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2018-11-14安娜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部门以及社会越发注重学生综合性全面发展,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课程相对较多,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疲劳以及偏科情况。特别是物理这一学科,是拉大学生综合成绩的关键学科。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科特点,展开相应教学,从而探讨了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关键词:生活化;兴趣;高效
初中物理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有所不同,不仅和数学一样有较强的逻辑性,还和语文一样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常见的现象诠释深奥、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使得物理知识更加直观化、简易化,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进而达到高效的物理教学。
一、 运用生活物品,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课程教学的开始,是教学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新课程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的教学质量,良好的课程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而失败的教学导入,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无法使物理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事物来进行导入新课,比如在八年级《声音是什么》的教学活动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们了解到声音产生的原因。教师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者现象,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如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汽车的鸣笛声、下雨天的打雷声等等,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下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又是怎样的传播的呢?这时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发言:“這些声音是通过我们的耳朵传递过来的。”随后,教师拿出一根橡皮筋以及盛有水的水杯。教师引导学生们“橡皮筋、水杯一直放在桌子上,它们会发生声音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会。”这时,教师拿起一根橡皮筋拨动几下,橡皮筋发出了声响;杯子在教师手中晃动几下也会发出声响。学生们针对这两个物品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思索着是什么原因导致物体发出声音,激发了探索求知的欲望。教师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融入物理教学当中,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无处不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 展开生活实践,掌握新知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设备的局限性,很难在课堂上进行操作实验。教师只能根据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加上学生们的理解,消化并掌握物理知识。这种理论化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深层地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简单实验,来讲述书本上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们直接、明了地理解物理的理论知识,更容易让学生们吸收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光的色彩颜色》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光源、光的色散现象,以及光的三原色。首先教师向学生们提出问题:“蜡烛和手电筒本身是发光体吗?”学生们的答案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教师拿出一个没有通电的手电筒,并没有发光,这个时候并不是发光体,只有手电筒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发光,本身发光的物体才叫光源。随后,教师又问道:“光是什么颜色?”教师立马打开了手电筒,学生一致认为光是白色的。教师拿出一个三棱镜,手电筒照在三棱镜上,映射在墙上的颜色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时学生们才发现光并不是白色的,而是多种颜色组合而成的。在讲述光的三原色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仔细观察电脑上白色部分,经过学生们的探讨,发现电脑白色部分是由无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光点组成,而这三种颜色正是光的三原色。其中发现绿光和红光组合在一起会产生黄光,而绿光和蓝光组合在一起会产生青光,一定适量的红绿蓝光就会产生白光。教师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去验证物理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同时,在生活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为高效的物理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 深入现实生活,学以致用
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只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更是让学生们学以致用。不管什么学科都是如此,物理学科也不例外。物理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哲学以及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许许多多的物理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为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提供了保障。例如在八年级《摩擦力》一课时,教师拿出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条毛巾以及几支圆珠笔芯。首先将木块放在平滑的桌子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进行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显示的数值。其次,把木块放在铺有毛巾的桌子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使其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数值。最后,把木块放在有圆珠笔芯的桌子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数值。经实践操作发现,木块在圆珠笔芯上运动时,摩擦力较小,而木块在毛巾上运动时,摩擦力最大。实验操作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下摩擦力与什么有关系,可以和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学习。在学生了解摩擦力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教师向学生们进行提问:“我们在买运动鞋的时候,是买鞋底波纹比较多的,还是波纹比较少的?”其中一名学生积极发言:“购买波纹比较多的,这样可以增加摩擦力,可以防止鞋子打滑。”对于购买轮胎也是一样的道理。教师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
综合所述,作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应该使物理知识紧密地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灵活运用生活教材,开展积极教学。除此之外,教师利用生活道具讲述物理的理论知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学以致用,为学生物理的综合素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蔚玲.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探讨[J].高考,2018(3).
[2]蔡海军.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2).
作者简介:
安娜,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市科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