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探究

2018-11-14杨红梅

考试周刊 2018年97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学习习惯小学英语

摘 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当强化习惯培养而非知识灌输,通过多元化的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听课习惯、课外阅读习惯、端正书写的习惯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习惯;培养对策

俗话说: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阶段,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课前准备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端正书写的习惯等,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当前,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较差。同时,知识培养和灌输的教学模式,学生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现状,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升。本文以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为视角,探索新形势下小学英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有效对策。

一、 小学英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类型

(一) 認真预习的习惯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小学生而言,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至关重要,不仅是对英语学科,对其他学科亦是如此。教师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应当强化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如在课前,学生应当熟悉生字词、句子、课文等,能够结合学习辅助工具如电子学习工具等,通过听录音、大声朗读等方式,基本掌握教师要讲解的内容。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将不会一脸茫然,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二) 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有助于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有利于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把握知识的内容,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应当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例如,认真听讲的习惯;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习惯;合作探究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学生语言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 端正书写的习惯

俗话说:字如其人。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伴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当今时代的很多学生书写习惯不好,如字迹潦草、作业面不整洁、胡乱图画等现象比比皆是。因此,教师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端正书写的习惯。如学生应当能在四线三格本上熟练地书写英文字母,英语的大小写规范;连笔、标点符号等正确。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 课外阅读的习惯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人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在于8小时之外,这是对于上班族而言,对于学生而言亦是如此。学生之间学习成绩的差距,一方面与学生课堂学习的习惯和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效果有关。而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丰富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对策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当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一) 提高教师思想认识,重视学生习惯培养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想、理念以及模式等,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颇深。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焦点往往在于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把握上,显得过于狭隘和片面。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教师从更加全面、多元的角度开展课堂教学,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因此,要想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需要教师提高思想认知,转变过去应试化的教育思想,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二) 采取多元化方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需要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培养学生良好课前预习习惯的过程中,最初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任务的方式进行,通过这种“半强制化”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形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又如,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如开展“课外阅读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外阅读读物进行课外阅读,在月末时,教师通过评选“阅读小明星”,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动力、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培养学生书写习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举办“英语书法大赛”的形式,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机制,促使学生在日常的作业、练习中认真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总之,多样化的培养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三) 创新教学评价方式,突出学习习惯培养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力求改变过去单一的应试教育模式。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想突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不断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形成“过程+结果”式的教学评价模式,将“知识、态度、能力”等元素有机地融入教学评价过程中。而“态度”元素,则包含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性、习惯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有利于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强化学习习惯培养,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师在该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应当强化习惯培养而非知识灌输,通过多元化的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听课习惯、课外阅读习惯、端正书写的习惯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立峰,胡亚琳.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行动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版),2014(12):35.

[2]程少银.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25):102.

作者简介:杨红梅,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汇川区山盆镇打鼓小学。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学习习惯小学英语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