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语文古诗歌教学有效性策略刍议
2018-11-14杨烨滋
摘 要:古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学文化的精髓所在,其语言优美、意境动人,向来被人们所喜爱。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古诗歌教学的意义便在于使学生能够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渲染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古诗歌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开展并不顺利,所以,教师应积极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古诗歌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歌;有效性
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开展古诗歌教学时,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意愿,学生感受不到古诗歌的魅力,感受不到学习古诗歌的乐趣所在,自然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就造成了教师古诗歌教学有效性低下的情况出现。那么,教师应如何提升古诗歌教学的有效性呢?下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来刍议这一课题。
一、 深化内涵,用意境渲染学生情操
古诗歌文化的优秀在于其能够以最简练的文字,勾勒出最动人的意境,给人以美的感受。教师在开展古诗歌教学工作时,应将古诗歌文化的优秀之处传授给学生,用意境来渲染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古诗歌的兴趣,从而在兴趣的推动下主动地参与到古诗歌学习中,促进学生对古诗歌的学习理解。
笔者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并通过帮助学生解析文字内容、深化文字场景内涵来将古诗歌的意境展现在学生眼前。例如,笔者在讲《渡荆门送别》这一课时,笔者先是就诗文作者是如何描绘渡过荆门后所见景象,促进学生对颔联和颈联中所描绘景象的理解,随后笔者在利用多媒体播放出包含荆门山水的万里江山图,通过图像来促进学生对诗文中意境的感悟,进而使学生能够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最后,笔者再就作者文字的运用讲解给学生,学生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效果。
在这节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语言、图像来营造意境,学生都很积极地投入到笔者渲染的意境中去,并在笔者的辅助下完成了对这首诗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都既感受到了语文课堂学习的丰富多彩,又感受到了古诗歌意境的优美以及古诗歌语言文字的简练所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起到极好的作用,能够使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保持长久的积极和热情。
二、 技巧诵读,借韵律刺激学生记忆
在我国古代,古人传授学生知识讲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提升学生的古诗歌知识积累是古诗歌教学极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展开古诗歌教学,可以参考古人授徒,从学生的诵读入手,借助诗歌的平仄韵律来刺激学生的记忆,进而使学生能够在日积月累中形成良好的知识积淀,继而促进学生古诗歌素养的提升。
例如,笔者在讲《蒹葭》时,帮助学生将文中句子划分为“二二节奏”,然后帮助学生找出韵脚“ang”和“i”,并且通过示范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时应注意的语速、语调等问题。或者,笔者在讲《黄鹤楼》这一课时,帮助学生将诗文划分为“二二三”节奏,随后再进行示范,使学生能够透过诗文的情感变化来规划语速及重音的处理。这样,通过细致的诵读技巧传授,学生就能够很轻易地学习到古诗歌的诵读技巧,再通过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不断地诵读,既锻炼了诵读技巧,又完成了对古诗歌的记憶,促进了学生古诗歌知识积累的提升。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提升学生的诵读技巧,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记忆诗歌,能够促进学生在长久的古诗歌学习中知识积累的提升。而且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诵读技巧,能够在古诗歌的诵读韵律中感受到古诗歌的韵律之美,进而获得美好的阅读体验,能够进一步地促进学生对古诗歌学习兴趣的提升。
三、 仿写练习,以创作促进学生掌握
中学生处于头脑活跃、感情丰富、思维跳脱的年龄阶段,如果教师在进行古诗歌教学时,一味地以知识传授的方式去教学,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不但不利于学生对古诗歌知识的吸收理解,还会使学生的思维固化,不利于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仿写练习,让学生以创作的形式去熟悉诗歌题材,在创作中对诗歌进一步掌握,能够推动学生对古诗歌文化的了解。
例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参考《钱塘湖春行》创作一篇以“春行”为主题的诗文。随后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出一些春天的景物,使学生有一个直观体验,从而结合这份体验进行创作,然后笔者又通过多媒体播放出一些有关“春”的文章,使学生能够在这些文章中学习到描写春的技巧,促进学生的所作诗文的质量的提升。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多方面的文章参考及直观事物展示中更好地创作出诗文,并且能够使学生在创作中产生对自身能力的自信,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心理的形成。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提升古诗歌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参考上述三种策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诵读技巧、开展仿写练习这三个方面,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知识积累及诗歌掌握程度的提升,从而全面推动学生古诗歌素养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在初中语文学习生涯中奠定良好的古诗歌文化基础,推动学生在语文中的长远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琼玲.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研究[D].深圳大学,2017.
[2]吕晓伟.如何在古诗歌阅读教学中有效开展互动交流——以七言绝句《春日》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3.
作者简介:杨烨滋,湖南省浏阳市,湖南省浏阳市关口中学。