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创设情境

2018-11-14顾丽

考试周刊 2018年9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有效策略存在问题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创设数学情境在一次函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创设情境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者创设情境带不动学生积极性,总结出在创设数学情境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创设情境方法,以及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需要做好的储备。

关键词:创设情境;存在问题;有效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们也在逐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让课堂从传统的师生授受形式转变为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模式。因而在现在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也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基于理解问题的学习方法,利用创设情境式教学法组织教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从而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然而这种方法的应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我根据一些案例,呈现初中数学在创设情境中存在的一些现状,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一、 创设情境存在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来说,数学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 创设情境不符合实际

目前,存在的最大的一种问题就是老师们为了创设情境而去随意编造情境,使得这种情境往往不符合实际情况,学生也很难参与次情境中。在这里他们忽略只有好的数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说在讲解一次函数问题时有个老师设置这样的情境:小明和妈妈,小明的年龄用x表示,妈妈的年龄比小明的5倍还多2,妈妈的年龄可以用(5x+2)表示。

老师:当小明的年龄为5岁时,妈妈的年龄是多少呢?

学生:5×5+2=27岁。

老师:那如果小明是7岁,他妈妈的年龄为多少?

学生又算出新的值37岁。

在这里我们不禁发现,虽然这种情境可以很好地进行函数的代入法求值的探究,但这样的情境显然和我们的实际不相符,当孩子长了两岁,妈妈却长了十岁,这还是我们新课标的理念吗?这些老师过分地去追求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绞尽脑汁,也不管这个情境是否合适。

(二) 创设情境带不动学生兴趣

还有一类老师创设好情境,却不会结合好的教学方法去辅助应用,往往导致有个好的开头却草草收尾。这就告诉我们创设的情境不仅仅是用来计算,我们要利用这种情境去让学生学会对应的数学知识点。

有个老师在讲解一次函数的解析时,设置这样的情境,创设了票价和购买人数的关系,周末我们班组织去春游,景点的票价正常为50元/人,还有一种是团购价,人数超过20人,每人票价可减少1元,当人数为x(x>20)时,票价为多少呢。然而在这里老师直接就给出对应的解析式:y=50-(x-20)×1(x>20)。此时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并不是很理解关系式如何而来。而实际上在这里老师应该使用讨论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给出正确答案,而非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否则就失去了创设情境的意义。

二、 创设情境的有效策略

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中去创设情境呢?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那些呢?我们常见的创设情境的方法有:

(一) 联系生活法

在数学新课标中指出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体验中乐学、会学、好学。同时不能让学生在非数学逻辑性的情境干扰,不能弱化在教学过程中的培养学生数学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数学课上的情境教学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笔者认为:联系生活法就是一项很好的情境创设方法。

因而如果是讲解一次函数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

老师:现在咱们的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大多时,出门要带口罩,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的空气质量怎么计算呢?生:想。

老师:空气质量为y=20x+5。其中x为污染物比例,y为空气质量?如果今天污染物比例为4,计算空气质量。

生:质量为85,再根据给出的质量等级判断空气质量良好。

老师:进一步拓展,根据给出的等级,算一算,空气为优时,对应的污染物比例。

生:……

随后我在讲解我们根据已知函数公式带入求值的过程称之为“求代数式的值”,在这里同学不仅可以通过已知x求y,还变化的练习了已知y求x,跟加强了学生们对一次函数公式的理解。

(二) 温故知新法

温故知新法是我们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也是较好设计的一种方法,也是我们常说的通过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然而如果想要应用好这种方法,我们一定要做到熟悉教材,明白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合理地进行承接。比如说我们在讲解一次函数图像时,可以创设如下情境: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函数解析式,我们知道票价和人数关系为y=50-(x-20)×1(x>20)那同学们想一想人数分别为25,30,40时的票价,并在坐标轴上表示。通过这种情境同学们可以很快地得出对应的函数图像为直线,从而在进行相关知识点学习。

(三) 类比法

类比法往往应用到知识点的迁移,通过对比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推导出未知的相关特征。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可以通过先创设一元一次方程的例子,引出其解为一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焦点。通过类比的学习总结一次函数的相关特征。在这里就要就我们要做出合理的板书,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进行相关对比。

(四) 设置疑问法

设置疑问就是根据学生刨根问底的探究精神,一上课就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在此教师要适当地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由疑问到思考,由思考到解惑的过程。比如说:给出一系列的关系式让学生找出哪些是一次函数,问y=(x2+1)(x-1)/(x2+1)是一次函数吗?从而加深对一次函数定义的理解。同时对于我们老师如果想要用好疑问法,也是需要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并不是只有学生需要做题。

还有一些别的方法,比如:直观教具法、实践法等等也是我们在创设数学情境时常用方法,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三、 結语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我们一定要做到:自然合理,让学生可以将自己带入到情境之中;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乐学,会学,好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让课堂在规定情境下行之有效的进行。我相信每个教师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创设情境方法,让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充分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邵茂功.初中生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中学生数学天地,2014(3).

[2]王晓宇.情境教学在课堂的运用有效策略[J].数学大课堂,2015(12).

作者简介:顾丽,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市广陵区头桥中学。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有效策略存在问题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