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真实
2018-11-14陈赛
陈赛
每一个与3岁小孩子相处过的大人都有被无休止的问题逼疯的瞬间,直到你脱口而出:“没有什么为什么,因为所以!”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无尽的好奇心是真实的。他们的提问中,有一些固然是为了寻求大人的关注(或者获得许可,甚至挑战权威),但至少2/3都是为了获得信息。他们真的想要知道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幽灵怎么睡觉?为什么人会做梦?为什么人会死?人死后既然埋在地下如何去往天堂?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国家?大雁为什么飞成V字形?是谁发明了语言?是谁创造了上帝?为什么我们的两只眼睛不能看到两种不同的东西?小宝宝是怎么跑到妈妈肚子里的?
关于孩子的问题,最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的好奇心的规模。2007年,加州大学心理学家发展心理学家米歇尔·乔伊纳德(Michelle Chouinard)记录和分析了4個孩子与家长之间200个小时的对话记录,共2万多个问题。她发现,2~5岁的孩子,平均每分钟要问1~3个问题,平均每小时100多个问题,相当于一年4万个问题。
孩子为什么会问这么多问题?
哈佛大学的教育学教授保罗·哈里斯专门研究孩子为何那么爱提问这件事情。他将“提问”视为区分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的一道进化分界线——甚至早于语言,人类就已经通过某种形式的提问来获得信息。比如一个才1岁的小婴儿可能拿起一个奇异果,通过眼神或者姿势,向旁边的大人表现出想知道更多的欲望。但再聪明的大猩猩也不会这样做。它们也会传递信号,但从来只是简单的索取,而不是寻求信息。
他认为,一个孩子提出一个意义通顺的问题,涉及一个相当复杂的认知过程。这个孩子首先得意识到有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事情,一个他们从未涉足的不可见的知识世界。比如当一个小孩问“这个叫什么”,意味着他知道这个东西有个名字。然后,他们对于可能的答案也会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当他问“我的球在哪里”,说明他们知道球可能在某个地方,尽管他不知道具体在哪里。此外,他们还得意识到别人,比如他们的父母,是这些重要信息的持有者,而语言,可以作为一种工具从他们那里获取信息。
孩子的问题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得到事实,比如一个人、物或行为的名字(这是什么)、功能(有什么用)、地点(在哪里);另外一种则是为了得到解释,也就是how和why的问题。在30个月以前,孩子问的绝大部分是what、who和where的问题,但在30个月之后,解释性的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多,从4%增加到25%。如果按一小时100个问题算,一个孩子在家里每小时会要求家长解释25次,一年下来,至少一万个why和how的问题。
科学家认为,这些持续不断的why和how的问题对孩子来说意义尤其重大,因为通过这些问题,孩子在试图搞清楚一个事物(无论它是物理的、机械的、社会的)的因果链条,发现事物运作的本质,从而搭建关于真实世界的逻辑基础。
在大部分人类历史中,很多事情我们无从解释,比如火、风暴、旱灾、疾病,甚至太阳的升起落下。所以,我们用神话、魔法来解释,尤其是那些影响我们生存的自然现象。就这一点而言,孩子可能与人类初民很像,他们很多时候都是泛灵论者,相信自然现象背后是有动机的。
但是,越来越的科学证据显示,就探究真实世界(包括人的层面)而言,孩子的思维方式与科学家是很像的。科学始于观察与提问,为什么太阳每天早上升起,晚上落下?孩子也许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一个解释,比如太阳是一个老公公,他早上起来上班,晚上回去睡觉。跟希腊神话其实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一个太阳神每天驾着烈火战车从东至西穿越天际。但是,与科学家一样,孩子对于这些解释是开放的。当他们获得一定的关于天文学的新知识之后,当他们发现新的证据与自己之前的理论不相符合时,他们就会重新审查证据,修正自己的理论。
提问在孩子的发育过程中出现得这么早,如此自发,又如此具有普世性,说明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有着深刻的生物学根源。就像行走、玩耍一样,这是不需要教的事情,而是需要被允许、被鼓励的事情。但就历史而言,心理学家和教育学者很少关注孩子的提问带来的认知收益。他们更愿意相信真正的学习是哲学家卢梭所提倡的那种——一个孩子独自在自然中漫游,通过与自然的交互学会理解和爱这个世界。植物、动物、星月、云彩,倾听虫鸣鸟唱,会丰富他们的知识,锐化他们的感官,滋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他们担心,当孩子提问时,他们会不假思索地服从成年人的权威。
的确,孩子是从第一手经验中了解这个世界的。观察、模仿、玩耍,都是他们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1936年,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就提出,孩子是通过玩来理解世界的。婴儿的玩是身体性的,他们用触觉感知世界,什么东西都要塞到嘴里。然后是练习式的玩——一个孩子不断爬上爬下,或者一次又一次地打开一个瓶盖。再然后就是“想象游戏”/“假扮游戏”,孩子从现实世界中吸收想法和概念,然后应用到虚构的世界中。对孩子的心智成长而言,这种假扮游戏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种玩——通过想象,他们将大大的世界微缩到他们的智力能够掌控的大小。
但是,世界上有一些知识或概念,不是通过第一手的观察或者玩耍式的实验可以获得的。比如那些太大、太小、太遥远、太久远的事情。比如细菌、地球的形状,银河系的大小、法国的首都。他们需要借助于外部资源,包括工具、书本、电视、大人。而且,大量的证据显示,当孩子在问why和how时,他们不仅是要寻求解释,同时也对这些解释有自己的判断和回应。他们并不是不假思索地接受大人给予的任何答案。恰恰相反,他们会消化成年人给他们的答案,并据自己的经验对这些答案做出判断,提出反例,或者在这些答案的基础上提出更多的问题。
早期的儿童研究者们,比如卢梭和皮亚杰都认为,不回答孩子的问题,才能让他们成为更好的科学家。但现代心理学的证据显示恰恰相反,只有当他们的问题得到积极、真诚的解释,他们才会回应以持续的思考和深入的好奇心。“提问—寻求解释—积极纳入新信息—形成新问题”,构成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基本认知循环结构,这种结构与科学家探索世界的方式恰好是一致的。相反,如果孩子得到的只是敷衍的答案,比如“我不知道”,或者“因为所以”,他们就会继续重复他们的问题,或者自己寻找解释,当然也可能就此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