志性作品,该片的美学创作与艺术风格都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以对日后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创作与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猜你喜欢

护法民族化水墨画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省宪、统一与护法:联省自治运动的宪制反思
武林盟主
牡 丹 (水墨画)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安静的水墨画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动画电影扎堆上映《大护法》口碑未能引爆票房
教主贵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