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体功能训练视角下跆拳道运动的体能特征分析

2018-11-14周小林

考试周刊 2018年98期
关键词:跆拳道

摘 要:新时期,体育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一些世界性的赛事如奥运会等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在世界整体局势趋于和平的背景下,体育竞技成了各国展示国力、彼此竞争的重要途径。身体功能训练凭借着本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特点在竞技体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运动训练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本文结合身体功能训练的内涵,对跆拳道项目的体能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跆拳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身体功能训练;跆拳道;体能特征

Abstract:In the new era,sport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round the world.Some world-wide events such as the Olympic Games have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from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overall situation in the world has become more peaceful,sports competition has become a national display force,an important way to compete with each other.Physical function training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competitive sports by virtue of its specific analysis of specific problems,and has promoted the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f sports training methods.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physical function training,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aekwondo,and hop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physical training of Taekwondo athletes.

Key words:physical function training;Taekwond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跆拳道屬于一种使用手和脚进行格斗或对抗的运动,是现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强调以腿法为主,拳脚并用,动作追求速度、力量和效果,主张以刚制刚,动作相对简练。最近几年,世界跆拳道项目的比赛规则逐渐改变,场地缩小、场数增多、电子护具积分等使得跆拳道比赛变得更加趋于竞技性和观赏性,对抗性也越发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体能在比赛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跆拳道体能训练,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 身体功能训练概述

身体功能训练(function training)是一种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念延伸出的运动模式,在全球竞技体育层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任何运动都具有功能性,身体功能训练强调将训练手段和目标动作的功能结合在一起,实现训练迁移效果的最大化,确保在比赛中能够取得良好成绩。身体功能训练理念下,运动成绩主要受运动技能、运动模式以及运动效率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运动技能包括基本动作和组合技能,运动模式主要是特定专项模式,包含运动轨迹、运动素质和能量代谢等,运动效率则是立足运动技能和运动模式,对运动的经济性进行强化,确保运动员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能力。与传统体能训练相比,身体功能训练不会单纯采用大负荷训练,也不会受限于某一种运动素质,而是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对正确运动技能的学习,配合有效的运动模式,开展不同强度负荷的多维度训练,其更注重专项动作模式训练,主张通过渐进的方式来逐步提升身体素质,帮助运动员取得最佳的运动成绩。

二、 身体功能训练视角下跆拳道运动体能特征

(一) 运动技能

简单来讲,运动技能主要是指通过肢体乃至整个身体的随意运动,实现相应的操作目标。身体功能训练视角下,运动技能包括了身体姿势、平衡能力和运动意识三个组成部分。跆拳道运动强调通过对运动员听觉、视觉、触觉以及方位感、空间感的训练,促进其运动意识的强化,竞技跆拳道的比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运动员与对手存在彼此影响,伴随着客观条件的波动,每一次的进攻和防守也会随之变化。在开展意识训练的过程中,要求跆拳道运动员能够通过专项运动模式训练,形成相应的条件反射,确保其能够在激烈的对抗中依照具体情况做出最正确的应对。但是,单纯的建立条件反射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运动员本身的身体能力跟不上,即便能够及时反应,也无法有效组织进攻或者防守,因此还需要运动员具备能够将技术动作充分发挥出来的身体姿势。身体姿势主要受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的影响,跆拳道竞技中强调步法和腿法,通过精确的腿部打击得分,无论是做假动作、寻找机会进攻还是退步防守、上步反击,都需要以扎实的步法作为支撑,对身体重心进行稳固。尤其是跆拳道中的很多踢击都需要在单腿支撑甚至腾跃的情况下完成,本身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上场地等因素的影响,想要在击中对手的同时保护好自身,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平衡能力。通过正确身体姿势、优秀平衡能力和高度自动化运动意识的相互结合,跆拳道运动员能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以此来适应体能训练的要求。

(二) 运动模式

1. 运动轨迹特点

跆拳道项目的运动轨迹,主要体现在肌肉和骨关节的灵活性以及多维方向性。对人体进行分析,主要包含了三个相互垂直的基本面,依次为垂直面、冠状面和矢状面,每个面都有其各自的轴。跆拳道运动员在对抗中,下肢通常都是围绕矢状面的轴进行内收或者外展,围绕冠状面的轴进行屈伸动作,也可以围绕垂直面的轴做旋外或旋内运动。以跆拳道中常见的踢击为例,在运动员出腿前,重心放置在前腿,左脚碾地于水平面沿垂直轴内旋,髋关节绕垂直轴逆时针转动,右腿屈膝侧身扭转腿部外展,与此同时由大腿带动小腿向左前方横向踢击,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的左脚已经在水平面上旋转了180°,于矢状面前髋关节送出。看似简单的运动要求运动员调动多个肌群,在多个平面上实现协调配合,传统体能训练通常仅仅强调单关节单平面的训练,将训练的重点放在肌肉力量上,虽然短时间内可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但是若长期如此,难免会导致身体动作三维灵活性的下降,对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发挥形成制约,而且可能因为不适应多方向性的扭转动作,出现身体损伤。与之相比,身体功能训练在强调体能素质的同时,将运动技能和运动轨迹结合在一起,能够从多个维度和方向实现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2. 运动素质特点

在《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的运动素质研究》中指出,跆拳道运动素质的测试指标以及对应的权重系数依次为:(1)illinois灵敏跑(0.32),能够对运动员重心控制、方向调整、步法变换等与灵敏度和协调性相关的能力进行考量;(2)起跳反应力量指数(0.23),反映的是运动员在起跳瞬间的反应速度及速度力量,对于跆拳道腿法而言,爆发力是核心要素,只有腿法功率大,提升做功能力,才能完成有效打击;(3)高翻(0.13)能够反映运动员的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还可以反映机体动力链完整性以及激活顺序的正确性;(4)半蹲(0.11)体现出了运动员下肢最大力量,这也是完成所有技术动作的基础,对运动员的整体速度和腿法爆发力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5)俯撑推拉球(0.09)是对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考量,是运动员保持自身稳定平衡的基础,也是动力链中力量传递的关键环节,能够有效预防运动损伤;(6)快速两头起(0.08)可以对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和速度力量进行衡量,在跆拳道技术动作中,几乎所有的腿法都要求髋关节旋转,其会对技术动作的质量产生决定性作用;(7)12 min跑(0.02)可以反映运动员的有氧能力;(8)坐位体前屈(0.02)则能够体现运动员身体的柔韧性。不仅如此,在跆拳道运动中,拳法同样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般被用于防守,可以实现对全身动力链的协调,以此来提升腿法绩效以及步法的有效性,在开展身体功能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上肢力量训练。综合上述分析,对于跆拳道竞技而言,体能素质主要强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以及协调性训练等,其中力量训练包括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以下肢及核心力量为主,速度训练包括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和位移速度等。

3. 能量代谢特点

结合现代奥运会中跆拳道竞技项目的特点分析,其比赛时间一共为8 min,分为3个回合,每回合2 min,回合之间有1 min的休息时间。相关研究表明,专业跆拳道运动员组织一次进攻与防守所需的时间约为0.41-0.54 s,独立完成相应动作的时间为1.08 s,如此之短的时间,运动员必须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才能保证动作切实有效,同时对自身动作进行控制,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要求运动员具备极高的磷酸功能能力。同时,在激励的对抗中,攻防转换十分频繁,通常每6.2-8 s就需要进行一次步法的调整,在正常比赛中,平均需要变换71-75次步法,对于运动员的糖酵解代谢能力要求较高。除开进攻与防守,在8 min的比赛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处于僵持阶段,其不仅是寻找对手破绽的一种方式,更是休息自身的一种手段,有氧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言。

4. 动力链特点

动力链将人体分为上下肢和躯干,通过彼此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整体。能量在经过骨骼肌传递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损耗,从而对技术动作的发挥造成影响,跆拳道运动中,所有的踢击都需要遵循从近端到远端的发力顺序,最终经制动将能量发出。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两个关键点,一是必须保证动力链依照正确的顺序激活,二是必须确保动作激活的时间准确,任何一点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运动效率的降低,甚至引发运动损伤问题。对此,在跆拳道运动中,必须做好动力链特点研究,结合不同腿法和步法的生物力学特征,逐步激活身体的各部分。

(三) 运动效率

运动效率也称运动经济性,与能量守恒定律和运动员有氧能力、协调性等密切相关。跆拳道本身的特点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的耐乳酸能力,若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较强,则乳酸阈会更高,在激烈的对抗中也更有优势。身体功能训练可以通过机械能守恒定律,运用肌梭牵张反射原理来提升运动效率,在跆拳道运动中,从离心到向心的肌肉工作形式十分常见,如后横踢、后旋踢等,想要促进运动员运动效率的提高,需要结合跆拳道运动的基本技能,做好快速收缩复合练习,促进运动员有氧能力及协调能力的提高。

三、 结语

總而言之,无论是从宏观理念角度还是从微观训练角度,跆拳道的身体功能训练都必须坚持以专项运动技能为基础,对运动员的身体姿势、平衡能力、运动意识以及灵活性、柔韧性进行强化,确保其能够在特定运动模式中发挥出应有的技术水平,减少运动损伤情况。在专项运动模式下训练,跆拳道运动员的运动轨迹、运动素质以及能量代谢、动力链系统都与正式比赛环境类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训练效果的最大化,提升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运动功能性,帮助其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孙浩策.功能性训练视角下跆拳道体能训练手段和内容的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4.

[2]陈淑妆,陈日兴,魏力深.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提高跆拳道横踢技术的初步探讨[J].体育师友,2017(6):22-25.

[3]陈鸽.跆拳道专项体能训练研究[J].武当,2013(3):36-38.

[4]于婷婷.跆拳道运动员专项体能测试指标与评价标准的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1.

[5]贺丁林.简析跳绳训练在跆拳道体能训练中的运用[J].运动,2016(22):31-32.

[6]龙斌,李丹阳.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内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2):72-76.

[7]杜翔.功能性动作筛查在跆拳道项目体能训练中的运用[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

[8]李帅.跆拳道体能训练的特点分析[J].科教导刊,2016(8x):139-140.

作者简介:

周小林,讲师,江苏省苏州市,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猜你喜欢

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跆拳道“品势”之魅
跆拳道奶奶
跆拳道,缔结别样友谊
小猕猴话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台湾姑娘福州开跆拳道馆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