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审美特征及其艺术实践
2018-11-15朱俊霖
朱俊霖
(盐城市歌舞剧院 江苏 盐城 224005)
音乐是一门不同于绘画、舞蹈或者文学的表演艺术,观赏者无法仅仅通过“看”来体会到艺术家的创作情感,必须以表演者为媒介来达到艺术家和观赏者之间情感的交流。表演者通过深情的演奏,生动的表演,在使观众产生共鸣的过程中,体会到艺术家的情感表达与艺术效果。表演者在歌唱时,融入自我理解与情感,将歌曲的创作进行升华,实现艺术创作实践的再创造,用声音的艺术让观众体验到真情实感。
一、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
(一)主客结合创造,审美整体划分
声乐表演讲究主观创造与客观事实相结合。客观主要指的是:表演者的艺术素养,歌曲创作的初始风格,时代背景,节奏演示等方面,以及表演者对于歌曲的了解分析和整体认知。主观创造则更偏重于:表演者的表演方式,对音乐的共鸣和情感把握,创造性的趣味展现等。表演者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思想,并将歌曲与自己完美融合,才能达到艺术的审美层次。审美层次分为四个方面:咬字,音质,情感和整体表达。准确清晰的咬字,音质美感的演唱,都属于表演者自身的客观因素,这两方面是审美的基础,可以很好地传达表演者的情感,有利于情感的渲染和打动观众。声乐表演审美的灵魂是情感的输出,丰富且具有层次的情感表达能够让听众对于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享受,而对于舞台表现力的掌握,演唱各部分节奏和章节的统一等整体表达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可以将观众带入情景,领略艺术,让听众将表演与演唱融为一体。
(二)历史时代融合,提高审美培养
经典的作品一定是经历过岁月的洗礼,才能代代流传。作品的历史性体现为:当时的时代背景,大众的艺术审美,流行的表现形式等,这些都是它们能够广为流传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观众审美的改变,这些作品需要做出改变,结合当代背景,在符合观众审美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融合和创造,才能使得经典作品既不丧失原始表征,又能顺应时代的发展,继续传承下去。传统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是抽象的,如果没有较好的审美观,很难充分地把握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深刻意蕴,应当通过结合历史与时代的特点,对其从根本上进行把握与融合,结合表演者扎实的基本功:节奏,节拍速度的把握,以及情感的审美培养,从生活出发,理解作品产生的生活源头,通过对这些的掌握和理解提升表演者的表演能力,达到审美水平的提高。
二、声乐表演的艺术实践
(一)把握情感创造,加强艺术修养
一个作品的生命力的体现在于情感的创造。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声乐的创作情感与灵感都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演唱者应当学会去积极体验生活,积累生活,观察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情感体现,通过对演唱主题的分析与推敲,把握作品的感情色彩和意蕴表达,并且通过其他门类的学习:舞蹈,文学,绘画,雕刻,摄影,戏曲等各种不同风格和体裁的艺术形式来丰富自身的艺术积累,加强艺术修养,培养高雅的艺术情操。演唱者通过对情感的积累和生活的丰富探究,能够较快、准确地把握住作品的情感表达,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并且借助于自身强大的艺术修养与能力,更好地演绎出作品的再实践创造。
(二)注重形象创造,突出艺术表现
除了隐形的对于情感理解的表达和创造,显性的表演者的个性化形象和创造也是十分重要的。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和表演方式,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更容易接收到表演中所传递的情感,这是一个表演者的基本素养。作品表达情感的基础在于作品的独特个性,而感染力和音乐风格则属于演唱者的个人特点。因此,表演者首先应当对自己的歌唱技巧,情感表达,歌唱语言方面的艺术表现力进行加强,明确艺术表现的基础,关键和核心,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强化,通过正确的情感基调把握,定位自己的风格演唱意境,培养自身的全面发展。表演者还应当学会抓住作品的特点,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个性,将一些典型的特点用自身的感染力将其放大,并用自己的风格与其进行融合,这样既能突出原作的经典性,又能表达自己的鲜明个性,形成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创作。
总之,表演者应当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观,学会通过对其审美特征的探究,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心路历程。表演者通过将自己的情感和灵魂在作品中的融入,把握好情感表达和技巧使用之间的关系,用情感创造和形象创造把“声”与“情”完美有机结合。这样既能丰富表演者的情感体验,又赋予了作品生命,并且将艺术实践空间,审美空间完美融合创造,实现了声乐表演的“二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