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老年题材电影《冬》的孤独叙事

2018-11-15莫珊珊

电影文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伴侣精神情感

莫珊珊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1)

2016年7月我国公映了一部青年导演邢健的电影作品《冬》(又名《七天》),影片展出和公映后,在观众中出现了较大反响,该片被认为是中国新一代青年导演的佳作,具有较强的艺术探索性。影片全程以黑白的色调和“失语”的形式,讲述了一位老人的晚年生活,呈现出一定的实验精神,在中国新时期以来的老年题材电影中显得尤为特别,是一部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艺术电影。

一、孤独与对抗孤独:对老年个体精神生态的关注

关于电影 《冬》的创作缘起,导演邢健在2016年7月16日南京线上交流时谈到,是来自“个人童年内心状态的写照”,特别是来自对姥姥、爷爷、奶奶老年生活的感悟:姥姥孀居多年,平时靠抽烟打发时间,有人去看望她时就不停说话;爷爷平时身体比较硬朗,但是在奶奶去世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坚持不下去了,整个人的精神就像被掏空一样。长辈的老年生活给导演很大的感悟,影片通过主人公七天里发生的故事借以表达老年人的精神孤独主题。

在恶劣寒冬里的长白山下,住着一位独来独往的老人,影片开头用了二十多分钟的时间,纪实化地呈现了老人生活的孤独状态:寒风飞雪中,老人在冰窟窿旁独自垂钓,他用厚实的棉帽包裹着鱼缸,自己在寒雪中被冻得瑟瑟发抖;回到家老人简单应付了晚餐,认真铺好土炕上的两床褥子,在其中一个上躺下,一夜未熄灯;吃早饭时,摆好两套碗筷,自己用一套;第二晚睡觉间,忽然焦躁地起身将床头的鱼缸砸破。这是一位空巢老人,食物的简单和习惯性失眠表明了他生活质量的低下。他的生活完全是个人化的封闭生活,没有社会群体活动,处于社会交际和精神交流的隔离状态,那些活动只有在照片中老人时才能看到。此外,没有报刊、广播等媒介,无法获得对外信息,没有串门、邻里闲聊等交流渠道,除了钓鱼没有其他精神舒缓方式。影片中从极寒的冷、料峭的风声、肆意的雪,到屋内的昏暗与老人的形单影只,凸显出独居老人的孤独,表现出从天冷到心冷的钻心感,具有一种浓浓的压抑沉闷的氛围。影片开头的场景事无巨细地交代了老人生活的各个环节,在近乎无事的日常流程间,透视出老人生活的机械循环和悲凉。

老人的日常生活是孤独的,但是在老人生活的常态间又隐藏着他对抗孤独的一面,从整部影片来看老人的孤独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状态:由于伴侣的离世或其他原因造成了他的孤独,但他又不甘于孤独,他试图与孤独抗衡,希望能获得继续生活下去的意义;但他对抗孤独的努力,有时也会被现实生活的循环所消解,于是老人不断在孤独与反孤独之间游走,对抗着生活的无意义。老人的孤独是由伴侣的缺失而带来的,他丧失了伴侣,于是他也始终在寻找伴侣,试图和某个对象建立起伴侣关系。影片有很多镜头聚焦于照片中的一位年轻女人,她应该是老人的妻子或爱人,她的缺席是老人孤独的源头,老人在睡觉、进门出门、吃饭等任何时候无不望向她,以期获得某种安慰。影片中出场的“在场”角色,从最开始的鱼,到后来的鸟和孩子,全都承载着老人的伴侣期待,他希望在和他们的关系互动中能获得精神慰藉,鱼、鸟、小孩这些角色对老人都具有慰藉者、拯救者的意义。

老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复杂的,他按部就班地生活,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该钓鱼就钓鱼,生活虽简单机械但不苟且,老人甚至在这些生活环节有着极强的“仪式感”,非常认真、虔诚、庄严:每晚睡觉前都悉心铺好两床床褥,枕头要拍松,睡醒后再整齐放好;吃饭时摆上两副碗筷;灶膛里的火持续燃着;屋里收拾得有条不紊,屋前屋后没有杂乱的堆放。老人对待生活是认真的而不是消极的,在失去伴侣的情况下,在情感孤苦的精神生态危机下,他始终在与生活和时间的机械循环抗争,试图找寻活着的意义,让自己继续活下去。影片中有一个镜头值得注意,老人在风雪中钓鱼又放鱼,在外人看来是一个奇怪的举动,有几个躲在不远处的孩子在偷偷看着,他们好像不敢也不愿意接近老人,孩子的态度可以解读成其他人对他的态度,也许老人的奇怪举动会让旁人都觉得他有些神经质,但是这个镜头恰恰说明,老人试图以个人化的行为来对抗和消解孤独,他不在乎外界的看法,也不乞怜外界的安慰帮助,他只需一个人冷漠、执拗而又认真地生活,具有“西西弗斯”般孤独英雄的色彩。

二、“伴侣”的角色建构及意义

鱼、鸟、小孩对老人的拯救意义呈现出对比和递进关系。鱼是老人的生活之伴、消遣之伴。影片最初陪伴老人的是鱼,影片里老人在风雪中钓鱼的场景很多,钓鱼是老人打发时间的最重要途径。老人望向鱼时失神的眼神,将鱼钓而放、放而钓的举动,失眠时忽而起身一把将鱼缸打碎,都说明鱼对于老人而言仅仅是“在而不全伴”,对老人来说鱼必须有,但是具体是哪一条无关紧要,只要有一条能陪伴他就可以了,老人对鱼并未倾注太多的情感。

鸟对老人来说,更像家人之伴。鸟和孩子同时出现,但是他们进入老人的精神世界却不一致,鸟是第二个进入老人生活的。老人看到在雪地里已经奄奄一息的鸟,最初是冷漠离开,后来在回家路上他因体力不支倒在雪里,对鸟产生了怜悯之心,于是将鸟救回了家。鸟在生活中慢慢代替了鱼,之前属于鱼的一些特殊待遇转移到了鸟的身上:之前陪伴在床头的是鱼,后来老人将鸟放在床上;之前老人用帽子为鱼遮挡严寒,后来帽子成为鸟温暖的窝;之前老人藏在怀里喂鱼的食物,后来老人喂给了鸟。鸟飞走后,老人在山林间急切寻找,当他回到家看到屋檐上搭好的鸟窝,老人的眼神里闪过震惊触动,他意识到鸟已经把他的家当成了家,接着老人做了一件事情,他将鱼活生生切碎了喂给鸟吃。鸟给老人叼回一条虫子,把鸟窝搬进老人家里,老人和鸟之间像家庭成员一般互动,鸟让老人感觉到久违的温暖。鸟相对于鱼来说,不只是老人的消遣之伴,而更似家人之伴。

孩子是老人的情之伴、心之伴。与鸟的叙事同时交叉进行的是小孩的故事。孩子之于鸟,和鸟之于鱼有着同样的对比、递进关系。老人和小孩之间的相处,经历了从矛盾、对立、消融到和解的过程。老人夜里再次外出寻找失踪的鸟未果,拖着疲惫的身躯瘫倒在床上,孩子到床前为他扫去身上浮雪,继而又拿食物的举动融化了老人的心,孩子代替了鸟进入老人的生活。在第六天,老人的生活里第一次出现了爽朗的笑声,两人像祖孙一样亲密无间。老人看到孩子对土豆无法下咽,将鸟杀了烤给孩子吃。孩子离开老人的家后,他眼巴巴地在门口守望着,生怕错过孩子的回来。然而他因为太困靠在屋里睡着,竟然成为永远的遗憾,老人去追赶孩子时,孩子已经掉到了他平时钓鱼的冰窟窿之下。孩子相对于鱼和鸟,不止于消遣和陪伴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孩子彻底打开了老人冰封的心,给他带来了切实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慰藉,孩子与老人之间已如同亲人一般,老人享受着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他压抑许久的情感需求终于得以补偿。

爱人是老人的灵魂之伴、精神之伴。鱼、鸟、孩子都是现实在场的,爱人在现实生活中是缺席的,但是她始终是老人的精神寄托,是老人最终的精神归宿。当孩子遇难后,无助的老人最后一次凝视着照片中的她,铺好床褥然后默默躺下,脸朝向她的位置。恍惚间她也安然地躺在老人身边,在她面前老人像一个受尽生活委屈和情感折磨的孩子,老人在她温柔的陪伴中永远睡去。影片中老人与鱼、鸟、孩子之间的互动,都是他为了化解对爱人的思念,为了对抗孤独而做出的情感迈步,在所有伴侣都消逝之后,老人选择皈依在爱人身边,将自己从现实的孤独中解脱出来,将灵魂与她永远一齐安放。

三、纪实化和寓言化融合的孤独视听影像

《冬》在影片风格上具有纪实化和寓言化的双重特征。影片较严格地按照七天的线性时间顺序推进,具有纪实化特征。影片采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克制冷静地展示出老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和琐碎,还原了生活的残酷与庄严。同时影片采用了较多的近景和特写镜头,真实地表现了老人的孤独情绪。影片在声音方面,没有任何人物对白,全程处于一种交流断裂状态,强化了孤独的意味。

寓言化,是指在文艺性作品中创作者在外在故事之下蕴藏着寄托之意,表达创作者的某种认识和感受。电影《冬》具有很强的寓言化特征,在老人找寻伴侣的七天的故事中,老人—鱼,老人—鸟,老人—孩子,老人—爱人之间的联系暗含着地、天、人、心的关系隐喻,又充满了轮回的内涵,呈现出“试探—替代—突围—消解”的对抗精神孤独的内在结构,是一部空巢老人精神危机与突围的寓言。老人在鱼、鸟、孩子的情感上多次发生转移,从一个伴侣转到另一个伴侣,老人的情绪从开始的麻木失神,到与鸟相处时的温热,再到与孩子相处时的情感狂欢,到最后绝望崩溃,他的情绪变化是正常且合理的。影片通过对老年人精神状态的展现,表达了对现实中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忧虑,具有较浓的人文情怀和理性意识。

由于寓言蕴意的内在性和暗示性,在视听语言上影片通过一些虚拟性和意象化的情节呈现影片内涵,使影片具有诗意化、梦幻化、超现实的特征。在画面语言上,全片充满了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之美,构图简练却不空洞,虚实穿插,具有大量的艺术留白,表现出对中国传统艺术品格的继承,让人品味不尽。老人大雪中钓鱼的画面屡屡出现,以一种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悠远意境诠释出老人的精神寂寥及对伴侣的渴望。影片中有一些超现实的情节,例如老人假想着与小孩重逢拥抱,表达老人的苦苦思念;小孩遇难后在雪地里渐行渐远,最后消逝在茫茫大雪中,表现老人的心痛自责;老人最后躺在床上,爱人为他拭去泪水,表现老人对爱人的依恋;从被子里钻出飞向天际的鸟,喻示着老人的离世,这些超现实情节拓展了影片的情感含量,同时通过非现实场景的营造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现实悲剧性,转化成一种诗意的美。在声音语言上,虽然全片没有人物对白,但是屋外的风雪声、鸟叫声、老人的呼吸声、老人极端情绪下的笑声和哭声,密切贴合了场景,特别是影片中的背景音乐配合着老人的情绪消长,例如老人失眠时琴声沉闷顿粗,后节奏逐渐加快,像心烦状态下想睡又无法入睡的紊乱心理;老人想象和孩子雪中相拥时,音乐舒缓又充满怜爱,是老人情感思念的高潮;当老人发现孩子遇难时,琴声高亢嘶哑,似有万般情绪堵在胸口要喷涌而出,表现老人的崩溃绝望。

四、结 语

电影《冬》聚焦当代老年人的孤独问题,展现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态,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电影美学上,影片以纪实化和寓言化的视听语言,既传达出现实的深沉力度,同时又试图建立起影片的艺术文化品格,扩大了影片的审美艺术空间,带有一定的实验探索精神。在当今电影市场化和商业化浪潮下,《冬》坚持着艺术的追求,不规避社会现实,表达着时代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新一代青年导演对当下中国电影发展现实中表达困境的突围,是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一股难能可贵的探索力量。

猜你喜欢

伴侣精神情感
虎虎生威见精神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先理解自己,再理解伴侣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如何“改造”性格相冲的伴侣?
情感
选对伴侣,是一生最好的投资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最好的伴侣,遇事先道歉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