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艺术IP的数字化推广研究
2018-11-15董瑾
董 瑾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6)
川剧,我国西南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蜀戏冠天下”唐代就已流传开来。川剧地方色彩浓郁,生动,不失幽默,有着非常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茶馆、古镇常见的一道特色风景线。
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川剧便以其独特的魅力收录其中。2017年举行的19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在会议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念,旨在对中国文化产业的支持与扶持,从而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软实力输出,提高中国的文化自信。川剧作为四川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经历了长时间的历史磨练,仍然具有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在现在的文化环境里,大众认同文化IP,而川剧就具有:文化人物,历史故事,历史服装,服装搭配,舞台美术,传统音乐等IP。通过对川剧的这些文化热点注入现代科技与人文创新,从而对大众进行的美术教育、文化教育可以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信。
一、川剧现状研究
川剧常见于舞台的剧目数以百计,四川地区有一大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为川剧的推广不懈努力奋斗,尤其近几年网络、媒体搜索指数也频见爆点,但现在绝大多数非专业人士对川剧的印象依然只局限在变脸、吐火等表达的表象上,但对川剧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历史价值却知之甚少。
川剧和其他戏曲剧种存在共同的危机。川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西南地区乃至中华民族的绚丽瑰宝,我们可以寻求一种新的推广理念与方式,可以通过川剧丰富的形式、造型、扮相、音乐、声音、也让那种综合的感受被人们慢慢熟悉、接受,作为普及教育的方式慎入推广川剧这门古老的艺术,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孩子,随着他们渐渐长大,也便会自然而然的依恋上这种艺术形态。我们有理由坚信,文化艺术的熏陶对大众的文化认知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以及对文化的传播的力度以及时间足够长,就会给青少年塑造好一个文化友好性的文化环境,使得中国的大众可以了解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以及培养下一代重视文化。古老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必要在人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间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的推广与普及,川剧年轻态推广势在必行。
在现在这个数字媒体化的时代,川剧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也可以以新的姿态融入人们的生活,近期我们已经可以逐渐听到一些推广与保护的声音,借助网络的力量,借助媒体的力量,让这些艺术瑰宝逐渐尝试用崭新的方式重新试着发出自己的声音,古老艺术的新型推广方式已成为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数字传媒产业的影响力
(一)技术本身的影响力,技术改变生活。一是广播电视平台数字传播技术。二是平面媒体数字传播技术。三是互联网平台数字传播技术。四是移动通信平台数字传播技术。
(二)数字传媒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一是宏观经济与区域经济。二是数字传媒产业在国家信息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数字化时代的战略转型
川剧的推广亦应顺应新媒体革命大趋势加快向世界性传播推广方式转型。数字化助推传统媒体转型,这一过程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如何应对数字化时代机遇与挑战。一是关于参与国际竞争的思考。二是关于纸质媒体网络建设的思考。三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与发展。四是新媒体业务的市场机遇。五是数字化新技术带来传媒的变革。六是新媒体内容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对川剧推广的启示。七是中国互联网的网站推广机制与启示。
四、川剧艺术的数字化推广保护与活化再生利用研究
川剧与动漫的结合发展已不是新鮮事物了,但是由于作品量少,精品欠缺,所以人们的认知度依然不高,在数字化推广的领域我们还可大有作为,人类文明瑰宝与新时代科技产物动漫的结合必将成为发展文化的新思路。我们大可借助多样化的现代媒体传播手段进行在创作,使川剧这门古老的艺术能得到广泛传播,最重要的是让传统文化能够重新回归到年轻人的审美与生活中中来。基于我国现在的文化发展状况,川剧在数字化媒体领域的年轻态推广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一)数字出版。与传统意义上的出版不同。数字报刊、电子杂志、经典剧目改编的文学作品,均可以为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量身定做;短小精美的绘本也可以成为小朋友所喜爱的普及读物;互动性更强的电子书;各种VR、AR交互形式的知识普及途径及游戏互动方式内容研发都是可探索的方向。
(二)吉祥物设计及周边产品的研发。“吉祥物”一词的来源其实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时期,在人类同大自然的抗争的过程中逐渐激发形成形成了借助偶像趋吉避邪的观念。后来这一承载人们祈愿祝福的美好事物渐渐演变进入各个领域,如企业吉祥物、竞赛吉祥物等等,许多知名企业的吉祥物以及历届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世博会的吉祥物也早已伴随其吉祥物周边产品深入世界人民的生活。如11界亚运会吉祥物盼盼、1998年法国世界杯吉祥物福蒂克斯、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等都曾一度掀起人民的购买热潮。在现代数字媒体设计技术发展支持下,数字设计与周边产品之间的转化与延伸发展越来越多样化,“IP”时代全面开启,除了娱乐性,产品也可以结合功能性推广出更多的产品,除了发挥其本身的推广宣传作用,亦可满足人们的日常审美及使用需求,如布绒玩具、搪胶玩具、气模、园艺雕塑、剪纸、文具、益智拼图、箱包、优盘、纪念币、手机挂饰、服饰、家居饰品、汽车饰品等,精美的演出海报、门票亦可以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纪念品。成都是旅游城市,旅游纪念品设计也是非常值得推广的一部分。以川剧经典角色的潮牌玩具开发;知识普及类的Q版经典川剧角色扑克牌,娱乐性可与知识性对接;经典剧目的书签、明信片绘制编排都是灵活的可尝试方向。
(三)电影电视行业推广发展研究。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通常意义下指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 所以较之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传播模式,以下几个方面的推广我们可以在川剧的推广中延续和改良。
一是川剧题材的动画片动画电影的制作与推广。与古老的戏曲艺术相比,动画这种形式再新不过了,用最前卫的方式表达古老的艺术形态,这种在发声必将深深的影响到人们。如2005年迪斯尼推出中国风动画电影《花木兰》,西方动画人用世界通用艺术语言讲东方古老故事再现,深得观众喜爱。但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不仅仅只是利用符号,还要思考符号背后所代表的文化、文化意义。目前就国内发展情况来看,京剧与动漫结合的案例最多,如央视播出的京剧动画《三岔口》《戏牡丹》等。川剧的动漫画探索之路随已经开始尝试性起步,但是与京剧的动漫画推广相比,川剧的数字化推广仍在尝试阶段,推广剧目数量还远远不及,所以仍是值得探索的崭新领域。
二是川剧宣传片推广。成都作为旅游城市,川剧无疑也是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川剧的宣传片可以作为旅游推广的一部分,让四海游客了解到这门艺术。宣传片可在春熙路步行街,宽窄巷子、锦里等景点的公共媒体播放,让本地人和游客都意识到成都还有这样的文化符号。
三是川剧在戏曲电视剧领域的推广。1984年四川电视台录播了川剧《王熙凤》,后四川电视台又陆续推出过《果树下的奇案》《乔老爷奇遇》等多部不同风格的戏曲电视作品。随着电视传媒及网络传媒的普及发展,人民大众对媒体内容形式的接受度也越来越广,仅百度关键词搜索就约有22,352个与“戏曲电视剧”相关的视频,约303个与“川剧电视剧”相关的视频,所以在电视节目、网络视频节目百花齐放的今天,川剧也应该勇敢地回到这一主流媒体的推广中来,继续散发自身特有的魅力。
四是川剧电影的制作与推广。数字电影市场现状,数字电影运营模式分析。
五是曲艺频道、付费频道与高清频道的推广发展研究。目前仍没有单独的川剧电视频道。与时俱进,使戏曲由舞台走向荧幕。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台,如CCTV11戏曲频道、河南台《梨园春》。
六是川剧在数字广播领域的推广。中国数字广播及网络广播的发展状况概述,数字化对广播内容产业的影响及其对策,数字化对于中国广播内容产业的意义及存在问题等。曾在全国获奖的川剧广播剧《火红的云霞》,实现从舞台艺术向听觉艺术转化。
数字媒体推广的诸多形式中,动画、电影、电视剧都恰好能延续戏曲本身动的表演形式,同时能将剧作原本精神之所在借助音乐、动作、色彩、空间、氛围等多方面要素更全面的演绎再现出来。
(四)手机媒体。进入Web 2.0时代,手机应用平台推广在近几年飞速发展,不同种类的APP应用设计每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科技已经进入智能联网时代,川剧APP知识推广也不无可能,比如知识问答型的川剧小常识推广,通过音画交互的方式,用户可以从体验中找到互动式学习的乐趣,寓教于乐,为古老的艺术注入最具活力的推广学习方式。另外,川剧造型组合的APP游戏开发也非常有趣。
(五)网络媒体。一是博客、微博、博客等交流互动推广模式。二是搜索引擎推广,搜索排位、首页推荐等推广方式。三是土豆、优酷等视频播放平台的推广。四是川剧数字博物馆的建立。
国内首家川剧博物馆成都川剧艺术博物馆2001年12月28日撩开神秘面纱。另外重庆川剧博物馆也在2012年对市民免费开放。实体的博物馆虽可以让观众近距离观看到展品,通过动态与静态的方式展示成果,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认识到实体博物馆的不足,毕竟展示会受到地域,场地,展品更换,展品收集等各种实际问题的制约,并不是每一位感兴趣的朋友都能在第一时间参与进来。数字博物馆的建立能直接有效的解决地域及受众人群这一问题。
同时也可以加大川剧在校园的推广力度,毕竟年轻人才是文化的未来,对川剧能有更多的了解途径可以帮助大家更早更全面的接触我们多彩的文化遗产,有益于大家建立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