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阅读走进课堂教与学

2018-11-14刘生宏

考试周刊 2018年97期
关键词:走进数学阅读课堂教学

摘 要:阅读是学生自学的有效途径,其核心是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数学课堂应特别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而巧妙利用阅读,搭建学生阅读平台,构建学生有效阅读能力。数学阅读既丰富了学生数学学习,提高了数学语言水平,提升了数学交流能力,有助于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个别化学习。

关键词:数学阅读;走进;课堂教学

数学阅读是读写结合的学习活动,也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阅读,要求学生适时适地手脑结合,通过思维推演下文将要给出的结论,或预测概括问题的答案,而非是学生直接去阅读结论。

让数学阅读走进课堂,是落实数学素质教育目标,最终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必须手段。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将数学阅读纳入数学课堂教与学之中,重视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增加学生与数学教材接触的机会,让阅读代替学生的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安排学生阅读时教师可适时创设难度适当的情境问题,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持学生阅读激情。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富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简约具体且新而有趣,需有适当难度夯实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设置悬念而呈现与学生已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或提供学生认知冲突的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和解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求知欲。

探究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内容决定了阅读要求和阅读策略。根据阅读的内容设计不同的阅读要求,提出相异的阅读策略,提升阅读的能力。数学阅读过程就是学生的积极思考过程,教师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在阅读中思考,面对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使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绽放精彩。教师可设计导读提纲引导学生阅读,启发思考。如如何不着痕迹引进新知识,怎样与旧知识巧妙联系起来?新知识应该解决什么问题?怎样结合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新知识的背景是什么?定理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等等。

培养孩子的数学阅读兴趣是数学阅读的起点。概念、定理的阅读需强调关键字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引导学生巧妙识记,进而让学生学会运用。教科书的很多例题旁都会以学生讨论的方式,或者小精灵提问的方式,写出了“想一想”的内容和过程,不仅仅吸引学生去关注和重视,重要提醒了学生相关的重点和难点。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更佳了解数学知识,阅读和活动是教材知识的延伸,学生对探究活动的阅读,帮助学生增强思考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教科书“设计题”和“课题学习”的阅读,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开放性,是生活中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沟通媒介,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提供材料,让学生体验数学阅读的愉悦。把数学阅读带进课堂,让学生爱读数学书籍。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教科书是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但学生往往惰于阅读,课外读物易于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如利用虚拟班级设立“今日要闻”栏目,定時上传与当日学习内容相关的数学史料等阅读材料,如《阿拉伯数字的来历》《数学符号的产生》《最早的尺子》等。让学生在数学故事和名题欣赏中体味阅读的底蕴,在时而穿插的数学幽默中懂得数学的另类抒情。也可向学生介绍数学课外读物,如《马小跳玩数学》《我的第一本数学书》《数学游戏》等等,每日进行10分钟数学阅读,并在课前进行三分钟交流,小小的阅读撬起数学大大的快乐。在扩大学生数学知识面中让其感受数学的丰富和有趣,又使学生在爱屋及乌中对数学书籍产生亲近感。

多渠道延伸,让学生感受数学阅读的作用。教科书不仅是知识的携带者,更应是数学文化价值的传播者。数学学习不应仅仅是知识的教与学,课堂教学可适时适地穿插介绍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整体认知,让数学课堂生活化,让生活走进数学学习,使干燥的数学学习变得温情起来。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知识内容介绍相关数学史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如田忌赛马就是数学对策问题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借力课外讲座平台拓展数学阅读兴趣。数学阅读过程中应适时设置问题,打破学生依赖教师的局面,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我思考。教师应重视学生阅读中阅读指导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教科书指导学生阅读,搭建学生阅读平台,构建学生高效阅读能力,揭示提示问题。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阅读的主线。有效的阅读方法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抓手,是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保证,采用多种策略解读教科书。如以纲导读可以使学生在数学阅读前了解读什么,怎么读?要求对阅读的内容、目的、方法有基本的了解,是课堂“数学阅读”的前提,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尝试和期待。以议促读就是通过学生的读议,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展开思考与讨论,内化学生对知识的深刻性,培育学生思维多样性和创造性。以动带读就是借力学生自身已有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学生多次反复阅读文本,借助算一算、摆一摆、折一折、填一填、画一画等实践活动,学生在经历发现与探索过程中感受和体验文本,从而达到与文本对话的有效性。

数学阅读有助于发挥数学教科书的作用。重视数学阅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重要的现实意义自不待言。通过对教科书阅读的有效指导,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阅读,并且在阅读中读出问题,让阅读出彩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要循序渐进,从扶读到引读最终到放读,让学生学会数学阅读的基本方法,学会对所获取知识信息的有效转化和合理推断。学生理解是数学阅读的核心,这种理解既包括建立新旧知识联系方式,也包含所学知识形成自我知识结构的过程,更是学生善于捕捉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阅读有助于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课堂学习是学生丰富和完善自己数学语言系统的基本平台,数学阅读的辅助作用功不可没。数学阅读是学生标准数学语言交流的天然港湾,在阅读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搭建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平台,锻炼学生数学理解,锤炼学生数学表达,提升学生数学解读与交流能力。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发现数学的本质美,拓展学生文化视野,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邵光华.关于重视数学阅读的再探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9(10).

作者简介:刘生宏,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靖远县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走进数学阅读课堂教学
VR技术帮忙 孩子们“走进”了课文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走进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数”山有路“读”为径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