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马,一次世界性的联欢
2018-11-15李言
李 言
每年,世界上著名的马拉松赛足以排满整本日历。早在700年前的元朝,北京就有了类似现代马拉松运动的“贵由赤”。“跑马”,这个三年内火爆中国的新词,代表了中国体育界一个现象级的热潮——马拉松狂热。今年跑马发烧友刷爆沈马,抢光参赛名额只用了18小时4分钟,又一个爆表的数字。网上报名堪比春运抢票,用时和跑个半马时间差不多,沈马参赛名额奇货可居,比买房买车还紧俏,就差摇号了。
2011年 22场,2012年 33场,2013年 44场,2014年 51场,2015年猛增到134场,2016年更是达到了328场,到今年涵盖了全国150多个城市,参赛人次超过500万。
马拉松,一个曾经以40多公里超长距离令人望而生畏的项目,已经华丽变身为全球最潮的运动之一,并以全民狂欢的节奏发展。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越 5000美元这条线的时候,会进入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周期,这在欧美称为“马拉松赛事现象”。
是什么让跑步发烧友如此入迷?慢跑,作为一种人类“对现代工业化城市生活的反制”,除了代表健康的人生态度和一种生活方式的推广,还有一个始终被忽略的根源——古代原始人狩猎羚羊等大型动物,主要就是靠不懈追击直至猎物累倒。与四蹄动物相比,人类的奔跑速度虽慢得多,但我们具有其不具备的先天优势:人类身体的进化就是为适应长时间的耐力输出。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只有长跑可以让64岁的老人与19岁的少年一决高下。我们天生就是适合跑步的生物。我们是地球上最有耐力的跑者。
马拉松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能从中发现自己。在一年跑一次全马的村上春树看来,个人的局限性中,可以让自己有效地燃烧,哪怕一丁点儿,这便是跑步的本质,也是人生的隐喻。
因为爱,我们生于世;因为跑,我们存于世。就让我们戴上斯巴达人的披肩,系上塔拉乌马拉人的兜裆裙,高举夸父的桃枝,先北马,再南马,去上马,走广马,奔厦马,跑沈马,一场马拉松认识一座城,也认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