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电教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14银双
摘 要:幼儿的发展取决于他们生活的环境,而环境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在幼儿园的环境中,电教媒体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开发和使用的新技术,给儿童与教学环境提供互动的作用。并且电教媒体是一个融合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多功能环境因素。通过分析电教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为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教媒体;幼儿园;教学;应用
电教媒体将图形、文字、声音和图像融合为一体,具有形象逼真,信息量大,空间效应广的特点,这也是在环境教育中具有的独特特点。鉴于电教媒体的特点,可以促进幼儿的积极和谐发展。那么,我们该如何使用電教媒体对孩子进行教育?其中幼儿的发展取决于他们生活的环境。环境是幼儿成长的基础,幼儿只有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其中电教媒体是幼儿园的一种自然环境,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开发和使用的环境因素。这是一个融合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多功能环境因素。电教媒体将图形、文字、声音和图像整合为一体,具有形象逼真,信息量大,空间效应广的特点。因此,电教媒体在环境教育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促进了幼儿的积极和谐发展。
一、 运用电教媒体深化幼儿对环境的认识
电教媒体可以使事物扩大,由静态转为动态,因此我们利用电教媒体引导儿童了解环境。由于儿童受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他们非常喜欢新奇、动感和丰富多彩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地激发孩子们积极探索和获取丰富知识的愿望。因此,我们运用电教媒体引导幼儿了解环境,加深幼儿对环境的理解。通过对儿童周围环境的初步观察,利用电教媒体对事物再现的感知,给幼儿一种很好的体验。比如:我们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欣赏美丽的春天,用动画片展现《美丽的春天》这一课,动态画面一次又一次的展示,让幼儿们进入“春天”,见证春天的“花朵飘飘,蝴蝶飞舞,草儿发芽”。他们再次欣赏美丽的“春天”,不知不觉地受到春天的影响,感受到春天的热情。《美丽的春天》这一课的内容也受到美的影响,也经历了美丽风景的喜悦。
通过使用各种电教媒体,为幼儿建立一个“真实”的情景,将声音、图像和形式融入教学。鼓励孩子了解周围的环境,让幼儿能够进一步了解难以直接接触和观察的事物。把远离孩子生活环境的东西生动地呈现在他们面前,让孩子们沉浸在环境中,比如听到他们自己的声音。基于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多样性,我们将获得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能够让儿童获得有关环境的信息并且让他们提高自己的能力。例如,在主题活动“我爱我的家乡”,邀请孩子们通过视频观看电视节目,让孩子们了解城市建设的发展。孩子们沉浸在环境中,他们的情绪很高。当他们看到一栋小高层平房变成了高层建筑和拥挤的公路时,一座雄伟的高架桥竖立起来,一片荒地变成了一个宽敞的广场,孩子们不禁跳起来,欢呼起来。因此,鼓励孩子热爱自己的家乡,并为自己是家乡人而感到自豪。
二、 运用电教媒体让幼儿创设环境
(一) 实拍实录,动手动脑
由于生活经验的局限性、生理和心理的特征,给幼儿展示一些典型的案例,幼儿往往对周围环境视而不见。因此,我们用真实的镜头来记录孩子们的真实生活,进行教育活动。孩子们在屏幕上看到他们自己的形象,很容易与老师产生共鸣。在这个“场景”中,孩子也很容易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教师和学生往往产生一种和谐的情感氛围。例如,在“寻找物体”的运动中,孩子的整个活动镜头都被摄像机捕获。一些孩子在电视上看到他们自己的照片会非常开心。一些年幼的孩子表达了对自己言行的强烈感情(彼此追逐,总是说累了等)。有了这样深刻的个人经验,幼儿主动与老师合作,安排了“春姑娘来”的装饰主题:搓柳条,春花,蝴蝶,燕子,蜜蜂……都很忙。因此,电教媒体不仅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培养了孩子的各种能力。
(二) 课件在教学中的恰当使用
在教学实践中,课件的使用必不可少。多媒体课件的优点在于它形象化,能够给幼儿更直观的感受,而儿童参与环境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就是利用多媒体课件。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折纸活动时,老师先给幼儿展示制作“燕子、乌龟、狐狸”的视频,先让幼儿进行观摩,等大家学会了以后再开展实际操作,让他们迅速地折出小动物。适当使用计算机课件刺激幼儿在他们的活动中积极运用他们的大脑,手和手势。
三、 电教媒体在环境教育中的运用
(一) 选视度
对广大教师而言,电教媒体的使用是教学方法之一。电教媒体只有服务于环境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上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进行教学。只有选择好视角,并且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来实现环境教育。教师再将电教媒体与环境教育的内容和目标相结合,把电教媒体在课堂中发挥到极致。例如,在“节水”活中,由于污染的问题,造成河里的鱼虾的死亡。有一些问题是人们把垃圾倒进河里,还有一些是工厂里的废水直接排至河里等。把这些事件用物理投影机给幼儿进行观看,以便轻松实现教育目标。
(二) 有深度
虽然电教媒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孩子们只看只听,而不动脑筋,这将阻碍儿童抽象思维的发展。曾经有人说过,教育和教学活动必须从直觉开始,以抽象结束,这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深度。因此在运用电教媒体进行环境教育时,必须突出教育内容的基本特征。例如:讲授《春夏秋冬》这节课时,将四季的鲜明特色照片倒转成为PPT或白板上,再将春夏秋冬的顺序重新排列,使其具有一定的深度,以便孩子们可以获得成果。
(三) 高效度
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不仅要以“电”为基础,而且还要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教学媒体应该从教学内容中选择,而不是由教学媒体主导。让幼儿在活跃中学习,使学习变得轻松和灵活。教学中哪种教学效果好,幼儿容易接受,我们的教师就应该运用。
总之,由于电教媒体自身的特点,给人们一种全新的面貌。同时,科学、合理、高效地应用于幼儿园环境教育,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萍.浅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3):123.
[2]周静.浅谈利用电教媒体优化幼儿园语言教学效果[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4(9):87.
作者简介:银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宝日希勒民族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