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名著改编电影中的文学精神重构
2018-11-15丛钊
丛 钊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毫无疑问,电影和文学具有密切、天然的亲缘关系,大量电影来自文学名著。而由于英语强势地位带来的广泛受众以及好莱坞电影产业成熟度的原因,英美名著的影像化可以说是最为频繁的。
而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很大程度上,除了文本本身的写作方式、母题选择以及场景、空间的构造和人物形象令人称道外,还在于其往往具有一种歧义性和现代性。内容具有开放性的作品在问世后,依然长期得到人们的解读,不同时代的人均可从中挖掘出对其有意义的文学精神,这是一部作品走向流传久远的名著的条件之一。而这种解读也包括跨媒体的呈现。在电影这门年轻艺术对名著进行改编时,原作的稳态就必须被打破,其文学精神也会在不同程度上被重构。
一、对文本的整合
文学作品的文学精神是被负载在文本之上的。电影在传递或改造文学精神的过程中,势必会整合文本本身。这种整合包括对叙事主干、主要人物的保留,对部分核心情节的突出,对非核心情节的化零为整或删削等。甚至还有部分电影会直接改动名著的结局。如在亨利·金的《乞力马扎罗的雪》(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1952)里,哈里和海伦有情人终成眷属,同时原著的梦幻感也被现实感所取代。这就往往会招致原作者不满。海明威就曾公开表示这不是自己写的《乞力马扎罗的雪》。正如王安忆曾经表示的:“电影是非常糟糕的东西,电影给我们造成了最浅薄的印象,很多名著被拍成了电影,使我们对这些名著的印象被电影留下来的印象所替代,而电影告诉我们的通常是一个最通俗、最平庸的故事。”电影为了贴合广大观众的心理,往往不得不牺牲文学精神中沉重、压抑或是晦涩难懂的一面,以让观众能够充分理解并得到愉悦。前述的《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大团圆结局就是一例。但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电影人能够放弃浅薄的表达,或是原著的精神表述本身就是易懂、乐观的,那么在对文本的整合上,电影人就可以不必让原著的文学精神被商业规则吞噬,让原著给受众的印象和电影给观众的印象,出现最大限度的重合。以改编自J. K. 罗琳著名魔幻作品的《哈利·波特》(Harry
Potter
)系列电影为例,电影全部保留了原著中的主线情节梗概,如伏地魔借助奇洛教授和密室与哈利展开较量,小天狼星和哈利从误会到相认,再到因为死亡而分别,伏地魔在三强争霸赛后复活等,并且使结局严格地向着原著的设定走去:伏地魔和哈利展开了最后的对决,就法力而言,哈利无疑不是伏地魔的对手,在邓布利多的预言中,哈利作为伏地魔的最后一个魂器,也应该与伏地魔同归于尽,但是最终哈利却凭借着最简单的“除你武器”咒语(这个咒语在此也代表了最简单的,人人都可以学会的爱)杀死了伏地魔而自己安然无恙,整个魔法界回归了平静。罗琳在原著中传递出来的文学精神是简单且富有普适意义的,除了奇幻的想象外,罗琳最强调的便是爱和勇气。哈利虽然法力弱小,却是爱和勇气的化身,并且受到众多爱他的人的庇佑,而伏地魔则丧失人性,滥杀无辜。最后正义是必然会战胜邪恶的。同样是奇幻文学改编电影的《指环王》(The
Lord
of
Rings
)系列也同样如此。与之类似的还有如李安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Billy
Lynn
’s
Long
Halftime
Walk
,2016),电影改编自本·方丹的同名小说。李安准确地从原著纷繁的文学精神,如反战、社会贫富分化等中,抓住了最关键的一点,即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无力。电影从比利的视角展开,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每一个人都在这场“中场战事”中有一个比利的故事,人们只愿意接受一个符合他们利益和期许的比利,来自不同方向的力量在中场战事中撕裂着比利,让他备感失望,这才是比利最终选择离开美国和家人回归九死一生的战场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对原著精神的理解,李安也保留了原著中的匆匆出场,又没有返场,本来不适合影视化(因为这种惊鸿一瞥容易对观众造成注意力上的分散)的人物,如页岩气老板等。二、对人文要素的重组
文学名著之所以能够给予读者长期的精神支撑,正是在于其中的人文主义色彩。电影继承名著对人情感、欲望和意志等抽象概念的关注的同时,往往会对承载这些抽象概念的具象要素进行重组。
例如,在巴兹·鲁赫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Juliet
,1996)中,电影改编自英国文豪威廉·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但是却对原著进行了后现代式的改编。不仅爱情悲剧的背景从中世纪的欧洲搬到了一个虚拟的现代时空,且有意保留了全部的古英语对白。而在此之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11次电影改编中,莎翁的语言都是因为对于观众而言不够自然和生活化被改动了的。这样一来,电影就实现了对原著的解构。莎翁原来设置了诸多人文要素,如与中世纪紧密相连的贵族生活,维罗纳的景物包括特有的建筑、坟墓等疑难意象,被进行了置换,电影中充斥着属于当代的枪林弹雨、汽车等。人物说着古老的吟游诗人式的台词,配合以现代化大都会的环境和道具,画面更是有着一种华丽怪诞的MV风格,这种重组是令人感到怪异、陌生的,这也是这一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毁誉参半的原因之一。但值得一提的是,新的视觉上的观感和旧的听觉上的信息接收之间,形成了一种矛盾,而这种矛盾却是积极而有利的。电影的改编和观众的心理预期出现了偏差,而在适应了这种偏差之后,观众能够得到一种信息,电影其实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来强调莎翁原著的主题,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悲剧宿命并没有因为被置于另一个环境中而发生改变。陈旧的意识、野蛮的伦理观念,以及尖锐的社会矛盾,并不仅仅存在于中世纪,以真挚的爱情为代表的人文思想也是长存的,罗密欧和朱丽叶这样的性情中人在另一个世界中也会收获爱,但也会因爱而被伤害。这样一来,原著的人文精神不仅被保留了下来,而且还在其他的“变”中,以“不变”的姿态被凸显出来。与之类似的还有安德里亚·阿诺德根据艾米丽·勃朗特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
,2011)。相较于原著,电影最直观的改动就是希斯克利夫从吉卜赛人变成了黑人。这样一来,希斯克利夫在童年时期受到的歧视就带有了种族主义的沉重感。原著中呼啸山庄泥泞污浊、暴风呼啸、乌云蔽日等地理环境元素被保留了下来,以此来衬托希斯克利夫内心深处的压抑和愤怒。另外,电影又增加了其他元素。当希斯克利夫在大雨中离开呼啸山庄后,雨中出现了如蜥蜴、牛羊、鹰等五花八门的,脱离了现实的动物。这些看似不合理的元素实质是在暗示希斯克利夫内心深处的原始欲望,正是他的野性促使他爱上凯瑟琳;同时,这些动物也暗示了希斯克利夫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生存的思维。电影尽管被诟病为改编得“面目全非”,但勃朗特寄寓在小说中的人文要素,如肯定野性和顽强,紧张、离奇的情绪和氛围等,都被保留了下来。三、时代精神下的重新诠释
时代精神与文学精神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名著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和筛选,而电影则是现时的创作,这也就导致二者往往处于不同的时代,电影往往会赋予原著新的时代精神,这也就造成了文学精神的变动。
霍桑的《红字》被认为是奠定美国文学基础的作品之一。早在默片时代,《红字》就六次被搬上大银幕。而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维克多·舍斯特勒姆执导的《红字》(The
Scarlet
Letter
,1926)。尽管人们普遍认为1926年版电影是最忠实于霍桑原著的,但是其实电影还是在不动声色间悄然重新诠释了原著的“规训和惩罚”的文学精神。电影先是增加了早期北美殖民地严格的宗教氛围,用海斯特一个个违反安息日规定,但是完全符合当代人认知的举动,如追逐小鸟,把衣服晾晒在外面等,来凸显海斯特是一个活泼的、不受刻板教规束缚的人。而丁梅斯代尔之所以会和海斯特相爱,正是因为对她充满同情,这也就使得两人被认定是“通奸”的爱情悲剧更为合理且能打动观众。与原著中理应受到惩罚的海斯特不同,电影中的海斯特无疑更为无辜,并且是宗教的牺牲品。这对于当时正处于变革期,宗教的力量越来越微弱,旧道德开始退场的美国社会,无疑是更适应时代的。而人们也认为,海斯特所代表的是新女性、新道德,而这种革新的力量,正是美国精神的一部分。电影表面上是在讲述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实际上是为美国人提供了一种属于新时代的体验视野。又如菲利普·马丁执导的《东方快车谋杀案》(Poirot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2010),电影改编自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波洛系列”同名小说之一。在此之前,20世纪70年代这部小说已经有了一次极为精彩的,得到克里斯蒂本人首肯的改编。而马丁的电影则加入了更多关于正义与法律之间关系的内容,如波洛最后无法揭露真相时的落寞,他和德本汉小姐之间的讨论等。与推理题材的电影中,侦探往往被塑造为洞悉真相、惩治罪恶的,极具光芒神采的角色不同,这一版《东方快车谋杀案》增加了波洛乘坐东方快车的前因,并且处处渲染波洛的疲惫和无力,波洛最后没有说出真相,与其说是主观认同凶手的做法,倒不如说是一种不得已的、令人失望的妥协。整部电影也气氛沉重,人人心事重重。在观众基本已知道真凶是谁以及凶手所使用的瞒天过海的诡计后,电影的改编或是只能加入与诡计有关的枝蔓(如中日韩三国对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的改编),或是加入有关主题的讨论。马丁的这版电影便选择了后者。阿加莎在原著中,高举的是维护正义的精神。美国富商之所以要死,正是因为他践踏了正义,而凶手们只是在执行法律未能执行的审判和死刑执行。电影保留了这种坚持正义的文学精神,但是对其加入了当代的,在法律逐渐完善、法治精神逐渐深入人心时的思考。电影中的波洛认为,凶手们以维护正义之名而践踏法律,这样的正义是被打折扣的,私刑复仇的方式永远不能指向正义和公允。最终没有能说出真相,这对于波洛而言是一次极大的挫折。加上登车前处理的军队的案件,侦探在电影中是一个被沉重打击的角色,这可以说是一次相当大胆而成功的重构。文学作品在被改编为电影的过程中,势必会被电影主创做“加减法”。观众尽管得到的依然是“那一个”故事,但是从中获得的精神体验、思想启迪、感官愉悦,乃至情感刺激,却往往已经不是原著作者主观上想给予读者的“那一个”。这种变化正是电影对文学精神的一种重构。电影人为了尽可能地使故事获得观众的理解和认同感,往往会根据时代背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以及目标观众群的审美偏好,整合文本,重组要素,甚至是大刀阔斧地对文本进行重新诠释,从而使电影具有新一层意义,也使得观众在有可能已经对叙事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产生新的情感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