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向孩子解释真实的世界

2018-11-14陈赛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44期
关键词:世界孩子

陈赛

一个父亲的地球生活指南

不久前,我读到一本很迷人的童书叫《我们在这里:一个父亲的地球生活指南》,作者叫奥利弗·杰夫斯,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者。

这本书是为他当时尚在襁褓中的小宝宝创作的。这个小婴儿出生时,杰夫斯已经40岁了。他回想起自己第一次从医院里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回家时的感觉,“两个人进去,三个人出来,总觉得哪里不大对”。

到了家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抱着小婴儿,给他介绍他在地球上的第一个家。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一一指给他看:“喏,你看,这是平底锅,是我们用来做饭吃的。我们为什么要吃饭?因为吃了饭才不饿……”

“这个是窗户,窗户外面那个东西叫树。”

“那个是鞋子,正在咬鞋子的那个家伙是狗。”

…………

接下来几个星期,这位新手父亲发现自己一直在絮絮叨叨地跟孩子介绍和解释这个对一个小婴儿来说显然太大了的世界。而且,当他以一个婴儿的目光打量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显得前所未有地陌生。

比如,他需要把事物分解到最基础的部分,就像陆地与海洋、白天与黑夜、植物与动物;他需要解释一些非常抽象的概念,比如时间、空间、个体、社会、爱……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进入到了一种很奇怪的宏观/微观交织的思维状态。“我完全聚焦在一些很小很平凡的事物上,但同时又意识到万物的宏大与神奇。突然之间,极微小之物仿佛承载了其宏大的意义,一些很简单的道理听起来却是关于人性最深刻的原则。”

比如他一点点记在笔记本上的那些写给儿子的文字:“要照顾好你的身体,因为这些部位绝大部分不会再长出来”;“人有很多不同的颜色、形状和大小……但我们都是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所有的一切”。

《魔法现实》作者理查德·道金斯

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我问他,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这样的视角转换?

他回答说:“也许,当你第一次爱一个人甚过爱自己,当你意识到这个小生命如此脆弱,而你需要为他/她负全部责任时,你的视角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你不再只关心世界在你眼中是什么样的,你还关心世界在他/她眼中是什么样的。你不再只关心自己的困惑,你更关心他/她的困惑。你不再只关心世界为你敞开的可能性,你还关心世界为他/她呈现的可能性。”

从这本书中,我们能明显地觉察到某种画风的变化。以前他笔下的人物非常漫画性,棒棒糖一样的脑袋、小木棍一样的细腿,但现在他画中的人物和动物看起来都更加丰滿、写实。好像有了孩子之后,他笔下的世界突然增加了重量,也许是他希望给孩子呈现一个更真实的世界。

但是,他怀中的那个小婴儿会怎么看他的父亲为他描绘的世界呢?如果他会说话,他的第一个问题会是什么?他会为知道了关于这个世界的哪些事情感到愉悦,又会对父亲的哪些解释提出质疑?

幻想世界vs真实世界

几乎所有的动物,包括鼻涕虫也能通过试错来学习。聪明一点的动物,比如乌鸦和灵长类动物可以通过观察学习。但人类的孩子将学习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他们能理解这个世界的各个层面,包括物理、生物、文化、心理。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对于孩子的心智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我们总认为,孩子(尤其是婴幼儿)是不理性的,自我为中心的,是非不分的,他们的思考与经验是具体的、即时的、有限的。孩子的智力发育要先经历一个漫长的黑暗时代,直到上学年龄才被理性之光照亮,逐渐发展出对于这个世界和他人的理解。

但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研究却发现,孩子比我们以为的学得更多,想象得更远,关心得更广,体验得更深。从婴儿时期开始,他们就通过观察、模仿、提问等各种手段获取关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并自主地建构自己对于世界的解释模型。

孩子喜欢魔法、公主、飞船,我们就以为,他们喜欢活在幻想里。但很多研究认为,比起幻想世界,孩子对真实世界的兴趣更大,从真实故事中学到的东西也更多。比如,学前儿童更可能从真实的动物(而非拟人化的动物)中学到新的知识。当故事涉及到真实的人物(而非虚构角色)、真实情节(而非太空冒险)时,他们更可能将故事里的解决方案应用到现实生活的情境里。

事实上,孩子之所以沉浸在假想的世界里,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真实世界。比如他们编造假想的朋友,是为了学习如何解释真实世界中他人的行为。那些有假想的朋友的孩子,通常与现实世界中的朋友相处得更好,因为他们更擅长分析和预测别人的想法和感受。自闭症的孩子几乎从不创造假想的朋友,也从不参与任何假想性的游戏。

孩子对真实世界的兴趣,还可以参照他们无休止的问题。我很喜欢一本绘本叫《风去哪里了》,是一个孩子无止尽的提问:

风停了以后,它到哪里去了呢?

当暴雨过了以后,雨到哪里去了呢?

山到了山顶以后,又到哪里去了呢?

云飘过天空,到哪里去了呢?

森林里的树叶变了颜色,落下来了,以后呢?

孩子的问题常常既简单又深刻。简单,是因为他们对于这个世界所知尚浅;深刻,则因为他们常常叩问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的问题常常让我们对平时确信自己理解的事物是否真正理解产生怀疑。

其实,很多科学家追溯自己的科学生涯,经常会追溯到童年被某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问题击中的瞬间。比如爱因斯坦曾经提到过,四五岁的时候,父亲给他看一个指南针,那枚小小的指针以一种如此坚定的方式运转,完全悖于常理。“我仍然记得——至少相信我记得——那次经验在我身上留下了深远的印记,让我相信事物背后必然还深藏着什么。”

所以,很多科学家对孩子的问题有特殊的偏爱,也喜欢解答孩子的问题。爱因斯坦就很喜欢回答小孩子的问题,有一本书叫《亲爱的爱因斯坦教授:小朋友写给大科学家的信》,收集了孩子们向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教授提的各种问题,比如:

爱是什么?

是什么使得太阳和行星待在天上?

小鸟的羽毛为什么有颜色?

我想知道天空以外是什么。我妈说您能告诉我。

我们想知道,如果四周没有人,一棵大树倒下去,会不会有声音,为什么?

爱因斯坦一生被人编排各种“名言”,下面这句话不知是真是假,但我很欣赏:“如果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解决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我会花前面55分钟来决定自己是否问对了问题。”

霍金也曾经和女儿合作过一套科普童书,讲一对少年男女(乔治和安妮)的宇宙冒险故事。这套书就起源于一个孩子的问题。在他的外孙7岁的生日派对上,一个小朋友问他:“霍金先生,如果我掉入黑洞会怎么样?”

那套书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科学家艾瑞克因为一场阴谋被黑洞吞噬,但他为两个孩子留下了几页纸,上面记载了他的黑洞理论的简易版,包括什么是黑洞,黑洞是如何产生的,你如何看到黑洞以及如何逃离黑洞。

“孩子总是在提问,事情如何发生,以及为什么?大人经常告诉他们,这些都是愚蠢的问题。但常常是大人愚蠢,以及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愚蠢。孩子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并不断提问,这很重要。我也曾经是孩子,并且好奇至今。孩子问我关于黑洞的问题,我发现只要解释的语言足够简单,他们能理解这些概念。我愿意想象他们长大以后,能够拿起《时间简史》,认真地读一读。”

好奇心是一种脆弱的东西。科学家认为,孩子的好奇心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孩子的基本认知能力;第二则是父母对于他们不成熟的问题的反应。好奇心是一个反馈循环系统,得到鼓励,就会增强,被无视,则会减损。

事實上,就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而言,还有很多微妙的界限,比如在解释一个现象的同时,我们需要留下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与神秘感。我们需要给孩子知识,但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并不知道所有的答案。让他们知道我们可以探索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并非全是神秘,但仍然充满了未知。

就像我非常欣赏的一位科普童书作家史蒂夫·詹金斯在《一秒有多长》(那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的末尾的自我介绍中所写的:“本人完成本书时,已经经历了21439次日出,心脏跳动远远超过了20亿次;与他出生那天相比,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远了2米,地球上至少多了45亿人,其中包括他的三个孩子。直到今天,他仍然无法完全理解时间,但他希望每天都能多懂一点点。”

5岁以后,无论家庭背景如何,孩子的问题都呈明显减少的趋势(阅读和书写增加),并不是因为他们丧失了提问的能力,而是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开始上学了,对结果的关心逐渐取代对过程的好奇。而且,他们会发现,大人们,尤其是老师,都更喜欢答案,而不是问题——在大多数场合,提问都被视为是对权威的挑战(或者无知的表现),鼓励提问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放下权力和控制,这对成年人来说很不容易,所以能容忍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们当然不能奢望每个父母都能像霍金那样,为孩子简化一个如此复杂的科学概念。也无法奢望每个老师都能像爱因斯坦一样,对孩子的问题抱着最大善意的宽容与鼓励。但是,我们需要理解,孩子早期的学习经验很大程度上是社交的。有一些学习经验固然涉及他们自己的一手经验(通过观察),但更多的则是从外部寻求信息和答案,包括一些抽象的概念、科学现象、过去/未来事件。为了理解这些概念,孩子必须依赖他人提供的信息与知识。非虚构类童书的价值就在于此。

虚构和非虚构类童书在读者中激发的热情是不同的。当我们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时,其实是在以一种文学的方式向他解释世界。虚构故事的主题,比如爱、恐惧、冒险、战胜邪恶与逆境,大都是普世的。你可以给任何一个孩子读《夏洛的网》《查理的巧克力工厂》,都能俘获他们的心。但阅读非虚构童书的乐趣就要更微妙得多。很少有小读者会在读到某只蜘蛛神奇的跳跃能力,或者某个大陆板块移动时,激动得大笑或者大哭。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对同样的非虚构主题感兴趣,有人喜欢天文,有人喜欢动物、地质、工程。但是,我发现,真正优秀的非虚构类童书能以一种更奇特的方式捕捉孩子的心,它所传递的愉悦、美和惊奇感一点也不逊于故事。

理查德·道金斯曾经给小孩写过一本书《魔法现实》,书名的意思就是,科学对现实的诠释中所蕴含的魔法,绝不亚于神话、寓言和童话。神话能持久,因为它们是伟大的故事。科学的叙事永远是未完成的,不断地被修正,极少有干净的结尾或者感人的道德抚慰,但它们可以像荷马史诗一样神奇,也可以像吉卜林(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创作许多儿童文学作品,如《丛林之书》)一样有趣。比如关于人类的起源,有什么故事比进化论更神奇?“你想,我们本是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微尘的碎片,在40亿年的时光里,又逐渐从细菌变成了今天的样子,这是一个多么引人入胜的故事!”

《我们在这里:一个父亲的地球生活指南》作者奥利弗·杰夫斯

在采访中,史蒂夫·詹金斯告诉我:“我对孩子的理解力有极大的尊重。无论多么复杂的概念,只要能与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产生关联,只要为他们提供一些理解世界的工具,剩余的他们自己就会搞定。”

比如,他认为,对孩子而言,尺度(scale)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因为这是孩子用来衡量世界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这是我从自己跟孩子的相处中发现的规律。当孩子面对一个新事物时,无论是一种动物,还是一种地质特征,或者某种天文现象,他们首先想要的,是一种尺度感。其实不仅孩子如此,一旦事物超出了我们的直接经验范围,连成年人都很难把握尺度。”

所以,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地利用这一尺度。比如《一直一直向下看》,画面从外太空逐渐进入地球,接下来有陆地与海洋……每一页都是一个镜头,每个镜头都是前一个镜头的局部放大,最后结束在一个小男孩拿着放大镜看一只小瓢虫。这本书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他们第一次带2岁的女儿坐飞机,飞机快要降落的时候,他发现女儿看着窗外一脸惊奇的眼神,他想她一定是意识到了——房子怎么变小了?

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本《一秒有多长》,也是一种时间的尺度。短短一秒,人眨眼7次,啄木鸟啄树20下,蜂鸟振翅50次,蝙蝠发射200次超声波,黑曼巴蛇滑出可怕的7米,蜻蜓飞行15米,飞机航行244米,座头鲸的歌声在水下传播1550米,光传播300万千米。世界上有4名婴儿出生,同时2人死亡。有1500只鸡被杀。然后,作者将时间的尺度从秒扩大到分,小时、一天、一周、一年,整个宇宙的时间长度。

他还有一本很有趣的书叫《为什么大熊猫有黑眼圈》,是以小朋友的口吻采访一群长相怪异的动物:

亲爱的山魈,你的鼻子怎么这么鲜艳?

亲爱的角雕,你头上的羽毛怎么横七竖八的?

亲爱的髭海豹,你的胡须那么长会痒痒吗?

亲爱的大熊猫,谁给了你一对大黑眼圈?

他说,孩子可能会觉得一个动物的长相或者行为很诡异,但通过这种因果链的推论,他们会明白,动物之所以长成他们长成的样子,之所以做出这些古怪的举动,背后都是有原因可循的。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对事物的因果链条感兴趣。“为什么”这个问题以及它所指向的答案,让孩子以更深刻广阔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

詹金斯生于1952年,父亲是一个物理学教授和天文学家。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他小时候经常搬家。北卡罗来纳、弗吉尼亚、堪萨斯、科罗拉多,无论搬到哪里,他总是养着一屋子的蜥蜴、乌龟、蜘蛛,他还搜集化石和岩石,笔记本上写满了各种地质时期。他家的地下室永远有一个他的化学实验室。

童年时代他最爱的一本书是探险家安得思(曾任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的书《过去那些奇怪的野兽》,讲的是安得思上个世纪30年代在蒙古寻找化石的故事。他一直以为自己会当一名古生物学家。但是,他最终选择了设计。毕业后,他搬到纽约,在广告设计公司工作,直到女儿出生,在给女儿读床前故事时,他开始与妻子一起创作图画书。

“世界在飞速地变化。一方面,科学变得越来越抽象,其尺度要么小到不可理解,如量子力学,要么大到不可理解,比如宇宙学,或者在时间的维度上令人难以把握。非科学家越来越难以与之建立连接。

但与此同时,科学相关的问题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越来越直接的影响,比如干细胞研究、克隆的可能性、基因编辑、核武器等等。作为公民,社会却要求我们对这些我们几乎无法理解的问题做出决策。但是,如果孩子能真正理解科学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连串事实,任何人都可以追随这个过程,对信息的对错及其背后的动机做出明智的判断,也许他们能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这就是非虚构类童书的价值:它鼓励孩子提问。它会告诉孩子,观察和衡量自然世界是通往理解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科学的结论本就是供人质疑的。理解科学如何运作,意味着我们知道如何批判性地思考一件事情,我们可以观察事物本来的样子,而不是由别人来告诉我们它们是什么,对这些事物产生新的想法,并验证我们之前关于它的知识到底是否正确。

孩子的好奇心是如何发展的

《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约翰·杜威曾经详细描述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如何从一种生命的本能发展为智力活动,成为推进思维的积极力量。

好奇心最先表现为一种生命力的外流,一种丰富的有机体的表露……随便注意一下一個婴儿的动静,就会看到他也是不停地试探和摸索。他会吸吮、触摸和碰击各种物品,推推拉拉,抓抓丢丢,总之是在体验这些东西,直到不再有新鲜劲儿为止。这样的活动很难说是智力活动,然而倘若没有这些活动,智力活动就会缺乏材料而变得苍白无力和走走停停。

在社会刺激因素的影响下,好奇心会发展到一个较高的阶段。当一个孩子不再能够从亲身接触物品而获得有趣感受,可是懂得了他可以通过问别人而扩充自己的体会容量时,他就会求别人给他提供他感兴趣的材料,此时一个新纪元就开始了。我们会不断听到童稚的声音在问:“这是什么?”“那是为什么?”

然后,他的问题还会逐步深入:这房子是立在什么上面?支撑这房子的土地又是立在什么上面?支撑这土地的地球又是立在什么上面?如此等等。但这类问题还不是真正自觉或理智的系统探索。他要求的还不是科学的解释,而只是希望更多地了解这个神秘的世界。他探索的还不是什么法则或原理,而只是更多的事实。不过小孩的东问西问已不单单是为了积累一些互不连贯的信息。他会蒙蒙眬眬之间意识到这种种事实还不是全部的故事,它们背后还会有更多的东西,还会从这些东西看出更多的道理。这样就出现了智力好奇心的萌芽。

当好奇心上升到体能层面和社会层面之上,就到了智力层面,此时是在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基础上发现了问题,而加以思索。当问题问过别人后仍未解决,而孩子仍然将问题留在自己脑子里继续思索,想方设法寻求答案时,好奇心就上升到智力层面,成为推进思维的积极力量。对于头脑开放的人来说,大自然和社会的经历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微妙的挑战,有待于进一步思索。使问题萌发的力量需要及时抓住和正确利用,否则它们会逐渐减退以至消失。

猜你喜欢

世界孩子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熊孩子爆笑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