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2018-11-14郭婷婷

考试周刊 2018年98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适应性初中英语

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必要性,然后从创设互动式情境、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以及科学设置课程目标结构等几个方面出发,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以此为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策略;适应性;情境创设

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并且能够优化学生的心理素养,让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初中英语教学方式。所以,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方法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必要性分析

学生在刚开始步入初中学校的时候,大多都存在着适应性不足的问题,很难完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阶段的顺利过渡,特别是在英语这门学科方面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但我国有的地区中,小学阶段的英语课还没有全面普及,即便有的学校开设了英语课,但是英语也不是主科,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关注。一些小学对英语学科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且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阶段,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与喜好还没有很好地培养起来,因此也没有掌握十分有效的英语学习技巧。当步入了初中校园后,英语变成了主要科目,新课程改革又为英语学习增添了难度,但是教学时间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学生学起英语来就会感到吃力,或是枯燥乏味,产生了适应性不足的问题。这时如果教师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或是没有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的英语学习则会遭受更多阻碍。学习适应性对初中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其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性的培养,让学生能很好地跟上初中英语教学的节奏。

二、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具体方法

(一) 为学生创设互动式情境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互動式情境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分析,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产生认同或是震撼,进而诱发其行为动机。英语语言必须在运用过程中才能掌握,而高效的英语教学也应通过互动式情境来实施,只有将课堂化为英语交流的场所,才能让学生自主感知、体验和实践,最终加强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来看,互动式教学情境包含了三层内容,第一层是实物、图像、动作、神情、问题设计等直观的媒介,可以创设出典型的情境。第二层是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具体表现为外部活动及内部心理的互动。第三层便是内外互动,也就是教师运用人为创设的环境,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强化互动效果。所以,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情境,以实物展示、语言描述等方法触发学生的感受。如讲到“Where is the post office”时,可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扮演路人,接着提出问题:“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便可说出正确的路线。

(二)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这里所提到的活动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是学生的外部行为活动,比如在课堂上产生的实践行为等。第二便是学生的内部思维操作,比如内心的思考、感受、体验等。人在活动和交流时,会有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进而产生各种不同的高级心理机能。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学会找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索原因、掌握方法,最后形成自己的观念与能力。通过这样的途径,学生的适应性才可得以提升。对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寓教于乐,进而实现学生适应能力的优化。比如讲到“Im watching TV”一课时,教师便可将一些实物带到教室里,像篮球、羽毛球、橘子、可乐、书本之类,然后当场为学生展示打球、吃喝、看书一类的动作,再询问学生:“What am I doing?”学生便会回答:“you are playing basketball.”等。教师还可把学生分为小组,让其上台表演相应的动作,且同学间相互问答,活跃课堂氛围。

(三) 科学设置课堂目标结构

根据心理学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班级中的目标结构包含了竞争、合作与个体这三大类别。而三者之间可以构成三种不同的班级动力氛围,并开发出三类对应的动机系统,即自我中心动机系统、集体中心动机系统以及任务掌握动机系统。具体而言,首先,竞争目标结构可以引发学生的社会比较性。对学生的倾向能力进行归因,进而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局面。其次,个体化目标结构可以引发学生的倾向努力归因。并对学习任务的掌握进行强调。这样学生就会不断超越自己,并相信只要努力就能获取成功,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最后,合作目标结构可以让学生倾向于帮助同学,并且与他人共同努力。学生会非常重视集体成就,一旦集体获得了成功,那么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会受到激励,并坚信自己也能获取成功。如果集体失败了,学生也不至于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所以不会影响对自己能力的评价。由此可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个体化目标结构与竞争合作化目标结构。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合理设置,让学生有“跳一跳”就能达到的目标。

(四) 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不同的学生会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学习能力等。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要把握好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不管是在目标要求、课堂提问还是学习评价等方面,都要注重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比如遇到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就可以让水平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回答。当学生感到回答起来有一定困难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采用一步一步引导的办法。而对于自信心太强的学生,教师则要对其严格要求,让学生从多方面认识自己,体验到进步所带来的成就感,如此才可增强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三、 结束语

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能对初中英语教学成效的提升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互动式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科学设置课堂目标结构,并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此实现学生适应能力的增强。

作者简介:

郭婷婷,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张浦中学。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适应性初中英语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